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废柴女配(40)

作者:柒夫人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时空 种田文 年代文 成长 主角:姚青青 ┃ 配角: ┃ 其它: : 隔壁家女主摆地摊了。 隔壁家女主在市里买房了。 隔壁家女主部队老公回家了,眼看着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 姚青青羡慕不嫉妒,毕竟人家是凭本事过好日子。 她也努力了,奈何空间里的土地和村里的土地没有什么区别, 得耕耘播种施肥,这活她干不了。 她擅长躺平做咸鱼。 不料女主某天说,“国家可能要恢复高考,青青如果想参加,要抓紧了。”点击展开

好在打长途电话的人大都心疼话费,都掐着时间打电话。

姚青青有信心在一个小时内打上电话。

还是首都外国人多,这会她又碰上国人和外国人的组合,两人正在打电话,还是国际长途,然而电话打不出去,国人脸上焦急。

厂里的设备坏了,几十万外汇的大家伙,厂里上上下下的技术人员都修不好,只能请国外的技术人员来修,人很负责,说只需几个零件就好,要从国外寄回来。

赶来邮局打国际长途电话,打不通,邮局的人却给不了解释。

李正道一脸怒容,机器多停工一天,就多损失一天,然而这也怪不了邮局的人,国家通信事业滞后,不是小小业务员能推动的。

“明天我再来试试。”他只能带技术人员走。

同一时刻,沈国詹识破骗子面目,将人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后他心底失落。

他是首都下派沂口的年轻有为市委第二书记,在沂口他大力促生产促现代化,取得一定成绩,机缘巧合下他得知并结识了汉斯等人,对方是某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掌握先进的通信技术。

国内通信网落后,沈国詹意识到不能错过对方。

虽然心底也疑惑对方逗留国内的原因,只是在考虑到对方能带来的利益时,他犯糊涂了。

来首都就是他联系了首都通信方面的专家,给他们搭桥,好让技术得以传授。

到头来却是他上了当。

沈国詹反思他犯的错误,除了他自身判断问题,他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导致,如果他能听懂对方的语言,能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或许就不会轻易上当。

国内要搞好四个现代化,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是不可避免的,全国科技大会即将举行,虽然他无法与会,却也能领悟到其中的深意,科学发展是现代化的核心动力。

而这也是他为何注重通信发展的原因,如果通信工程没做好,日后如何做好国内外学习交流。

他不是因噎废食的人,回到在首都的父母家,沈国詹进入书房深思。

…………

队伍排到姚青青面前了,和工作人员确定好收费,姚青青给姚妈挂电话,这会姚妈肯定在公社。

“长途台吗?”姚青青先打给长途台。

“是的。”电话一头传来清亮的女生。

“我要挂长途。”

“到哪?”

“海西省丰田市。”

“丰田市哪里?”

“升东县洪田公社。”

“找谁?”

姚青青说出姚妈名字。

在话务员看不见的工作后,姚青青终于听到姚妈的声音,“是姚青青吗?”从首都打来长途电话,只有姚青青了。

电话音质并不好,但姚青青听出姚妈的声音,她特有力的喊:“妈——”那声音,委屈的不得了。

离开父母身边的孩子就是没有保护的孩子,姚青青能不委屈么,今后都要靠自己了。

“到学校了?一路安全就好。”姚妈还算淡定。

“到了,新生还没开学,我是第一个到的,能住校。”

“行。”

“妈我以后都听你的。”你叫我怎么买票我就怎么买。

“……”突然说这话,准是遇上困难了。

“我刚才逛了百货大楼,录音机要票的三十五元,不要票的四十六元。”

“我记着了,你哥姐要是弄不回来票,你就买贵的。”

