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官人(3)

作者:青田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洪武二十四年,大明立国之初。雄主治下,百业复兴,宇内渐呈一派繁荣盛景。这是一个异常繁忙的时代,上至天子,下至臣民,人人皆在忙碌。朱元璋忙着杀人,稳固皇权统治;朱允文忙着孝顺爷爷,争夺太孙之位;朱棣忙着掩饰自己的野心,觊觎皇帝宝座。锦衣卫忙着搞别人的黑材料,功臣们忙着看好自己的脑袋,读书人忙着求取功名,商贾们忙着赚钱,地主们忙着买田置地------总之一句话,大家都很忙。李谦同样也很忙,忙着逃离官场,回家娶媳妇------点击展开

英雄白头,美人迟暮,这位帝王如今也已经老了,须发皆白,脸庞像是数九寒冬里枯瘦的腊梅枝干,皱纹深刻。

朱元璋今日正好有些闲暇时间,便微服出行,在金陵城里随意逛了逛。

人老了,体力也大减当年了,这才走了会就有些累了。见到旁边正好有家小茶馆,朱元璋便径直跨步入内,打算在此歇歇脚。

眼睛扫了周围一圈,他径直来到李谦的桌前,露出一副稍显和蔼的笑容道:“这位公子,老朽走的有些累了,可否在此小坐一会?”

李谦抬头望去,发现这位老者虽是年纪老迈,身上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特别是他的那双眼睛,看上去凌厉如鹰,威严如虎。

天子脚下卧虎藏龙,只这么一眼,李谦便隐隐察觉到这是个大人物,来头肯定不简单。当下忙起身拱手回上一礼,客气地答道:“老人家请坐便是。”

坐在一张桌上,俩人都在互相打量着对方。

此时,邻桌的几个汉子正在大声讨论科举一事,只听其中一人说道:“你们都听说了吧,此次殿试的状元已经出来了,正是那浙江新解首,会试第三的李谦,李仲卿!”

许是兴致使然,朱元璋听了这话后,开口对李谦问道:“公子也是今科应考的举子吗?明日才是放榜之日,怎的现在就传出状元郎是谁了?”

“这个”

李谦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心中暗暗提起了几分警惕。

那汉子口中所说的状元,正是他李谦!

而眼前此人说不定就是某位在朝的高官,单从他身后随行的那两名不苟言笑的随从,就可看出些端倪来。难不成,是朱元璋怀疑有人科举舞弊,特地派他出来查访此事?

这可真不是开玩笑的,若是惹怒了朱元璋,很有可能就把自己这涉嫌科举舞弊的“状元”给拉去砍了。

至于那句童谣,李谦当然也听过,据说是刚好印证了会试和殿试前三的排名。现在殿试还未放榜,整个金陵城里却都在传,说是自己夺下了魁首。

消息应该是从礼部那边传出来的,许是读卷官预先选出来的排名,却不慎泄露了出来。虽说殿试排名需要经过朱元璋亲许才能最终确认,可通常来说,预选就基本上是定下来的排名了。

如今,同年好友皆口称自己“李状元”。

为免引火烧身,李谦在脑海中急急思索了片刻,才谨慎地答道:“正所谓‘三人成虎’,坊间传闻之事从来都是人云亦云,当不得真。状元最终会花落谁家”

话语一顿,作“恭敬”貌朝天拱一拱手,李谦接着说道:“自然得由当今圣上钦点,明日发案后方可知晓!”

小小的拍了下朱元璋的马屁后,李谦忙起身向这位“高官”拱手告辞,结账离开。

见他走得匆忙,朱元璋也不好强留,心里对他的印象却还不错,觉得此人身上没有寻常读书人的那股子狂傲,不但言谈举止得体,还很是谦逊懂礼至于之前看到的那猥琐的笑容,倒也属于年轻人的常态,毕竟自己也曾年轻过嘛!

不经意间,朱元璋看到了角落里的那卷废纸,不由得皱起了花白稀疏的眉头。

“唔?”

