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841)

作者:府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一次荒谬的失足,好容易报却前仇的徐勋却落入了五百年前的大明中兴盛世。时值天下升平,金陵妩媚,京城雄浑,歌不尽秦淮声,舞不完淮扬曲,盛世的祥和下, 忠良满地走,蚁民不如狗,他这一介孤儿举步维艰,欲求存身且不可得。既然如此,那他就干脆顺天应命,当个风光的奸臣吧!大明朝满口仁义道德的忠良们,你们的末日到了!点击展开

徐勋听着心中一紧,见手中的徐宁什么都不知道,依旧挥舞着小手满身是劲,甚至还轻轻抓起了他的头发,他不禁意识到,这是一场伤风感冒就可能夺去人生命的明朝,不是遍地医院随处点滴的现代社会。心中后怕的他想起今早虽是沐浴更衣之后才去的文华殿,但还是忍不住稍稍往后挪了挪脑袋。

“刚刚亲都亲了,这会儿躲什么躲?”沈悦嗔了一句,听到徐宁依依呀呀了一阵,又叫了两声娘,而徐勋则是满脸郁闷,她不禁眉开眼笑地说道,“谁让她正认人的时候,你偏偏到外头去做你的大事了?你抱她的时候没哭闹,那就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上次干娘来瞧她,也就是十几天没见过,她就很不给面子地哭了足足一刻钟,声音大极了。”

徐勋闻言方才稍稍得了几分安慰。然而,眼看徐宁在他手里扭来扭去的,他只能让给了不由分说伸过手来的徐良。见老爹抱了孩子过去后,立时任由孩子捏着他的脸,拔着他的胡子,甚至蹂躏起了那花白的头发,他不由自主感到后背心有些发凉。

“这小姑奶奶,一直都是这样的?”

“你不在这阵子,晚上几乎都难以哄她睡觉,爹爹常常亲自上阵带着她,久而久之就成了这样子。”

沈悦似笑非笑地斜睨了徐勋一眼,对女儿的折腾脾气也是又爱又恨,然而,听到徐宁在徐良手中叫了两声断断续续不成词的爷爷过后,又是两声娘,她仍旧不由得眉开眼笑。等和徐勋一块进屋的时候,她突然感到一只手抓了过来,一抬头看见徐勋面上一本正经目不斜视,她忍不住想到了从以前到现在,他一直都是这么会装爱装,也不知道蒙骗了多少人。

进了屋子,虽说徐良原本不肯,但徐勋还是重新向父亲行了礼。等到站起身来,他便先到里间去洗了脸,又脱下身上刚刚在文华殿中服用的侯爵冠服,换上了一件家常旧衣,黑色布履,连束发也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布巾,恍若寻常尚未及冠的少年。闲适地在椅子上坐下之后,他便仿佛闲话家常似的说道:“爹,悦儿,估摸着过个一阵子残局都收拾好了之后,我又要晋升了。”

刚刚那一番天伦之乐让徐良和沈悦都是满心轻松,因而,当徐勋如此闲适自如地说话时,他们本以为是什么不要紧的事。然而,听明白这话的意思,不但沈悦吓了一跳,就连徐良也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气。

“又要晋升?你已经是左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了,这再升就是中军都督府,保国公势必要被你赶下去……对了,我差点忘了,就算你这回平叛迅速,但总还是军功,难免要进爵,你总不成要晋为国公吧?这一回再因父及子就不可能了,否则咱们一家子总不成出两个国公?”

第八卷 会当凌绝顶 第646章 大隐隐于朝

国公!

大明朝的国公有多稀罕,从数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太祖封公二十二人,但最终爵位保住的却只有魏国公徐家这一系,就连常遇春那样的大功,子孙依旧停了爵。而太宗朱棣则是比其父朱元璋实在多了,追封之外总共先后封了英国公淇国公定国公成国公黔国公五个,只有淇国公丘福因为北征大败而被除爵。至于后头历朝历代,封了公爵的陆陆续续也有好几个,但除了追封,忠国公石亨被杀,昌国公张峦是孝宗追赠老岳父,算来算去就添了保国公朱晖这一个。所以,整个大明朝现如今的国公,也就是一加四加一……总共六家!

