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夫也重生了(57)

作者:秦籽酥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祝暄本是将门出身,却生得一副柔媚骨纤柳腰,性子温软惹人怜爱。 京中纨绔无不盼着得祝小娘子的青眼,却在那年冬日被携功凯旋的平远侯占了先机。 赐婚圣旨伊下,便有流言传出,说祝小娘子已私下许了人,是不洁之身。 侯府中的那位却面不改色:“无妨。” 便又说祝小娘子身虚体弱,无法生育。 那位仍不甚在意:“那便不生。” 更有甚者,说她患有隐疾,命不久矣。 那位却淡淡一笑:“本侯愿送她最后一程。” 直到那日,性点击展开

桃喜慌忙将院里的众人支开,毕竟此时祝暄中毒之事不宜声张,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她安排稳妥了,才过去把人迎进了屋里。

茗喜累得气都喘不匀:“快……叫人去请太医,姑娘身上烫得很。我……我去熬药。”

“你且先歇一歇,留在这儿照顾姑娘,我去就行。”桃喜说着已然出了门,屋里只剩了他们俩。

茗喜撑着疲累的身子起来,又倒了杯温水喂给祝暄,这才敢歇了一会儿。

“姑娘……这都是些什么事啊……您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等到床上的人悠悠转醒,已经是翌日晌午。

祝暄醒来就见满屋的阳光晃眼,忍不住拧了拧眉头。

昨日的记忆在脑海中渐渐清晰。

她拖着疲累的身子才到侯府没多久就昏了过去,待醒过来的时候也不知是什么时间,只见那盏灯烛都燃到了底。

“对了,那封信!”

她慌忙去摸袖兜,却发觉身上的衣裳已经被换了。

茗喜听到动静进屋,见主子一副慌张模样:“姑娘可是在找什么?”

回想起昨日是茗喜将自己从寒启阁带了回来,祝暄连连点头:“我的衣裳是谁换的?袖兜里的那封信可还在?”

“衣裳是奴给您换的,至于信……奴并没有看到啊。”

怎么可能?

她分明记得自己从侯府的暗室里带回了那封信,因着不知自己昏睡了多久,又头脑昏昏沉沉的所以没看,但她记得自己一直捏在手心里,直到从暗室出来才塞进了袖兜。

怎会不见了……

外间的脚步声打断了祝暄的思绪,桃喜端着东西进屋来:“姑娘醒了,先吃点东西吧。吃完再喝药。”

疲惫和虚弱感一股脑袭上来,祝暄只得强忍着难受喝了小半碗鱼粥,又将药一饮而尽。

待药效起了,她又迷迷糊糊睡了一下午,醒来时天都黑了。

可那封信仍旧是没有找到。

“早知如此,那日在校场我就不该赌气扔了那封信。”

她不由在心里后悔,却总觉着这其中有蹊跷,偏偏又说不上来,只吩咐人封了寒启阁,再不允许靠近。

好在一连几日,宫里都不断派太医前来诊脉。

圣上也特意安排了人将补品和药材流水般地往将军府送。

她中毒并不深,及时医治之后,不出半月倒也大好了。

这期间殷无忧曾来探望过,但两人那会儿都是病恹恹的,也没什么话可聊。

更何况祝暄本就在心里记恨着她,最终那人也只得悻悻地走了。

才过了晌午。

许久没好好活动筋骨,祝暄正准备换身衣裳去花园里练剑,就见茗喜满面笑容地回来。

“姑娘,听说侯爷十日前带领将士们到了北境,前两日又打了第一场胜仗,这会儿茶楼都把英雄事迹当本子来说了!”

“传得倒快。”她淡淡回了一句,仍旧坐在镜前挑着哪根簪子不容易摔落。

茗喜却像是笃定她想听有关那人的事情一般,又把茶楼说书的那番话大差不差地给复述了一遍。

“姑娘,侯爷当真是威风凛凛,以往还没见过哪个像他这样年纪的男子立下过这样赫赫战功!”

祝暄起身走到剑架前,抄起那柄泛着寒光的长剑,笑道:“你这么喜欢他,你去嫁给他好了。”

小丫头立马慌了:“不不不……不是的,姑娘,您误会了,奴婢没有!”

“知道了。”祝暄本来也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见她被吓成这样反而有些于心不忍起来,只拍拍茗喜的肩膀,“走吧,陪我去花园练练剑。”

“是……”

大抵是因着遗传了父亲的血脉,即便她许久未动,练起一些简单的招式来也还算得心应手,几套招式下来倒也不觉得累。

一旁看着的茗喜倒是十分忧心了,动不动就要叮嘱一句小心。

——“你要学会保护好自己,明白到底谁才值得相信,值得托付。”

——“千万不要成了他人棋子而不自知。”

父亲的话猛然回响在耳边,祝暄手里的剑一顿。

父亲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成了他人的棋子而不自知”?

正疑惑着,便听得有急匆匆的脚步声。

“姑娘原来在这儿……”跑来的小厮气喘吁吁,面色慌张,“姑娘,宫里来人了,还带来个男人,说是老将军的血脉。眼下圣上正召您即刻入宫!”

手里的剑“当啷”一声摔落在地上,祝暄难以置信地看过去:“什么……阿爹的血脉?”

第27章 . 兄长 狐狸迟早会露出尾巴。

气氛微冷的御书房内, 祝暄跪伏在地上。

“圣上明鉴。我阿爹对圣上忠心耿耿,与阿娘更是恩爱非常,府中连一个小妾都没有过,如何会有什么私生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