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姑养崽指南(113)
不过这还是被眼尖的胡氏发现了,又是心疼她生病又是生气她不听话,连药也不按时喝。
那次应宝珍好说歹说才把胡氏哄好,不过也留下一个隐患,就是日后每次她喝药时胡氏总要盯着她,看她把一碗黑乎乎、散发着古怪气息的药喝完才作罢。
她若是没有空闲,便要让李柔娘和应窈代劳。
于是应宝珍便一脸生无可恋地闷头灌下醒酒汤。
应窈还十分仔细地看到碗底什么也不剩才满意点点头,奖励她一块饴糖。
应宝珍接过糖块,麻掉的舌尖尝到饴糖的清甜味道,却没了失去追问应窈的心情。
应窈神色自若,而任务进度条也没有太大变化,想来昨夜那个小插曲没什么影响。
应宝珍放下心,便慢吞吞用早膳。
温热的五谷粥配上十分开胃的酱菜,正好慰藉她受伤的心灵。
“对了,姑姑。”应窈陪着她也喝了一碗,她从碗里抬头:“卫峤哥回来了。”
应窈对她和胡氏的称呼都换成了姑姑和祖母,不热络也不冷淡,这一点让应宝珍欣慰不少。
“回来了啊……啊?”应宝珍反应过来:“怎么快?不是说还得要十天半个月的吗?”
应窈摇头:“昨晚就回来了,不过太晚了,没去打搅你们。晨起之后也不知晓为什么匆匆走了,只说会晚点回来。”
应宝珍点点头,有些讶然。一是为着遍寻不着的人突然回来了,二是这人又不晓得为何匆匆走了,也没让她见上面。
“那他有说什么吗?”应宝珍十分关心地问,她在外面还记挂着卫峤说要给她做香囊呢。
应窈摇摇头:“他走的太匆忙了,问话也不回,可能是有什么急事吧。”
尽管这段时卫峤和卫吉都住在他们家的院子里,吃住都在一起,还帮着她们忙活,但卫峤白日里忙活什么她们还是不知晓。
胡氏和李柔娘对卫峤印象都好,应窈又分心思照看卫吉,对卫峤做什么没有太多关注。
“这样啊,”应宝珍接受了这个理由,觉得卫峤也太忙些,风尘仆仆回到镇上,还要忙活着吴掌柜交给他的事情。
不过这些日子卫峤似乎也听了自己的嘱咐,很少与人动刀见血,这让她也放下心。
聊完卫峤,应窈又憋出一句话:“姑姑,你是为了找阿爹的下落才要搬去定州吗?”
这个问题已经盘旋在她心底良久,等今日县考尘埃落定,她也被柳参大人和高夫子安排去定州的鹿鸣书院,她才说出自己的疑问。
应宝珍对她态度转好她还没有反应过来缘由,就看着她大张旗鼓,忙活好一通帮自己准备县考和转籍等事宜。
只是这个就罢了,还要搬到百里之外、完全陌生的定州,为了找她阿爹的消息?
应窈对阿爹的记忆很少,毕竟他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镇上。但她也朦朦胧胧知晓应宝珍和她阿爹的关系很僵硬,他不在的时候也能听见应宝珍对阿爹的抱怨声。
他们关系不应该是很不好的吗?怎么会主动提出要去找他呢?
应窈不禁咬住下唇,略带期盼地看向应宝珍,期待她给自己一个回答。
她想起应宝珍在秦夫子面前振声维护自己,每日早出晚归接送自己去隔壁镇子的书院。给她做新衣裳做新鲜饭食,对着来势汹汹的宋琛也要维护自己……
种种回忆,不需要言说都能回忆起来,印在她脑海,印在心头。
应窈心中有了回答,怯生生地在她心底发出声音。只是她不敢承认,想让应宝珍给她一个明确的回答罢了。
因而她看向应宝珍的眼神更为期盼,一言不发地等着她的回应。
“咳咳,”盯着应宝珍期盼的眼神,她赶忙放下碗筷,清了清嗓子。
应窈看她的眼神充满期盼,饶是她神经有些大条,也深深觉得自己现在应该讲些什么。
自己是不是为了寻找应青下落才去定州?
不,她就是为了应窈而来,任务是扭转她惨淡的遭遇,成为合格主角,去找应青不过是希望家人团聚能让应窈感到幸福,推动任务进度。
但自己肯定不能怎这么回答她,应宝珍在心底摇了摇头。
应窈只是定定望着她。
沉吟良久,应宝珍开口:“窈娘,我只问你,若是你见到你阿爹,和他团聚,并且能和阿爹阿娘一起过上富足日子,你还会想和我,和祖母生活在一起吗?”
应窈瞪大眼睛。
若是放在从前,有人同她说能让她和阿爹相遇,和阿爹阿娘离开应家,和他们过上一家人永远在一起的安稳日子,她是肯定要立刻同意的。
十几年的颠簸日子,寄人篱下看人眼色,和阿爹阿娘不得相见的痛苦她已经受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