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出事的时候他们都看到了,只是得了吩咐没下手。
皇帝听了,确信周暄说的对。
之后周暄又说了几件事,在没人插手的情况下都对了。
皇帝开始正视这件事。
说完梦中事,周暄就放轻松了,她没什么能做的,只求心安。
时光飞逝,一年多过去了。
那小将打下了北关,进京报喜。
只是人还没到,周暄就听到了风声。
在跟北人交手的时候,小将不慎被伤了脸面,脸上竟然毁容了。
话传的越来越烈,周暄都好奇,小将被毁容成什么样。
不过,现在不能叫小将,得叫将军了。
将军上了金銮殿,众人都哗然,只见他脸上从右额到左边嘴角,赫然有一道刀痕。或许受伤过了好几个月了,疤痕颜色并不重,将军整个人也英姿勃发。
只是,脸毁了就是毁了。
不过,本国并没有武人毁容就不准从军的规矩,因为军人在战场上,都是为了广大百姓博力,受伤在所难免,若是因为人毁容便遣退,无视他的军功,那就休想再有人愿意守在百姓前面了。
只是文人那边,科举的时候就是规定了的,一定要五官端正,不得有面目丑陋和疤痕,就连脸上有胎记的,都会在入考时被刷下来。
所以文人出身的人就对武人颇多诋毁,觉得军士糙汉子,比不得他们仪容华美。
这会子看见了将军,心中升起的就是鄙夷,这人以前看着还好,可现在这副样子……站在他们中间,他们就觉得怎么也不得劲。
没想到,脸毁了的人还要旧事重提,说希望能够得同安公主下嫁。
朝臣们不敢置信。
皇帝也说,这事稍后再议。
周暄没见到过人,不知道什么样,同安却是去看了的。
看了回来,同安没什么不高兴,自己去找皇帝,说愿意嫁给那将军。
皇帝看着跪在面前的女儿,有些无奈。
同安在皇后面前长大,他去见同福的时候就会连她也见了。
算不上受宠,但也不算无宠。
可是不知道怎么的,同安一直都是这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样子,让皇帝觉得,自己这些年的照顾都索然无味。
“你真的要嫁吗?”
“嗯。儿臣觉得他不错。”同安应是。
皇帝便答应了婚事。
婚事在皇帝的指挥下,筹备的很快,因为将军很快要去北关,那里有他打下的土地,还要镇守国门。
而同安也要一起去。
周暄很舍不得。
这些年来,同安和她一直处的不错。
可是,同安要走了。
在梦中,北关没出什么大事,只是时不时有北人袭击骚扰。
这一世,有了将军和镇北军镇守,应该会有更少人流离失所吧。
“姐姐,你能不去吗?”
同安看着她眼中真切的不舍,笑了笑:“京城太小了,我想去外面看看。你别看我们的公主身份,看似尊贵不已,可是比起那些大家闺秀,不过是牢笼大了一些罢了。虽然我知道母后会为你操心婚事,可我还是觉得,你也要上心一些。有多少花团锦簇下面,是隐藏着的黑暗。”
周暄很失落,道:“这辈子我都不成亲了!”
同安以为她在赌气,笑笑什么都没说。
她成亲那天,皇帝皇后准备了很多嫁妆,因为知道她要去边关,就换了一些好出手的轻薄东西,到时候是带走是卖,都两厢便宜。
周暄也添了很多,还是从自己的私房拿出来的。
同安没看到,自然不知道妹妹给了自己多少珍贵东西。
皇后却是知道的,知道她跟同安感情深厚,觉得无奈的同时又心疼她攒东西不容易,又送了一大堆东西到周暄库房。
直到那一天,周暄才看到毁容了的将军。
新郎官穿的一身红,喜气洋洋,就连面上的刀疤也不面目可憎了。
周暄却吃了一惊。
这人气质有了天大的不同!
她恍若梦中。
那日,明渊站在长安城楼,纵然话能说的天花乱坠,可又不是佛祖下凡,哪能真使人放下屠刀。
后来周暄才知道,当日是由一脸上有从右到左刀疤的军士,潜藏在长秀王身侧,在那时装作发现危机,低声劝长秀王假意投降,说已布置好一切。长秀王对他深信不疑,顺势在明渊劝说下,装作被他的话打动,寄意后期进城再做反抗。
谁知道弄假成真。
进了城就出不去了。
可惜,独让明渊得了虚名。
所以,那人就是这人吗?
周暄不清楚前因后果,但承认自己,对他的偏见排除,只希望他和同安能够在北方安稳过日子。
同安嫁出去了,皇后开始发愁同福公主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