大明小官人(5)
更有少数的官员是以称病或守丧为借口,通过告老还乡的方式来躲避劫难,日后回忆起当时之事仍然心有余悸。官场生活的种种步步为营,使得他们心生恐惧,宁愿耕作于农田也不愿出仕为官,效力于朝廷
可见朱元璋是何等的凶名远扬,搞得那些个官老爷们每天都战战兢兢的,如临大敌一般。
要了个雅间落坐后,店小二脸上挂着招牌笑容,凑到李谦身前问道:“客官要吃点儿什么,我们这店里什么山珍海味都有,招牌菜绝对美味”
李谦懒得去听他那些自卖自夸的话,回头扫了一眼俏生生立于身后服侍自己的两个小丫鬟,不由得笑道:“怎么了?都坐下来吃饭吧。”
“少爷,我们不能和你同桌的。”子佩说道。
“在金陵时,怎么没见你这么规矩过?难不成你们待会儿还要站着吃?”
李谦心中纳罕不已,别说是子佩了,就是子衿在金陵时也和自己一块儿吃过饭啊,怎么这会儿还变得拘谨了起来?
子佩嘟了嘟红润的小嘴儿,满脸委屈地解释道:“这不是在外边嘛,哪有丫鬟和自家少爷同桌吃饭的,会让少爷你失了脸面的,回头要是让老爷知道了”
“什么脸面不脸面的,我这假状元已经够丢人的了,快坐下来吃饭吧。”李谦自嘲的笑了笑,想来这事已经传遍整个金陵城了吧?
“喔”
子佩应了一声,转而已经雀跃着坐到了他的身旁,完全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李谦又是看看仍然站着不动的子衿,故意拉下脸来,佯怒道:“再不乖乖过来坐下,少爷我就把你给赶出去了!”
“啊?少爷别,人家坐就是了”子衿登时被他唬得惊慌失措,忙也十分乖巧来到了另一边,挨着他坐了下来。
候在一旁的店小二一见这场景,心说这还真是稀奇事,还有阔少爷逼着丫鬟和自己同桌吃饭的。不过他也看得出来,这是位性情随和的公子,带的这两个小丫鬟长得倒也挺娇俏可人的
想来,她们应该是已经暖过床的通房丫鬟了,怪不得能有这待遇呢!
李谦可不知他的这些小心思,径直出声道:“小二哥,给我来一壶女儿红,八年陈酿!菜的话就挑着你们的招牌菜上个十道八道吧。”
“好嘞,客官您稍等,菜马上就上来!”小二应了声后,转身便小跑了出去。
李谦见状有些发懵,嘿,这酒楼里还真有八年陈酿的女儿红呀,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十年以上的
事实上,酒楼里的女儿红本名为“花雕”。真正的女儿红在女子出生时便已酿成,窖藏多年,等到姑娘长大了,出嫁时会带去夫家作为陪嫁的贺礼。
也就是说,这酒是在婚宴上才能喝到的。
而如果姑娘不幸夭折,中途把酒开了,就成了花雕。后来人们觉得花雕之名不太吉祥,便习惯将其也称为女儿红了。
在这个年代,女子最早的出嫁年龄是十三岁。真要是十年陈酿的花雕,那般浓郁香醇的味道,或许和真正的女儿红也差不了多少了。
很快酒菜被端上来,李谦取了两只小杯,对子衿和子佩问道:“你们俩要不要喝两杯?”
“要呀”
子佩抢着答了一句,转而又显得有些犹豫不决,小手不自觉地撵着衣角道:“可是少爷,要是要是人家喝醉了怎么办?”
作为李家的丫鬟,她们平时很少有机会能喝到这样的好酒别说是好酒了,就是一些很普通的酒都很少沾。毕竟下人是要干活的,丫鬟喝醉了,谁来服侍少爷?
李谦又回头看了一眼子衿,发现她也在直直地盯着自己手中的酒杯看,显然也想喝上两杯,却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
“少喝点不就成了?”