只这轻轻的一声,身后的扈从便立即会意,迅速过去拣起了那张皱巴巴的宣纸,摊开后恭敬地呈了上来。

随手接过后,只随意扫了一眼,朱元璋便愣住了。

第002章 放了朱八八的鸽子

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

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其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所讴歌,流传最多的自然是历代才子佳人们的故事。毕竟是声色犬马之地,即便是在一向肃谨的朱元璋治理之下,这里也依然是南朝金粉的天下,纸醉金迷,风流处处,夜夜笙歌不断,日日丝竹声声。

只是由于朱元璋明令禁止官吏宿娼,致使此时狎妓的多是些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官员们就算是心痒难耐,也只能是换了便装,偷偷摸摸的跑过来喝花酒。

其实宿娼和喝花酒也是有区别的,《大明律》里只规定说“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却并未点明,官员喝花酒又当如何。

也就是说,喝花酒是一种非常纯洁,非常风雅兼之高大上的行为!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员们纵然有些畏惧当今天子凌厉铁血的治政手腕,却也敢于私下里钻点小空子。这种事情,通常是无法做到完全禁绝的,哪怕是朱洪武这头东北虎也不行。

不过秦淮河畔虽说是烟花之地,却也并非全是画舫青楼,花街柳巷。

作为如今的天下第一大城,金陵城也是江南富绅豪商们扎堆的地方,秦淮河畔更是建了许多房舍民居,居住着不少大户人家。

有建房的,当然也就有租房的了。

去年李谦中了乡试解元后,便举监入了太学肄业,在秦淮河畔租了一座典雅别致的小院居住,一边游玩一边准备应考会试这是另一个李谦干的事儿,和现在的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说起来,自己也是年方二八此处为真实的二十八岁,没有相乘。嗯,自己也是年方二八,将近而立之年,前途也并非一阵渺茫。虽然暂时买不起房,也没有成功脱单,但在事业上也算是小有所成的,在一家本地知名的企业里担任一名部门经理,整日里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

怎奈六月飞雪,千古奇冤算了算了,往事已矣,过去的伤心事就暂且不提了,反正自己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来到了这个世界,来到了这个六百多年前的大明王朝,来到了这个该死的暗无天日的封建社会,还因此代替了李谦的前身,拥有了两世的记忆好在,至少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重活了一遭。

金陵城里,贩夫走卒皆有六朝烟水气,就连房屋瓦舍也不例外。

李谦僦居的小院门前便有秦淮河支流的小河流过,也勉强能称得上是“傍水”了,“依山”没有也不算太差。小院中建有两层高的小阁楼,平日里,只需在二楼的卧房中打开窗户,不远处秦淮河上的夜景便可尽收眼底,惬意非常。

不过很显然,今日的李大少爷没有这个心情。此刻他一心只想回到自己的杭州老家,远远的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从朱洪武的视线里永远的消失,此生再也不见!

珍惜生命,远离官场!

如今的李谦,格外懂得珍惜自己这条好不容易才捡回来的小命,十里秦淮的无限风光,都拦不住他此刻归心似箭的急迫心情。早在昨天回来后,他就收拾好了行装,打算午后便离开金陵,连回乡的借口都找好了。

理由很简单——家父病重,为尽孝道自己不得不立即返乡,随侍于病榻之侧云云。大明朝素来重视孝道,自己又只是个小小的准进士,想来朝廷也不会再为难自己了。

今天是三月初三,殿试放榜的日子。

李谦也去看了榜,既然考都考了,起码得知道个结果才是。然而不知何故,原本定好的排名却是有了变动,自己被从状元降成了三甲进士。

为此,不少人都在私底下猜测,觉得是当今圣上换掉了自己的状元。这让众人叹息不已,几位关系较好的同年在相见时,还出言安慰了几句。

毕竟是当今天子钦点的状元,也没人会傻到跑去找皇帝理论,说些“朝廷取士不公”之类的话。反正都是进士了,能当官就行,谁还去管什么公不公道?

能考中进士的读书人,就没几个是真正的书呆子。

换言之,只知背死书的书呆子,想中个举人都是难如登天的。

状元降成进士,李谦心里难免也是有些失落的。既然参加了考试,能拿个状元郎的称号,日后也能作为吹嘘的资本不是?

不过也只是小有遗憾罢了,自己今天就打算离开了,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至于明天的那什么劳什子传胪大典,也没有再去参加的必要了。

脚步轻快地踏着青石板铺就的路面,走过几座流水小桥,在街巷里穿行了约莫有小半个时辰,李谦才回到自己的居所前,拉起门环在木门上“笃笃笃”的轻轻敲了敲。

大门很快便应声而开,门后俏生生地站着个豆蔻年华的丫鬟。

她头上挽了个可爱的双丫髻,元宝般小巧精致的耳朵,象牙般的肌肤白皙润泽,一双大大的眸子清澈无比,宛如一汪清水般纯净透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