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姑养崽指南(102)
但今日应宝珍这一番剖白,不是想让他帮着寻找长兄下落,反而是在搬迁之际,请他帮忙留意镇上并无关系的,济贫院里的孩子读书一事。
能进济贫院的孩子都是无亲朋照料的,他们只能靠着官府的接济勉强过活,早早给自己谋一个出路。
可应宝珍作为一个曾发善心接济过他们的人,眼下竟还向自己,青州城巡抚请一个承诺,不让这些孩子的天赋被湮没。
柳参直直看向神情倔强的应宝珍,看出些许紧张,顿悟为何高行俭对她的评价是有成才之象了。
自诩良善的富户官员自然也会定期接济济贫院这样的地方,给无父无母的孩子们吃饱穿暖,博得美名。
可给这些孩子钱财不过是一时的接济,可等钱财花完了呢?他们还是没有谋生技能,立足之地。
所以他才会在听到应宝珍的请求这般惊讶,对她刮目相看。
在应宝珍惊讶的眼神中,他叹息道:“民生乃是大事,重中之重,我身为青州城巡抚,自然不会不管这些孩子。”
应宝珍惴惴不安的心情平复下来,也露出真心的笑容:“那珍娘就替这些孩子谢过大人了。”
柳参大人不会失约,那镇上那些孩子也能如愿以偿,学得一技之长谋生了。
折腾一路,等快入府的时候,应窈也迷迷糊糊醒来。
她小小一个,蜷缩在应宝珍怀里,被她抱下去,还有些搞不清楚情况:“唔……我们到哪里了呀?”
应宝珍看她困得不行,趁机捏捏她泛粉的脸颊:“已经到府上了,用完晚膳再睡罢。”
高夫子体恤她困倦:“窈娘,要是实在累的话,你便先去歇息。”
他亦是知晓考生要一整天在逼仄的隔间里有多难熬,窈娘年纪幼小,怕是更困倦。
柳参吩咐小厮把夫人备好的汤药端上来:“醒神的药,对身体好,喝了罢。”
“不,”应窈乖乖把药喝了,感觉清醒了些,自觉拉起应宝珍的手:“姑姑,我饿了。”
等到饭桌上,高夫子和柳参问了几句应窈的作答,颇为满意。
应窈会想着白日里搭救自己的谢逢雨,忍不住问:“夫子,白日里救我的人,是您的弟子吗?”
自己只知晓他的名讳,也会不知能否再见到,要如何报答恩情呢。
应窈回想起他清凌眼眸和温和语气,不禁有些感慨。
“他啊,”提起爱徒,柳参大人捋着胡子笑意明显:“他原是定州人士,被家人送到青州城的书院读书,由我教导,是个难得的聪慧孩子。”
高夫子接过话茬:“是定州知州谢家的小儿子?”
柳参点点头,笑容却淡了:“是他们家的。”
第53章 彩笺
“他们家,”应宝珍揣度着柳参大人脸色,踌躇道:“有何不妥?”
她琢磨出不对劲来,定州也不是没有出名的书院,为何要把家中子弟送到青州城来。
应窈也从温热甜羹里抬起头,看向神色变换的柳参。
被她们二人盯着,柳参大人也叹气:“孩子是好孩子,放眼青州城找不出第二个比他悟性还好的,只不过府上长辈荒唐,不太在意他。”
他没有具体说荒唐在何处,应宝珍思忖着,大概猜出白日里那个叫谢逢雨的少年郎不太得家中看重。
听柳参大人的意思,这谢逢雨是个品学兼优,又心地良善的子弟。出挑后辈如芝兰玉树,这样的后辈哪家会不在乎,又怎会不管不顾呢。
她想不明白,但看柳参大人面色不好,想来是不太愿意提起这桩烦心事,便岔开话题:“白日我看那位少年郎姿容过人,又是大人爱徒,想来定是才情过人,人中龙凤。”
有人夸赞爱徒,柳参大人也笑:“他如今才十四,不过勤勉一些,可担不起珍娘如此美赞。”
高夫子也称赞:“原来这孩子就是谢逢雨,我来青州城这段时日听说了不少闲闻轶事,夸他有君子之风,我当是谁教出来的,竟是你啊。”
应窈状似不经意问:“是何等闲闻轶事呀?”
高夫子耐心同她说:“我听闻谢家嫡次子纯孝,祖父病重时他不眠不休在床前侍奉,在天台寺诵经祷告数十日,为祖父祈福,换得重病转好。”
应宝珍点点头,孝顺长辈是当世最为人称赞,能博得美名的法子,官府看重孝廉,书院亦是如此。
得了官府特封的孝子孝女名号还能给家中免除田租赋税,免徭役三年呢,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最难得的是他年纪轻轻,骑射了得,果敢决断。”高夫子斟酌词句:“我听闻他十二岁在修禊节与人同游,却遇见山匪,一箭射杀匪头,救下被挟持的孩童。又召来各家仆从,给官府引路,把流窜到当地的流匪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