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嘉诚郡主便是骆远的那位小冤家。
洗尘宴结束,嘉禾牵着愈宝的小手和爹爹阿兄玉筝道了别,回了隔壁丞相府。
夜里沈云亭忙完一切从宫里回府。嘉禾同半芹以及府里几个婆子已将行李收拾妥当。
沈云亭回了主屋,只见嘉禾一人靠在榻上翻着账本,往日住在察哈国的小破木屋里,一直都是一家三口挤在一间房里,今日回屋沈云亭没见到愈宝,不由问了句:“愈宝呢?”
嘉禾放下账本,缓步走到沈云亭跟前,替他卸下沉重冠冕,回道:“他呀。今日我带他回了永宁侯府。玉筝带着映映和照照来替我洗尘,愈宝和映映照照兄妹俩玩得很好,听照照说男子汉大丈夫要自己一个人睡才了不起,今日回了府就闹着要自己一个人努力睡觉觉。”
“他年纪虽小,却很固执,像极了你我。哄不成我便由着他,让半芹收拾了间小房间出来给他。”
愈宝不过三岁,话都讲不利索,到底还小,又从未离开过爹娘身旁,沈云亭不免有些担忧:“放他一个人没问题吗?”
嘉禾笑了笑,扯着沈云亭的手,去了愈宝的小房间。
半芹守在小房间门外,见两人过来,正想开口说话,嘉禾做了个“嘘”的手势,让半芹别出声。
嘉禾轻轻推开小房间的窗户,牵着沈云亭朝里望去。
愈宝正躲在小锦被里打着小呼噜睡得正熟。他翻了个身,砸吧着小嘴,说着梦话:“嘿嘿嘿,愈宝吃不下了。”
沈云亭望着傻儿子轻笑了声。
愈宝总要慢慢长大。
沈云亭眸一敛,心想愈宝睡在别处也是好的。
两人看完儿子,回了主屋。
夜色深沉,主屋的门“嘎吱”一声在嘉禾身后关上。
嘉禾正要拿起账本继续翻阅,沈云亭忽从身后将她整个人抱了起来。
嘉禾惊呼了一声,回头看向沈云亭:“做什么?”
沈云亭将她整个人放在榻上,笑道:“你说呢?”
“愈宝不在,夫人尽可放开嗓,想怎样就怎样,不必再忍。”
“为夫甚是思念夫人的……嗓音。”
嘉禾脸色被他的话激得绯红,轻哼了声:“你又欺负我。”
沈云亭眼一沉,抬手一用力,同身之下的嘉禾换了个方位,低声道:“我不欺负你。”
“换你欺负我。”沈云亭问,“怎样?”
“你许久未欺负为夫了。”
嘉禾自上而下望着眼前不要一丝一毫脸面的丈夫,眼睛望向他松开的腰带,轻笑了声:“这可是你说的。”
沈云亭:“嗯。”
话音刚落,嘉禾似疾风骤雨一般袭了过去。她心想总算有机会将上回被欺负的那一份要回来了。
想是这么想的,做也是这么做的……
但次日清晨,她才发觉累的还是她自己,她那个不要脸的丈夫,一脸满足得意。
临出门前狠狠亲了她一口,赞扬道:“夫人甚好,今晚继续。”
嘉禾:“……”
第92章 番外7
愈宝四岁大的时候,嘉禾开始盘算着送愈宝去私学读书认字。
京中贵族子弟要满七岁才可入国子监,在入国子监前需先进私学修习。记事早的孩子三岁便要送去私学。玉筝家的映映和照照便是如此。
可愈宝出生在察哈国,三岁多一点大才随爹娘一起回了京。回京之后的一切对愈宝来说都很陌生。
嘉禾怕愈宝一下子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习惯和害怕,故而回京后没有立刻送愈宝去私学。
回京的这半年来,愈宝已经渐渐习惯了京中的人和事。在京中最喜欢的人是疼爱他的外公,最喜欢的吃食是藕粉桂花糕。
嘉禾坐在院中小亭望着在不远处花园草坪那咯咯笑着扑小蝴蝶的愈宝,朝坐在身旁捧着茶盏看书的沈云亭道:“是时候该送愈宝去私学了。”
沈云亭对此没什么意见,只应道:“听夫人的。”
嘉禾看着愈宝皱眉忧心道:“可我担心愈宝现在才入学有点晚,念书怕是会有些吃力。”
沈云亭抿了抿茶盏中的茶水,挑眉回了句:“不会。”
嘉禾:“你这么肯定?”
沈云亭朝愈宝招招手,把愈宝唤了过来。愈宝摆着两条小胖腿一蹦一蹦跑到沈云亭跟前乖乖站好。
“愈宝,把你昨日新学的诗背给阿娘听听。”
愈宝眨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小大人一般负手而立,奶声奶气一本正经地背了起来。
愈宝背的这首诗挺难的,通常七八岁的小童才会。
嘉禾惊得张了张嘴,她每日都只见愈宝在院子里玩闹,这是什么时候学的?
沈云亭瞄她一眼便知她心中所想,回道:“你每日午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