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不敢相信的看着苏颜,泪水更是泄洪般滔滔不绝。
苏安此时也不顾及男女有别,一把就搂住苏颜的胳膊,带着哭腔,“大姐,你真的好了,老天开眼!”
苏颜看着面前,这俩人哭哭啼啼的,她看着着实有些着急。
这要是她以前执行任务时,这么婆婆妈妈的,早完犊子了!
(ー_ー)!!
碍于用着原主的身体,苏颜耐着性子开了口。
“娘,咱们赶紧走吧,刚才听见城破了,是不是要打仗了?”
苏颜这么一说,李氏急忙抹了把眼泪,破涕为笑。
城破了固然不是好事,但她女儿疯病好了啊!
这对于她和整个苏家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想到以后有的是时间,跟女儿好好说话。
李氏也不再墨迹,“走,我们出发去村口!”
随后拿起收拾好的几件破旧衣服,仅剩的五斤糙米,几个粗粮饼子,少量的盐。
反正家里能用得上的,都快速的放在了箩筐里。
这几年上元村也是倒霉,不止上元村,包括临河县,乐天府城,都经历了一年水灾。
两年旱灾,旱灾还没过去呢,城又破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倒霉透顶……
此时,苏安也手脚麻利的,将仅有的三床被子,放在了另一个背篓里。
古代的被子,不像现代的被子那么厚那么长,三个被子的厚度,也就抵现代的一个被子。
两个背篓,李氏和苏安各背一个,然后将装有水囊的包袱给了苏颜。
三个人疾步走出了家门,李氏多有不舍,不时回头望着自己家的茅草房。
她们离开后,将来万一他爹和苏平回来,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她们了。
想到这,李氏不免有些心酸,然而现在的情况,也不容她在这里等了。
苏颜看着李氏孱弱的身体,背着大背篓有些吃力。
她二话不说,直接上手将背篓,从李氏背上取下来,背在了自己的背上。
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背篓到了女儿的背上,李氏才反应了过来。
她看着女儿如此孝顺,既感动又心疼,忙抓住背篓,“颜儿,背篓给娘,你才刚好。”
苏颜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人,既然她用了人家的身子,就得孝敬人家的娘。
虽然现在不是打心眼里的……
李氏看苏颜坚持,且面色淡然,她也就不再说什么。
虽然看似跟她们不大亲,但是女儿不疯了,亲不亲重要吗?
不重要!
出了家门已是戌时(晚上8点),村子里已经漆黑一片。
不过今日不同往常,此时村口处已经聚集了很多村民。
村民们手里都拿着锃亮的火把,一时吵吵嚷嚷,鸡鸣狗吠。
村长霍长生看见,他们娘仨走了过来,急忙迎了上去。
看着李氏叮嘱到,“我们现在是逃难又逃荒。这一路上,你可盯紧了苏颜,别让她跑丢了。”
苏颜看着面前这个,带有胡须的老头。
嗯?
是他!
第2章 逃荒路上惊现金手指
李春兰本想跟村长霍长生,说出苏颜疯病好了的事。
但现在情况特殊,想着路上再说也不迟。
村长是这几年对她家帮助最多的人,背篓里的五斤糙米,还是村长家给的。
灾荒年,家有糙米的人家可不多,他家主要因为大儿子霍启在府城当兵。
虽说饷钱并不多,但也比平常人家好过一些。
这糙米就是霍启买给他爹,而村长见不得李春兰家吃糠咽菜,就匀给她家一些。
要说这村长是善心泛滥吗?然鹅并不是!
三年前,苏安在山上曾找到一颗小人参。
喜出望外的他本想,靠着小人参换些银两,改善他娘仨的生活。
谁知山脚下遇见,正要上山找参的村长。
谈话中得知,霍长生的老婆子气喘发作,急需人参来入药。
苏安犹豫了片刻,毕竟人参得来不易,不过想到可以救人,苏安终将人参给了村长霍长生……
“跟上,快点,大家都别磨磨蹭蹭的。”
村长走在前面喊着,带领大家向北出发。
乐天府城的士兵,和抢占地盘的蛮夷,很快就会有一场腥风血雨的厮杀。
提前回来报信的,就是村长家当兵的大儿子霍启。
报完信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乐天府城。
“等等!”
村民的队伍快速的赶了一段路,就听见后面三个人,犹如被鬼撵着般吼叫着奔了上来。
“娘的!累死我了!”
说话的是村长家出了五服的亲戚,这人叫霍麻子,满脸麻坑,人如其名。
村长举着火把,回头看向三人没有作声,白了一眼继续向前走。
霍麻子身后跟着他的奶奶葛婆子,和他的妹妹霍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