现如今,这区区六位的国公谱系当中,竟然要添一位大明朝最年轻的,也恐怕是史上最年轻的?至少在徐良的印象中,他还真没听说过有比自己儿子更年轻的例子。

“这事情可是已成定局?”饶是徐良甚是光棍的性格,此时也有些头皮发麻,“要是现在就封了,你这将来怎么办?升无可升赏无可赏,这是……”

他硬生生把功高盖主四个字吞了回去,沈悦也跟着说道:“倘若是皇上提的,能不能请皇上收回成命?或者找借口说,回头封咱们的孩子也行。”

“皇上倒是无所谓,但那些今天吃了个大亏铩羽而归的老大人们,恐怕会千方百计促成此事,把我高高供起来。”徐勋无所谓地耸了耸肩,面上露出了一丝奇妙的笑容,“有道是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二十岁就退休,这日子还真的是神仙似的。”

扑哧——

尽管心里头原本尽是担忧,但听到徐勋竟是事不关己地如此调侃自己,沈悦仍是忍不住笑了一声,随即才竭力板起脸道:“别说得这么轻巧,你才二十,不是四十六十八十,这接下来几十年总不成全都窝在家里吧?”

“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原本就是庸人最大的追求,实话实说,我原本就是庸人。”

尽管老婆这两个字着实新鲜,但和孩子连在一块,沈悦还不至于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待到徐勋自诩为庸人,她这简直是哭笑不得。而徐良终究活了一大把年纪,隐隐约约明白徐勋并不是开玩笑,当即若有所思地开口说道:“政事上头你一个勋贵,原本也就是在幕后拨一拨算盘珠子,大不了日后拨一拨算盘珠子,不显山不露水,但若是打仗……”

“打仗的事情……”徐勋嘴角微微一挑,带着几分冷酷说道,“虽说那位达延汗也是从孩童继承汗位的,和当今皇上一样,但很可惜,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他的儿子们也好,他的部将们也好,心里都有各自的算盘。而那些臣服于他治下的部落也好,因为他想学当年的元朝那样,让草原上的牧民部落,都听从大汗的号令,撇开那些部落的首领,他注定不会长久。而咱们眼下要做的,不过是让他那不能长久再加速一些。我又不是战无不胜的名将,用不着老是我出马。一旦蒙元不能成事,防着女真做大,在东南渐渐重新开口岸和市舶司,然后仿效永乐年间宝船下西洋的壮举,一个盛世便能渐渐成形。”

“皇上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徐勋用这短短一句话结束了前头仿佛是描绘蓝图一般的宏图,而徐良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追问起了今日文华殿议事的情景。当得知小皇帝竟是做出了那样少有的措置,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甚至连声音都有几分嘶哑。

“如此是不是太激进了?倘若那些官员挂冠求去……”

“爹你恐怕忘了,今年的会试五六天内就要开始了。”

想着三月的会试和殿试,徐勋便似笑非笑地说道:“能够千辛万苦杀到这一关的,纵使有不学无术之辈,但也想必有限。说起来,吏部铨选一向是只愁官缺不够,不愁没有人。倘若真的这么多人愿意挂冠,那么,今科会试或者殿试多取一些人,并不是不可以,更何况等缺的人还多着。甚至只要是传出如此一个消息出去,想必那些捶胸顿足的同时想要拼一拼用致仕来威胁的人,会有个明白一些的选择。毕竟,刘瑾还是已经死了!”

历史上嘉靖皇帝以旁支入嗣,闹出了大礼仪那样的风暴,多少人落马,结果还不是最终胜利,更何况朱厚照这个小皇帝如今稳稳掐着大义和皇权?

徐勋既然打算接下那个国公爵位,徐良想想当年徐家人抢破头的那个兴安伯,一时不禁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而沈悦在起初的忧心过后,却是有意插科打诨地思量起了该用个什么字为封号。毕竟,平北二字听着威风,但毕竟北地未平,而且和通行的封号并不相符。可还不等她数落出七八个备选来,徐良就突然开了口。

“其实,兴安两个字,拆开来无论哪一个,都是用作国公的最好字眼。兴者,兴邦,中兴,兴利除弊,都是最好的意思。至于安者,定国安邦,最是昭显军功的。”

徐勋压根就还没来得及去想这封号字眼的事,可此时此刻听徐良这么一说,他也不禁觉得这二字确实都是难得的美字,不禁仔细沉吟了起来。良久,他才抬起头说道:“爹这么一说,主意我定了,便是一个兴字。安邦不如兴邦,要安定不如兴利除弊,回头我会支使人去提,部议廷议的时候,就把这个字作为首选报上去,皇上必然也会认同的!”

上一篇:毓秀 下一篇:异时空之中国崛起+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