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外室美人(98)

作者:闻砚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一桩谋反案,美名动长安的侯府千金江音晚被充入教坊。 拼死逃出来,她慌不择路,躲进贵人车舆。 抬起头,竟见太子裴策端坐眼前。 向来矜贵冷情、不近女色的太子,冰凉目光淡扫:“江姑娘,求人要拿出诚意来。” 自此,金殿锁娇。 * 江音晚战战兢兢做好一个外室。红墙高阁里的某夜,她梦见前世的凄凉下场,终于收拾包袱假死遁逃。 禁军封城,裴策信步而来。他眼底沉冷狠戾,语调却缱绻温柔:“晚晚,玩够了么?” 江音晚点击展开

她依然假装睡着,感受到裴策慢慢收回了手,静静坐在床畔。沉默里若有一把钝刀,在她心头一点一点割着,黏连皮肉,锉磨骸骨。

他最终只是为她掖了掖衾被,便踩着夜色,脚步轻缓离去。

明明紫宸殿内殿是帝王寝居,历来嫔妃留宿被视为殊荣。江音晚无名无分,又惹天子大怒,裴策这段时日不愿见她,却不是让她迁出,而是每每独自在前殿的榻上囫囵将就。

江音晚慢慢睁开了眼。中秋的月,该是圆满至极,洒入子夜的深殿,如一地的霜露。

因她小产后体虚畏寒,殿内已燃起了熏炉。鎏金错银的紫铜炉里,银丝炭无声无烟,她望着那一点猩红的光亮,在霜白余烬间微弱跳动,是血漓的心跳,似下一瞬便要熄灭。

夜那么长,溶溶朗月和一星火光倏尔淡去,原来还是贞化二十四年的元夜。

床畔人影犹在,江音晚借着夜明珠莹然一泊清辉,怆然看向他俊逸眉眼。纠葛两世,此一望,便该是尽头。再走下去,唯剩玉石俱碎,两败俱伤。

她必须离开了。

裴策注意到了她的动静,伸手探向她的额头,取下一方湿润的巾帕,另一手覆上去。

江音晚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发烧。怪不得头脑昏昏胀胀。

额上温热手掌已经收回。裴策漆眸映着微光,幽邃如潭,深暗难以估测,只看得出表面的平澹。

他嗓音磁沉,缓缓道:“烧还是未退。”

江音晚不知该如何接话。为何发烧,她心里再清楚不过。听裴策接着道:“不是已经喝了药?怎么病情反而加重了?再请太医来看看。”

江音晚心中骤然一紧,担心他传唤的并非吴太医,而是从前惯用的罗太医,急忙开口,染着微微的沙哑:“殿下,夜已深,便不必折腾了。”

裴策本已转头向外间,欲作吩咐,闻言,目光漫然落回她面上。

浓睫覆下一片鸦影,深眸淡淡。不知是否她心虚之故,恍惚觉得那双眸子似审视般,在暗影里划过一缕蝶须般疏浅的晦戾,不可捉摸。

江音晚硬着头皮,继续劝道:“吴太医今日说我风寒轻微,按方服药三日即可。或许一时反复,也是正常的,殿下不必担忧。”

前面几句是实话,吴太医诊脉时素苓亦在场,江音晚试图鼓起一点底气。

裴策耐心听她说完,未发一言,只静静看着她,不知想了什么,一分表情也无。

寂夜阒然,香漏烟烬无声落下,江音晚清晰闻得自己的心跳,一声一声坠下去。

裴策终于轻轻点了点头,慢条斯理将字道出:“那便听晚晚的。”

又嘱咐她:“这几日便乖乖喝药,好好休养,不可再吹冷风了。”语气寻常。

江音晚心虚地觑着他淡然神色,竟愈发觉得莫测,如一幅浓淡山水,静水映出奇峻山岳,墨色几欲噬人,再一望却只是寂和,并无分毫旁的情绪。

裴策重新拧了帕子,覆在她的额头,依然静默坐于床畔。

江音晚不敢再看一眼,重新阖上了眸。烧得头脑昏沉,很快沉沉睡去,意识迷蒙间莫名滑过最后一念——裴策难道要这样坐一夜么?

这问题的答案她无从知晓,次日醒来,裴策已然离去。

正如她的预想,裴策这段时日果然忙碌。

然而计划并非处处顺利。

吴太医当日留下药方,让她按方煎服三日,称可病愈,调换了几味药后,实则该病情逐日加重。

她可顺势再请吴太医来,依然诊断为风寒,再开不动声色加重病情的药。始终称风寒,裴策忙碌间不会分太多心神顾及。

直到正月初七,她骤然“病重”,当夜便可服下龟息丸,猝然“病逝”。

为免她棺木被钉死,当真埋于地下,潋儿该在她入殓之后,追随至埋骨地,伺机将她救出。

潋儿是江音晚的贴身婢女,与裴策并无关联,她的动向裴策未必会关心。假如迫不得已,她亦可服下龟息丸,造成“殉主”假象脱身。

初一当日,江音晚饮药后,确然病情加重。然而初二,江音晚早晚各服用一帖药后,未能觉出变化。

她只当是药效缓慢,可初三服药后,她竟渐渐退了烧,只是四肢虚乏,胸口仍有些闷。

江音晚心下慌乱,仍称不适,欲再请吴太医来。

她穿着一身软缎寝衣,躺在藤紫越罗的床幔里,秋嬷嬷为她掖了掖锦被,柔声哄劝道:“姑娘有所不知,许是元日大朝宴时,陛下饮酒过量,这两日圣躬违和。

“太医署有数名太医被传唤到了紫宸殿,吴太医曾侍奉先帝,资历精深,亦在其中,恐怕不能为姑娘诊脉了。姑娘不妨请罗太医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