“哎,妈,我还看见有卖面包的,县里没有,你和爸要是在,我肯定买给你们尝尝。”她自己舍不得吃,反正在后世她都吃过,但她想让姚爸姚妈吃。

姚青青觉得她还没说几句话呢,工作人员提示她一分钟快到了。

姚青青表示她要延时,一分钟能说什么呢。

然而两分钟也什么都说不了,她净说琐碎事,絮絮叨叨的,唠家常呢。

身后的人望着她一脸迷惑。

要唠家常写信呀,家中急事就打电报,如今打长途电话多是单位办事的,哪有叭叭讲这些玩意的。

姚妈显然和此人有同感,在快第三分钟时,母女俩电话被姚妈单方面挂断了。

姚青青有钱给她打电话,不如自己去吃那什么虎皮卷。

姚青青不舍,但姚妈要挂她电话她能咋办。

交了钱就乖乖离开邮局。

捧着东西出行不方便,但姚青青不想回学校再出来,她嫌麻烦。

她故技重施,跑去厕所趁没人时放进空间,时间不到一秒。

然后躲几分钟再出来。

空间用的这么窝囊的人也只有她了。

公交车是红白相间的有轨电车,姚青青找到3路车站点,等了会公交,车来了,因为是最后上的车,她安详的挂在车门口,如此前往花鸟鱼市场。

初春的风有点冷,姚青青却不打算往里挤,有味道。

车上的售票员在喊,“五分钱,上车的乘客自觉交费。”

姚青青一手抓稳车门边的长杆以防自己掉下车,一手递出她的钱,“麻烦帮我递一下。”

钱顺利到达售票员手中。

公交车每次换档时姚青青身子都会左右摇摆,如今还没有红绿灯、斑马线,虽有大道,但骑自行车、走路的,不时穿插过马路,司机开车便一刹一刹,姚青青被搞的胃疼。

折腾快半小时她才到花鸟鱼市场。

计划经济下除了供应有限的商品要票,其余的商品交易其实都很自由的。

花鸟鱼市场露天开放,来往的人并不多,前几年养花养鱼的爱好还被批成资本主义恶习,造成一定的市场动乱,自从前年多人帮彻底垮台后,市场又慢慢做起来了。

但不富裕的年代里,除了真正喜欢的,很少有人花钱上这里。

卖花的摊不少,姚青青发现他们售卖的品种都不一样,她就慢慢走着,瞧有什么好看的,或者名贵的。

她也不懂哪种贵,看顺眼了就问问价。

有个摊主就摆了两盆兰花,估计是在冬眠,只有绿叶。

物以稀为贵,姚青青问:“这是什么品种的花?什么价?”

姚青青的口气太外行了,看她穿着打扮也不像有钱人,摊主懒洋洋道:“一百元。”这还是他瞧见姚青青买不起,没有提价。

“这么贵。”比录音机还贵。

“老极品蕙兰,你走遍首都城都看不到有人卖的。”摊主很自负道。

姚青青不知好坏,随着摊主的话啧啧嘴,要是她买得起就好了,一月卖出一支她就能躺着赚钱了。

对于空间的种植能力她充满信心,寻常土地一个坑撒好几粒种子,空间里只要一粒种子就能长出菜,这证明空间种植奇效。

那些她扦插的果树枝,不也慢慢长大么。

总之姚青青对空间有了盲目自信,认为种在空间里啥都能活,甚至将失去活性的人参须都种了。

诚然,空间特殊性质使得植物不分土壤性质、温度、水分在同一片土地上存活了,但也是有局限性的。

死了的植物肯定是种不活。

缺乏相应元素的植物则生长缓慢,但好歹不会死植物,也算好。

姚青青最终只买了一个陶土花盆,还成,只要两角钱。

该花的钱姚青青从不手软。

逛了一天肚子饿了,姚青青找到附近的国营饭店,买了一碗杂酱面,吃完回学校。

真咸。

第35章 035 新生活

回到学校姚青青直奔宿舍楼, 她宿舍在最高层五楼,要了钥匙她爬上楼。

五楼空荡荡,她怀疑新生都安排在这一楼。

这也方便她, 进入宿舍关上门就把行李从空间里拿出来。

她不怕门卫阿姨起疑心,毕竟这两天老生搬行李, 后两天新生搬行李,她不太可能注意到每一个学生。

她先不收拾, 钻入空间, 移一株月季放到花盆里, 就着河水给它浇透,而后拿到外边。

宿舍有个小阳台, 特别窄,只能晒衣用, 姚青青怕花盆放阳台护墙上面掉下去砸人, 就把它放在角落,反正也见光见风。

接下来收拾行李, 宿舍有柜子,但特别小, 它是用砖头砌的, 门是掉漆的小黄木板,上面配有套锁的环,她还得买锁。

这个柜子估计就是放贵重物品的,其余大件、生活的只能扔床底或桌子底下。

在家住惯单人间的姚青青有点不那么期待大学生活了。

六张床姚青青看不出好坏,她挑了进门第二个上铺, 就它墙面最干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