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还要留在莫县几天?”
“明日便回去了,告辞。”
“保重,”龙利抱拳,“但愿你能一直是个好皇帝。”
“哦?”李儒问,“何出此言?”
“这样我就不会与你作对,要是你哪天成了昏君,我也是要找机会替天行道的。”
李儒哈哈大笑:“那好,若是真有那么一天,龙大侠尽管来杀我。”
出了龙利的房间,李儒就看到了才为李玄把完脉的楚婉清。
“他可还好?”
“无甚大碍。”
李儒和楚婉清的对话向来如此简短,李儒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若无什么事情,臣妾就先走了。”
李儒却叫住了楚婉清,开口道:“朕知你不想留在宫里,明日就启程回宫了。你若不想回去,明日就不必和我们一同回宫了。”
突然得让楚婉清不知该作何反应。
离开前,李儒说:“如果决定离开,就给你的两位兄长写封信吧,朕总得给他们一个交代。”徒留楚婉清一人愣在当场。
翌日,一切都准备好了。只需上马车便可启程。
李儒一行人的身份只有县令和客栈等人知道,并没有透露出去,所以没有百姓的相送。只是县令带着人急急忙忙地跑来献殷勤。
程秋剪问道:“楚婉清,你真的不和我们一起回去?”
“不了,还是宫外更适合我。”出宫是楚婉清的愿望,虽说不知道为何皇帝愿意放她走,虽说有些突然,这么好的机会,若是错过了,怕是就没有下一次,楚婉清不想错过。
洛玲倒是没有劝楚婉清,程秋剪或许不理解,但是对自由的向往,洛玲是懂的。
洛玲一把抱住楚婉清,附在她的耳边说道:“恭喜楚姐姐得偿所愿。”
楚婉清也笑着回抱洛玲:“保重。”
原是一派祥和的临别气氛,却被余盛的一声吼给破坏了。
“皇上,出事了。太后,驾崩了。”余盛踉踉跄跄地跑来,手里拿着一封信件,说道。
第六十二章悠悠之口
紧赶慢赶,李儒一行人终于回了京城,步履急匆匆地回了宫,也只看到了太后的尸首,安静地躺在床上。
“皇上节哀,太后走了。”太后身边的刘嬷嬷说道。
“臣等已经尽力,皇上恕罪。”太医们也跪地求饶。
忽闻噩耗时,李玄还未感到感到真实的痛心,只是慌,如今听到这么多太医,就连太后最看重的,跟了她大半辈子的刘嬷嬷都告诉他,太后走了。巨大的悲伤淹没了李玄,连伤口都更疼上了几分。
李儒心里也不好过,他咬牙,闭上了眼睛,手紧握成拳,问道:“太后是如何去世的?”
“太后的身体一直不好,此次是昨晚突发心疾。臣等已使出浑身解数,然,还是没能保住太后。”
“刘嬷嬷,可是如此?”李儒看着刘嬷嬷。
刘嬷嬷沉痛地点点头。
“都下去吧。”李儒挥手遣退众人,自己坐在了太后的床边。
程秋剪呆呆地立在一旁,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能说一句“节哀”。
“朕从来没有想到,太后会去得如此突然,朕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李儒的双眼通红,紧咬着牙,不愿意落泪。
“皇上心怀百姓,才在莫县耽搁了许久,太后会谅解你的。”
李玄带着伤,上前拍拍李儒的肩膀:“皇兄,让母后早些安息吧。”
门口的洛玲不知该进还是该退,只能尴尬地杵在门口。之前洛玲深陷谣言之时,太后也帮过她,也算是与她有恩。
洛玲扶着门框,暗自叹气。
太后的离世让整座京城都陷入了一片肃穆之中。
一个小太监拉着一个桐同乡的小宫女开始八卦起来:“听出去采买的公公说,外头都说洛贵人是个妖孽。”
小宫女皱着眉,躲开了一些,低声反驳道:“你胡说什么,上次洛贵人不都去了一趟承明寺,然后又回来了吗?”
小太监眼睛骨碌碌地转着,瞧着没人注意,凑近小宫女,压低声音说道:“那洛贵人听说是道行高深的妖孽,承明寺也压不住。”
小宫女咬唇看着他脸色发白。
见和自己说话的小宫女吓得不出声了,小太监继续得意说道:“外头都传得沸沸扬扬了,京城里无人不知,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在说这个事儿。”
那得意的样子,仿佛自己知道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小太监只是想小小地吓唬一下她,谁知,小宫女竟哆哆嗦嗦地对着他跪了下去。
“不至于吓成这样吧,真没出息。”小太监嘲笑小宫女。
“哦?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说什么了?也说给本宫听听。”一个熟悉又威严的声音在小太监的背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