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姑养崽指南(51)
高行俭再来青州,一是想重新看看青州城如何,而是故友在此,邀请他来家中小聚。
天光大亮,高行俭回过神,对上眼前少女一双剪水秋瞳,不禁哑然失笑:“我的确是定州高行俭,但那四大儒的名号已经担不起了。”
应宝珍听着他自嘲的话,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试图补救:“您……”
她哑言,干脆把剩下的果汁推出来:“天气闷热,夫子可想喝些果汁消消暑?”
应窈适时凑过来,机敏地摆出竹子削成的竹筒。
两双圆润的剔透眸子盯着他们,郑夫子与高行俭也不好拒绝,也有意揭过这个话题,只道:“那便来一些吧。”
应宝珍给他们倒了两杯果汁。
她酿好了果汁便置于井下冰镇,拿出来片刻还冒着丝丝冷气,配上酸酸甜甜的味道,正好解暑气。
郑夫子原先便知晓她的手艺,未说什么。高行俭却很少尝到这种野果子酿的果汁,只觉很有一番风味。
应宝珍见他受用,便殷勤给他添上些许:“镇上野果子酿出的果汁,简陋异常,还请夫子不要嫌弃。”
她自然是存了给高行俭,当世四大儒之一的夫子留下一个好印象的愿望,只觉得若是他能抽空指点应窈几下,对任务也很有好处。
毕竟是当时著称的大儒,应宝珍知晓这个名声的含金量,不敢因为自己是个穿越者而不屑一顾。
哪怕他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在众人眼中,也不以大儒自居。
而且她揣摩着郑夫子向她们介绍高行俭的真实身份,约莫是有让高行俭指点应窈几句的想法。若是觉得会惹出麻烦,只说是旧友来访便是,为何要同她们交代清楚?
许是她殷切的目光被注意到,高行俭也接受了她的好意。
她态度诚恳,口中只称夫子,像敬重读书人一般待他,这让高行俭轻松不少。
应宝珍笑眯眯道:“不知夫子要在镇上停留多久,若是不嫌弃,可以来我们应家饭馆用用膳。”
她转头指向里面:“今日集会上的膳食席面便是我们家置办的,夫子可觉得合胃口?”
里面的客人仍在推杯换盏,饭菜香气浓郁扑鼻,宾客尽兴。
“原是你们家置办的,”高行俭点点头,有些讶然:“席面丰盛,菜式也很新巧,当然合胃口。”
郑夫子适时插话:“行俭兄,自从我教了窈娘这个弟子,珍娘可是源源不断地往书塾送她亲手做的点心饭食,可让我吃胖不少。”
他心宽体胖,正合了他那句吃胖不少。
高行俭点点头,也微微笑起来。
应宝珍把藏在自己身后的应窈往前推了推,笑道:“还不是为着窈娘调皮恼人,怕她惹夫子生气。”
郑夫子笑道:“窈娘聪明伶俐,这种弟子可是少见,我尽心教导还不够呢,哪有怄气的理?”
应窈腼腆地抿唇。
郑夫子话锋一转:“不过行俭兄可比我博学,窈娘若是得了他的指点,当然能进步神速。”
应宝珍殷切看向高行俭。
高行俭虽然惊讶于郑夫子会主动让自己指点他的学生,但方才一番问答让他觉得应窈也是个可造之材,恰与他想法想和。
更何况,他看向应窈的稚嫩的面孔,只觉得自己透过那双眼睛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那目光怯怯的,清澈又纯粹,认真凝视着他。
树影婆娑,日光细碎,高行俭隔着二十几年的光阴,再一次熟悉的眼神。
他心头一动,不由点点头:“不敢说教导,只是指点一二罢了。”
应窈被应宝珍一推,向前低头行弟子礼:“见过夫子。”
第25章 拜访
“你说,郑夫子的朋友愿意指点窈娘?”李柔娘瞪大眼睛。
收拾完毕的应家饭馆里,应宝珍同胡氏和李柔娘说了应窈要向郑夫子的朋友拜师的事情。
她没有说高行俭的身份只说他是从京都来的夫子,觉得应窈合眼缘,愿意指点一二。
胡氏却有些忧心忡忡:“窈娘毕竟才九岁,哪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
她叹口气:“我原也不想过问这些,可总有些爱嚼舌根的,明里暗里讲些坏话给我听。”
她们家里最近顺风顺水,旁人难免眼红。可饭馆里的菜式又无从指摘,只能从应宝珍同周冕退亲,又惹恼了秦夫子,把应窈送去隔壁镇上的书塾这件事上嘲讽一二。
街坊邻居纵然淳朴,但谣言传得也快,不知怎的应宝珍当面同周冕退亲,就成了周家嫌弃她们是粗俗商贩,上不得台面。
应宝珍不在乎这些,左右也是闲话,由他们说去。
可胡氏性子急,听着平日里与她不对付的姑婆姨娘借此讽刺她,笑她女儿眼高手低,想攀上读书人作女婿却被人退亲,如今可找不到好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