当下也不再多问她们的意见,爽利地斟满了两杯,放到了俩人面前的桌上。
这会儿酒的度数普遍不高,江南一带喝的多是绍兴的黄酒,一般也就二十度左右。一小壶花雕,李谦自己全喝光都醉不了。
不过丫鬟们确实没什么酒量,几杯下肚,虽不至于醉到不省人事,但头昏脑胀,走路七拐八弯的情况还是很可能会发生的。
李谦可不打算待会儿搀扶着两个小姑娘上船,便也没敢让她俩多喝,这一小壶花雕最终大半进了自己的肚子。
酒足饭饱,主仆三人出了望江楼。正待往码头那边走去时,迎面却是匆匆赶来了一队身着飞鱼袍,腰配绣春刀的官兵。
一见这架势,李谦登时唬了一跳:“这一身行头,莫不是”
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种种令人心惊胆寒的传闻。
传说中的锦衣卫?!!
李谦做梦都没想到,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似乎这回要捉拿的人是自己?
其实早在洪武二十年时,锦衣卫已被大量裁撤,这些人只是御前侍卫而已,职称为大汉将军。当然也还算是锦衣卫的一种,只是早已被朱元璋拔了牙,没有刑狱之权了。
李谦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抬出“孝道”这杆大旗,都不能让朱元璋放过自己。
惊慌之下,自然也想不起这些事情来,下意识的拉着两个丫鬟便转身想要开溜。此时的他还抱有那么一丝丝的侥幸心理,希望这些人一时还没认出自己的身份,先躲过眼前这一劫再说。
然而这只是个奢望,才刚走出几步,后方便已传来了一声斥喝:“浙江士子李谦,见了上差还敢跑?真想公然抗旨不成?!!”
“”
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李谦一下就停住了脚步。
第004章 诏狱一夜游
金陵城的夜晚,并没有太多丰富的夜生活,因为夜里执行夜禁制度。当然了,秦淮河两岸是个例外,那一带得到了朝廷和官府的允准,几乎任何时候都不需要禁夜。
此时已是初更时分,整座城中黑压压的一片,原本热闹繁华的金陵城此时也显得清冷异常,只有一些高门大宅的大门前高高悬挂着两盏气死风灯,以及偶有路过的打更老汉和小队的巡夜差役。
李谦让一群如狼似虎的大汉将军给押着,往六部衙门的方向行去。
锦衣卫是不需要管什么夜禁不夜禁的,也只有平头百姓犯了夜,才会被抓去打板子。不过午门夜里不会开启,孙茂最多也只能进入皇城,禁宫是进不去的,因此便将人暂时押到了北镇抚司。
御道一侧,沿着千步廊西行,毗邻吴军都督府,与东侧的六部衙门隔街对望的,便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北镇抚司是洪武十五年才添设的新衙门,作为锦衣卫的下属机构,自然也座落在其边上。
锦衣卫恶名远扬,李谦自然也没敢让两个长得娇俏可人的小丫鬟一路跟着,早在进城时便打发了她们回去,为此还花了些大明宝钞来打点。
不过如今是洪武年间,正是朱元璋掌权的时代,这些人也只是敢收受一些小贿赂而已,行事上却是不敢太出格,拿了钱后便放子衿和子佩两个小丫头回去了。
这个小进士虽然犯了死罪,却也不至于会株连满门,皇帝也只是下令拿他一人而已,他的贴身侍女跟不跟着倒是无所谓,能顺利交差就好。
负责带领侍卫扣下李谦的人名为孙茂,是锦衣卫下属的一位百户,锦衣卫虽遭裁撤,大体的机构却还保留了一些,官制上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孙茂看上去二十出头的年纪,长着一张国字脸,身材略壮,面容惯于严肃,一路上都是不苟言笑的样子。李谦对这个名字倒是没什么印象,想来在历史上应该也不出名才是。本想从对方口中套点话出来,怎奈这人不爱搭理自己,便也只好悻悻作罢。
闻名不如见面,李谦以前只听说过锦衣卫,等到真正见识到了传说中的“诏狱”时才发现,这阴冷潮湿的鬼地方,确实不是人待的。
一进入大牢,一股阴寒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也不知是自然形成的阴气还是杀孽太多产生的煞气,李谦本能地缩了缩脖子,心中更是一阵发寒:“早就听说锦衣卫有十八般酷刑,活人都能给你整成残废,我不会这么倒霉吧?”
这倒是他多心了,朱元璋虽保留了锦衣卫的简单架构,刑具却是下令焚毁了,在这个锦衣卫也势微的当口,孙茂就更是不可能会公然对他动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