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空春色晚(重生)+番外(164)
甚至感激,好像那已经成了前世今生的一个标记,让她能记住从哪里来,要回到哪儿去。
她说的有些激动,身体不由微微颤抖,风中飘絮一般,看起来柔婉可怜。
岑骥默了下,还是伸手将人紧紧按入怀里。
心里不是没有疑惑了。
当初赶他走,是为了和崔道衡在一起,还是为了辅佐她的皇兄?
这次难得有机会将她带到承平堡,洛阳却风云突变,等到他想放弃时,她却又追过来,情意缠绵……是真的转变了心意,还是别的什么?
岑骥面色不改,心思却几番变动,可是怀抱着她,最终也只能他先心软。
岑骥轻轻拍在她背上,折衷道:“今日是我过激,和你道歉……以后,我们都不提从前那些事了吧。”
他还是不信她,李燕燕心想。
也难怪岑骥不信,她说的话不假,可她也的确另有所图——她来到此处,是为了要灭掉一个国,要将他从高处不胜寒的位子上拉下来。
麻衣道人关于岑骥的预言,李燕燕始终放在心上,如今,前半段已经实现,后半段,必须由她去促成了。
在那之前……她心里装着的许许多多的事,压到她快要喘不过气来的那些事,仍然不能对他倾吐啊。
所以,李燕燕也只是默默叹气,却对眼前人说:“好。现在我们好好的,从前的过错,谁是谁非,以后都不许再提了。”
李燕燕转了转眼,问:“……那如果不小心提起,要怎么罚?”
不等岑骥回答,她又抢先说:“不小心说了,就答应对方一件事,不管是什么事,都必须做到!”
孩子气的赌咒,却多少算是她心虚给自己留的后路。岑骥知她诡计多端,只是淡笑,轻轻“嗯”了一声。
“太阳落山了,这回是真该传膳了。”他说。
**
之后的大半个月里,两人都小心翼翼地守着界线,谁也不提及那次波折,倒也相处的融洽。
李燕燕不免想起几年前,刚到白石山的那段日子,那时他们也是这样,像世间最平凡不过的夫妻,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闲淡日子,勤劳的丈夫早出晚归,贤惠的妻子在家里安守。
只是细究起来又不一样……
从前和现在,岑骥操持的生计都动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当初和眼下,她都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有意接近他。
而无论是在白石山,还是在洛阳,他们也都不是真正的夫妻。
虽然两国已经就大婚一事交换过了国书,淮南也遣派使节、护送嫁妆入魏,可岑骥坚持要等魏晋一战结局分定才行大婚之礼。
魏晋间几场大战,魏国军中几乎人人有父兄亲朋死伤在晋军手下,岑骥刚一即位就要与晋国开战,既是遵承古存茂遗旨,也是响应民心。新帝不急于大婚,更是昭显了战意坚定,颇是为他赢得了些民望。
换了她在岑骥的处境,只怕也会作出同样的决定……
不光如此,李燕燕知晓岑骥是懒得作假的人,对她甚少隐瞒。他之前甚至不想让她来洛阳,想她回淮南——他要保她全须全尾,这份心也是真的。
只是如此一来,未嫁的周朝公主大摇大摆住进皇宫就未免显得不合礼法了。
李燕燕人虽在后宫里,但也听说前朝御史们几乎每日因此事给谏,要求她移居礼宾馆,据说范殊也几次提到这事,言语间颇多对岑骥的不赞同。
对这些异见,依照岑骥原本的心性,只怕是恨不得硬刚,将这些碍眼的朝臣一个个砍掉脑袋才解恨,如今重担在肩,他倒也收敛了很多,耐着性子和大臣们软磨硬泡,谁说也不生气,简直像个任人拿捏的面人儿——只是,绝不纳谏。
李燕燕这边,要搬出去,岑骥定然不许,另外,她也怕离开皇宫太远,有什么消息难以及时获悉,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只是安然隐身于后宫,行事尽可能低调,不做引人注目的事,不叫别人抓住把柄。
于是,除了两次请玉筝过来说话,这段时间李燕燕唯一见到的老熟人就只有安阳公主宁儿了。
被追谥为昭烈皇后的胡夫人,祖辈几代都是舞枪弄棒的匪类,性情也风风火火,却不想女儿也像她,因而格外喜欢安静守礼的李燕燕,经常叫她帮忙带宁儿。
后来胡夫人去世,李燕燕既因促成古存茂再婚而愧疚,同时也真的很喜欢胡夫人和她的孩子,便经常和英娘一起照看宁儿安儿。在镇州时,宁儿一度很依赖信任她。
可是对于不到十岁的孩子,分开四年,不通音讯,几乎等同于隔了一生一世。这次在洛阳重遇,宁儿长成了胡夫人所期盼的、乖巧懂事的女孩儿,却已经不大认得李燕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