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给四位大佬当备胎后[穿书](127)
每个人都被他毁了。
温迩反而像是站在了制高点上,深情、牺牲、不顾一切。
……
哪有这样的好事。
俞堂关掉光屏,放开被捂得晕晕乎乎打转的小红卡,剥了个荔枝味的棒棒糖,放进嘴里。
商城的效率一向很高,没过几分钟,下单的商品就以数据形式汇聚,全部堆放在了意识海的系统仓库。
俞堂咬着棒棒糖,逐一拆开包装。
要让温迩彻底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他所做的事付出代价,就必须要抢在前面做好蒲影的启蒙工作。
俞堂有这个把握,他已经准备了一套完整周密的计划。
系统实在好奇,拉着小红卡一起扒着仓库门偷看:“宿主,宿主,你买了什么?”
俞堂:“《变态心理学》。”
系统:“……”
“没买。”俞堂拍拍它,“蒲影非常抵触一切心理学类书籍,我们要用迂回的办法。”
系统问:“什么迂回的办法?”
俞堂:“《10天教你学摄影》,《摄影从入门到精通》,《摄影的实战技巧》,《摄影专业高考辅导教程》……”
俞堂翻了翻购物车:“一个中画幅高端专业数码单反相机。”
系统:“……宿主。”
俞堂知道自己下手没谱,提前反省:“相机买贵了,应该挑个便宜点的。”
“没关系,我们可以再去骗经验点。”
系统小红灯闪得飞快,尽力跟上宿主的思路:“可我们要怎么把这些东西给蒲影?”
俞堂:“……”
系统:“……”
“等一下。”俞堂说,“我去生成一个临时的麻袋。”
第三十九章
俞堂准备了一套周密的计划。
蒲影次日出门,在酒店通往调查组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摄影专业的学生。
学生扛着一只麻袋,正好晕倒在了蒲影的车前。
学生醒来后,告诉蒲影自己的出租屋被查封、打工的工作室倒闭、家里有十个弟弟妹妹要养、在街头流浪了半个月,因为没钱濒临辍学,饿晕在了路边。
学生表示,不愿意接受任何资助,只希望有人能买自己这些年省吃俭用买下来的一百本专业摄影书籍,和一个中画幅高端专业数码单反相机。
……
俞堂操控着临时生成的摄影系学生,看了看几次欲言又止的系统:“有什么问题,逻辑还是不通?”
系统:“……没有。”
太通了。
如果不是蒲影,换了任何一个人,都要打电话把这个碰瓷的骗子装进麻袋里扛去警局。
它昨天就不该盲目相信它的宿主,把人设创作的工作交给俞堂和小红卡。
……好在蒲影对这种人间险恶没有任何提防。
脱离电子风暴没多久,蒲影就被蒲家接了回去。蒲家把他当作继承人精心培养,只教了他商场的尔虞我诈、政治的明争暗斗。
暂时还没有人教过蒲影,如果一个人抱着麻袋,撞在等红灯时静止的车上,咣当一声晕倒在车前,十有八九都是准备讹他的钱。
系统顶着满屏幕的雪花叹气,趁蒲影不注意,亡羊补牢,给麻袋上悄悄加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凄凉补丁。
“这是书和相机的价格。”
现实里,蒲影已经开好了支票:“你们的摄影工作室还在吗?”
“……”操纵学生的俞堂:“?”
“没事了。”蒲影说。
他通过蒲家的关系,向《世界地理》询问过了S.t的身份。对方保护投稿者隐私,没有明确回答,只说是个兼职的自由供稿人。
《世界地理》的总编提起这张照片时,语焉不详,像是有什么隐情,末了又叹了口气。
总编说,这张照片虽然是近期才投稿发表的,但拍照的时间一定已经很靠前了。
S.t追逐极端天气的照片,在整个摄影界都曾经很有名。
有两年的时间,那几家大杂志社和网站最好的版块都是留给“风暴”的,那些照片里随时能喷薄而出的强烈张力和生命力,连他们这些纯粹的科学性期刊也忍不住心动。
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在这三年里,S.t的灵气几乎可见的在流逝。
S.t退掉了那些版块,给出的作品也越来越少。比起其他风暴追逐者提供的照片,虽然依旧足够高质,却已经少了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些灵气随着“风暴”而出现,惊鸿一瞥,又飞快地消失了。
简直像是什么给古怪地吸走了一样。
出于对供稿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虽然理解蒲影的心情,《世界地理》依然不能提供任何相关信息。
总编送蒲影离开时,还笑着和他打趣,总刊保留有老掉牙的粉丝来信版块。S.t曾经是很多人的偶像,如果蒲先生也想要做S.t的粉丝,想要S.t的签名,现在写信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