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相公笑夫郎(759)
外面的田地,有低洼的地里头都存了水。
第470章 夏至到立秋
铁青赶紧在自家地里头走了一圈儿,给所有的庄稼都添了一份生机,不然他真怕被水给泡烂了根儿。
亲戚家的也都走了一圈儿,自家不能太特殊。
万一自家的地好好地,其他人家的地却都涝了,这也太神话了。
而其他人没有他那能力,看地里的情况不是很乐观,有那低洼地的主人,正在地里头往外舀水。
这会儿全村的人都在担心自家的地。
铁青回来的时候,正好遇到了魏村长,俩人聊了聊:“这次大雨,幸好没有继续下去。”
“继续下去就真的是涝死了。”魏村长的脸色也不太好,他们家有一块低洼地,里头全都是水,几乎要将苞米苗儿淹没,他舀了好多水出去。
村子东边的河都涨水了,这可真是难得一见,幸好他们村儿的桥是石头桥,还是铁青盖房子的时候,将木桥改成了石头桥,且加高了一些,这才没有被河水淹没。
以前他们哪儿会想那么多?
现在不得不庆幸,铁青这人太有先见之明。
听说前头柳树村的木头桥,都被河水给淹没了。
“是啊,收成肯定受影响。”铁青也有些不开心,但是这个时代,天灾人祸,无可避免。
他来了之后能一直风调雨顺到现在,已经是老天格外厚爱了。
“这倒是没啥关系,只要不绝收就行,咱们村儿现在主要是靠榷场赚钱。”魏村长道:“今年还是赋税的一年,只要地里的收成够吃,其他的钱可以从商队里赚。”
他这么一说,铁青就明白了:“那倒是。”
虽然雨水大了一些,庄稼肯定减产,但是树林县的百姓们并不担心吃不饱肚子。
除了在家招待商队和走商,他们还可以去县城那边找活儿干。
县城正在扩建当中,往南扩建了差不多两个县城那么大的地方。
而且还维修拓宽了道路,以前赶着牛车走一天的时间才到县城,现在半天就能到了。
县城如今的郊外就差不多是树林县了,中间的距离只有不到十里地。
改建县城是个大工程,又是朝廷主持修建,这个时候,估计朝廷也是青黄不接,所以干一个月的活儿,给的是一百个铜钱,五十斤的苞米。
这个苞米就是苞米棒子,回头得自己搓了苞米粒子然后去研磨成粉。
虽然给的少,但是一个壮劳力要是省吃俭用的话,也能养活一家三五口人,吃不饱但是绝对饿不死。
要是家里有吃的,这些苞米也能卖钱,或者跟上头说,要铜钱不要粮食。
“听说有不少人来咱们这旮沓找活儿干。”魏村长跟铁青八卦:“咱们看不上那仨瓜俩枣的,外头的人挤破脑袋。”
他们的确是有这个底气,接待了来来往往的商队,还有设立的茶棚那里,赚的并不比辛辛苦苦一年种地挣来的少。
“茶棚那边怎么样?”铁青看有好几家的地里头,来的都是老人或者是孩子,最多的是内眷们。
“生意好着呢,不少商队都是路过,这个时候大概是交易的旺季吧?他们都一窝蜂的跑去县城了。”魏村长道:“但是路过的时候,肯定是要歇歇脚,买点东西吃的,尤其是这个时候,过水面条跟凉皮儿最合适他们了。”
“那也只有两个摊位的买卖好一些。”铁青有些担心花样不多,大家赚钱少。
“不少了,面摊儿有两个,一个手擀面一个抻面的,但是有好几家的卤子都不一样。”魏村长道:“比如说鸡蛋卤,就有酱鸡蛋卤、柿子鸡蛋卤、辣椒鸡蛋酱……;肉卤也分了好几家人经营,不然没那么大本钱,鸡肉卤、牛肉卤、羊肉卤啥的……。”
原来他们经营那些面条不算,卤子还分门别类了起来,另外,经营凉皮的竟然是肖老六跟肖老八家,两家联手占据了凉皮儿这个吃食儿的买卖权。
话说凉皮儿还是铁青带来的吃食儿,铁家自己不做买卖,笑哥儿就让六叔跟八叔家里做这个,这个东西只需要卖一夏天就行了。
还不耽误地里的活儿。
另外凉皮儿里头除了面皮的还有米皮的,做法差不多,但是因为用到大米这个东西,一般人家整不起,村长家就做了米皮的生意。
老孙家常年累月在茶棚那里卖豆浆,一个铜板往饱了喝。
一勺绵白糖需要一个铜板,一般的人喝豆浆的时候,都会要一勺绵白糖。
“你们都玩出花样儿来了。”铁青听的摇头晃脑。
这些人啊,以前是老实巴交的汉子,现在明显变得油滑了。
“没办法,大家都想挣钱,可是咱们村儿就那么几个挣钱的办法,要公平就得大家都公平。”魏村长笑了:“当初你盖茶棚的时候,要求那么多,既要茶棚地势高,又要啥排水效果良好,更要盖得结实,风雨不透,一开始我们都嫌弃你弄的麻烦,还有些人私底下抱怨说随便盖个棚子就好,现在么,他们啥都不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