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人鱼被偏执狂掳走了(61)
直到有一次,淮城有游手好闲的男人贪图谢沁棠的美貌,果然遭到了拒绝。他恼羞成怒之下,当街咒骂他们:“不过是一个寡妇烂臭鞋,和一个像是被诅咒了一样成日面无表情的孩子,真晦气。”
于是流言蜚语在这座小城的老街坊里很快流传开来。
“啊呀,你们有注意到那个新来的带着小孩的单身女人吗。”
“不就是一个寡妇,和一个成天不会笑的男娃子……”
“这也未必,这孩子说不定来历不光彩呢,就是那种大官私底下包养的……哈哈。”
“可不是,那女的一个人带着小孩,又一看就不是本地人。问是从哪里来的,就笑笑,笑也不讲。谁晓得哦。”
“啊呀啊呀,那还了得。”
“简直是伤风败俗啊……”
那些碎嘴的三姑六婆总是在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日子充满了一地鸡毛,她们就喜欢拿这些充满恶意的揣测充当茶余饭后的消遣,一天不断地嚼舌根。
就好像把那个看起来优雅娴淑的女人贬低到尘埃里,就能从中获取什么满足感似的。
她们明面上还是一副和善老实的样子。
可每当他和谢沁棠背过身,谢无淮就能听到背后喋喋不休的议论声。
像是烦人的蚊蝇。
而谢沁棠软弱又无能为力,看着伏在他肩上哭个不停的谢沁棠,谢无淮的身体也微微颤抖,感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
“这个啊,三块五一斤——”
菜摊前,买菜的大妈用明显是宰生客的价钱,企图打发独自来买菜的——这个在街坊之间的传闻中充满了晦气的小孩。
“……阿姨,可以再少一点吗?”
谢无淮知道自己本应离去,可想起家中拮据的状况,他硬生生停下了脚步。
他僵硬地牵动唇角,露出了一个属于孩童的笑容。
“这……”
看着正在微笑,唇红齿白长得像一尊瓷娃娃似的的男孩,似乎也并不如流言中所说的那样阴沉沉。大妈的目光中闪过迟疑,最后,她最终还是想起了自己家快出生的孙儿。
大妈的眼中划过一丝不忍,终于松口道:
“算了算了,就给你再减一块钱,就当我发善心。”
谢无淮的汗水渗入背后,他压抑着自己,缓缓吐出几个沉重的字:“谢谢您”。
看着男孩提着略显沉重的菜篮离去的背影,卖菜的大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唉,才这么小的孩子,也是造孽啊,造孽。”
生活是最好的一课。
没有人教过谢无淮,可他却无师自通。
就这样,他学会了如何戴上虚伪的面具,去获取潜在的好处。
从此之后,谢无淮开始在屋子里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没有感情的笑容。他从全然的不适应不自然,到慢慢习惯,直到变成了一种本能。
是残酷的生活,教会了他如何伪装完美,去温柔地笑。
谢无淮还会拼命地学习以考取最好的成绩,因为这样那些长舌妇就会把注意力放到他的成绩上。
他成了完美到不可思议的“别人家小孩”。
哪怕优异,和他很少参与玩乐的态度,会成为他被同龄人排挤孤立的理由。
后来,谢沁棠赚了一点钱,他们从老城区搬到了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地方。
在新的环境,谢无淮用已经日渐熟练的伪装,从周围的邻居中汲取到了更多施予弱者的善意。而相邻的邻居——也就是乔熙一家,更是因为见到这个男孩嘴甜而时常心喜,更是让自家的孩子乔熙向谢无淮多学习。
每次谢无淮来到乔熙家给乔熙补习完功课之后,单位就职的乔熙父母就会让谢无淮拿着一些吃的或者用的回去,之后还会塞给他一些红包。
他嫉妒乔熙不知世事的样子,又在一次次给她补习时强压下内心的不耐烦,只为了获取之后的利益。
乔熙却因为有这样出色的竹马哥哥给自己补习,而感到高兴万分。
因为这样的经历,会让她被许多同龄的女孩所羡慕嫉妒。而表面上,谢无淮仍然是那个翩翩有礼的“谢哥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伪装太久了,直到他自己有时都会忘记卸下那副温和有礼的面具。
因为慢慢的,他也习惯了,从来不会有人问他——
无淮,你累不累?
……
“无淮,等我离开之后……”
谢沁棠目光悠远,想要继续说下去。
“妈。”谢无淮眉心一跳,打断了她。
谢沁棠这次却固执了起来:“不,无淮,你要听好。这是我最后能给你带来的东西了。”
“我床头那本书的最后一页写有一行地址,我还会留给你我的红玉镯子……若是你做好了准备,就拿着它,回到你应该回去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