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被披露给大众,往后这招就行不通了。
几乎是从普通人到富商,无一人再能对内斗起来的卞家保持信任。而晋商银行其实在年前,因为有人传闻晋商银行支援了公主、也就等于支援了衡王殿下,而衡王殿下可能会取代睿文皇帝——
一系列不知真相的群众的传言,和背后机构的操纵,让晋商银行最高炒到了七十三两一股的离谱价格。同时期苏女银行的股价才六两多。
而在言昳的率先脱手后,崩盘如同山倒,一片片文章直指晋商实业的记账方式水分太大,更有传闻说京师股券交易所要彻查晋商实业,而且衡王殿下和熹庆公主似乎关系不和。
等等传言,愈演愈烈,大明最大银行的股价,迅速跌到了不足半两一股!
这几乎是大明股券市场上近几十年来最大的暴跌。
与此同时,宫中传来消息,说睿文皇帝在沐浴时滑倒,竟摔到了头,至今未醒。宫中老人,只有一位无子嗣的端孝皇太妃,皇太妃没了主心骨,立刻请衡王殿下进宫暂理朝政。
众多朝廷官员哗然大怒,认为此事太过蹊跷,纷纷要进宫面圣,还想要把阁老韶骅拱上进宫面圣的第一线。
韶骅忽然也抱病在家,还向司礼监递交了告假书,入宫代理朝政第一天的梁栩,批了他的告假。
韶家的门,快被朝中众多臣子敲烂了,奴仆都不出来回应,韶骅决定彻底要装死。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韶骅这是叛了!
他估计从几年前国库大案,就觉得睿文皇帝大势已去,而自己的幼子韶星津又把士子共进会搞得有模有样,他把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这头“传统文臣”的篮子砸了,他也有小儿子呢,自然不怕!
当时说什么韶星津背叛韶家,组织士子共进会。现在想来,他韶星津根本没做过几年的官,要不是韶骅用人脉给小儿子的逆反之路牵线搭桥,韶星津估计也没法发展得这么快吧!
真是够给自己留后路的啊!
没有韶骅,其余的官员冲了几波,跪满了养心阁,说跪死也不肯起来,只能被内监们捧水给饭的好生伺候着。
跪到下午,就一个个跪不住了,肠胃耐不住的,当场就夹着裤子起来要如厕;耐得住的感觉不妙,溜回家去,就开始狂拉——
京师半壁江山的高级公务员们,拉到腿脚发软下不了恭桶的地步。
谁都没想到梁栩会用这种手段。
但不得不说,梁栩既想把这帮人打发回去,又不想给他们死谏的机会,也不愿意动手见血背负骂名,用这种让人都抓不着痕迹的幼稚办法,还是很有用的。
睿文皇帝也不是没有手边亲信。最早被众人寄予厚望的,是言实与山光远,但这二位一直没有回信,更没有班师回朝。
只是民众官员都认为,必然是卞家的内斗拖住了两员大将的脚步。毕竟甘陕那般遥远,要这二位回来救主也不太可能啊。
言实与山光远回不来,又有人把目光投向了京师周边一些卫所的将领和神机营主将。
这帮人都是睿文皇帝上台的时候,扶持他的将领,手头兵权也不少。
但问题是,蒙循入京,当梁栩进宫后,蒙循毫不掩饰的将大军入关,靠近京师。而京师这些军将,参与的政变虽多,打过的狠仗却少,他们怕斗不过在关外手撕过后金、对抗过毛子的蒙循,都有些不敢出手。
出手保卫睿文皇帝,如果最后还输了,以梁栩的睚眦必报,上台后第一个弄死的就是他们。
再说……这帮军将,在京师附近子承父业,代代传承,不少人的姨妈、姑妈都是宫中太妃。
跟梁家都是老熟人了。
早些年宣陇皇帝还在的时候,不少将领都去衡王府拜过年,给公主送过礼,也算得上都认识。
宣陇皇帝死后,他们也是随风倒、看形势的支持了睿文皇帝,但也都没放弃跟梁栩姐弟二人有联络。
这帮人能有硬骨头到联合奋起反抗梁栩?
估计也是随风摇摆,随时等着山光远与言实回来的动态,如果这两位大将要清君侧,那他们也会振臂高呼紧随其上。如果山光远和言实都支持了梁栩,那他们就夹着尾巴到梁栩面前哭,说当年支持睿文皇帝,不过是顺了大明传统罢了。
京中除了有些小打小闹的反抗以外,更多的是一种隐默的期待。
不少人都在等梁栩上台。趁着他刚刚登基这段时间的大局未定,所有人都在想着重新划分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