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芙蓉浦+番外(54)
颜宁也没多想,夹了一块鳖肚子上的肉吃起来。
半夜里颜宁燥热得睡不着,爬起来到院子里去乘凉,发现杨沐居然也在。
杨沐看着他笑:“你也睡不着?”
颜宁有些红了脸,他在杨沐旁边坐下来,嘴里小声咕哝:“原来三宝说不能多吃是这个原因。”
“呵呵,没什么,坐一会儿就好了。你也睡不着,咱们说说话吧。”
“好。”
“说说你到京城之后的经历吧。”
“我不是在信里都说了?”
“肯定有遗漏吧,比如我就不知道你曾经去西山钓过鱼,还有那个洪远请你喝酒听戏。”杨沐想说服自己不对那个洪远介怀什么,但是他做不到。
“呵呵,”颜宁笑起来,“钓鱼是清明节的事情了,衙门放了三天假,我没地方可去,也没家人可陪。跟几个与寓居京城的同僚去西山踏青,他们带我去钓鱼。很稀奇吧,京城居然也有钓鱼的地方,我很喜欢那里,常常让我想起我们一起读书钓鱼的日子。不过我居然没有写信告诉你?那肯定是忘了。”
杨沐看着星光下的颜宁,知道他一定在微笑。他轻轻地挨过去一点,想离颜宁更近一点。“我也常常在想,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像从前那样,在玉荷湾上荡舟,去清溪畔钓鱼。”
颜宁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人长大之后,很多事情都推着你无法在老地方停留。这就是成人的烦恼吧。至于那个洪远,不知道是什么来头,我与他见面的次数不多,而且每次都会在我旬休的时候来找我,总是约我出去买书喝茶,不过不知道他家住什么地方,行踪很诡异。不过看起来涵养极好,估计是那里头出来的人。”
“哪里?”杨沐惊问。
颜宁压低了声音:“皇城。”
“啊?你说他是皇——”杨沐差点咬到自己舌头。
“嘘——”颜宁制止了。
“那你——”杨沐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想说的了。
颜宁极懂他的心思:“他不点破,我就装不知道。可能他需要一个在市井生活中长大的朋友吧。因为每次他都跟我打听一些市井见闻以及南方的事。”
“那就好,京城不比老家,处处都是漩涡和陷阱,你要在激流中保护好你自己。”杨沐说。
颜宁的头一仰,就靠到杨沐的肩了。他也不挪开,两个人小心翼翼地互相依偎着,感受对方身上的体温和气息。“我会的。你娘的身体大好了吧?能自己下地走动了?”
“是的,可以依仗拐杖走一段了。”
“那你就轻松多了。那她——是不是准备给你娶亲了?”颜宁迟疑了一下,还是把心中的话问出来了。
沉默,杨沐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良久,他才说:“你不希望我娶亲?”
颜宁僵了一下,咬咬唇:“如果我说——我不想,那你会不娶吗?”
杨沐说:“娶,违背我自己的心意,不娶,违背母亲的心意,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颜宁低了头:“我明白的,你是个孝子,不愿意让母亲为难。我其实早就该明白的。”
杨沐感觉肩上一轻,心中仿佛被掏空了一块似的,他伸出手臂,想要揽住颜宁的肩,却被身后冒出的声音惊得收回去了。只听得三宝在后面哈哈笑:“我说你们不能多吃吧,怎么样,睡不着了吧?”
好在院子里除了星光和淡淡的月光,没有别的光线,两人亲昵的动作没有被三宝发现。颜宁说:“那你怎么也起来了?”
三宝走过来:“嘿嘿,今晚月色和星光都极好,欣赏一会儿再去睡。”
刚刚那个话题被迫中断了,杨沐心里有些急,想要找个机会问清颜宁的态度,然而直到他走的那天,都没了和颜宁独处的机会,甚至他觉得颜宁在有意躲着他。
第44章 蒸蒸日上
藕粉的销售行情比杨沐预想的还好,鑫茂商铺的金老板很慡快地付了货款,并向他预定了下一批货。杨沐买好了枸杞,就准备回家了,赶得及的话,还能回家过中秋呢。
杨沐想到颜宁一个人在京城过中秋节,那境况必定很伤怀。说到中秋节,就想起花灯来了,于是决定给颜宁做一盏精致的花灯以作慰藉。
他在某书上看人说起过瓜皮灯笼,于是自己也试着做了一个。他买了一个浑圆皮薄的西瓜,从顶端切开一个小盖子,用勺子将里面的瓤都挖出来,留下一个空壳,瓜皮尽量弄得薄一点,又用小刀在瓜皮的四周镂空了一些动物花鸟纹路。里面放上蜡烛,开口处挖了眼,穿上绳子,就成了一盏极其精致的西瓜灯。西瓜皮里的蜡烛一点起来,瓜皮四周镂空的各色形象就被投射到地上,端的栩栩如生,趣味横生。
颜宁虽然过了游灯的年纪,但是一看这么精致的灯笼,也十分欢喜,又想到这是杨沐给自己的补偿,便宝贝似的挂在卧室里,直到瓜皮坏掉。
三宝看见这盏瓜皮灯,直笑他俩幼稚:“你们都这么大了,还玩这个啊。送我算了吧,拿回去正好给我儿子玩。”
颜宁白眼相对:“你自己没有,说什么酸话啊。再说你儿子还没出生呢,能玩这个嘛?”
杨沐看着他俩斗嘴,但笑不语。
货物装上船,告别颜宁离了京。这一次路上没有耽搁,日夜兼程,一路往回赶,因为三宝媳妇的产期在即,三宝归心似箭,杨沐也挂念母亲的身体,所以船一到平城就赶紧将枸杞卸下来,寄放在杨林家里,赶着回杨村了。
回到杨村这天,正好是中秋节,杨沐从蓉乡街上买了不少菜蔬和吃食回去。家里有四个人过节,自己现在手头比先前宽裕,应该过得丰盛一点。
杨母已经能拄着拐杖在屋里屋外走动了,看见儿子回来,高兴得几乎连拐杖都要扔掉了。
杨沐连忙跑过去扶住母亲:“娘,您慢点。”
杨母笑得眼睛都弯了:“还能赶回来过节,真好!瘦了很多,累了吧?”
杨沐笑起来,一手提着东西,一手搀着母亲进屋子:“没事,娘,一路赶着回家过节,是累了点。元儿,来吃糖。”他一进门就看见有个小身影从厨房门口探了出来,还有些怯怯的神态。
元儿叫了一声:“杨叔叔。”说完走了过来。
杨沐从包袱里拿了一块芝麻饴糖给他:“元儿在家听话吗?”
元儿接过来,倚到杨母身边,点点头:“听的。”
杨母摸摸元儿的脑袋说:“元儿可乖了,跟你小时候一样懂事听话。”
杨沐将包袱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来,摆在桌上给母亲介绍:“这是从京城带的果脯,这是北方的苹果,这是颜宁给您带的药,找京城名医配的活络油,这个是……桂琴姐呢,怎么没见在家。”
杨沐笑眯眯地听儿子给自己介绍从京城带回来的东西:“桂琴去杨大娘家去做月饼了。你这次去京城,生意做得还顺利不?颜宁那孩子还好吗?”
杨沐坐下来:“生意挺顺利的,藕粉卖得很快,价钱也不错。颜宁在京城也挺好的,长高了一点,他很惦记您的身体,就是有点想家。”
杨母点点头:“那孩子去了快两年了吧,还没回过家,一个人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是挺可怜的。”
母子俩说了一会话,杨沐也没告诉母亲过两天就要去平城卖枸杞,接下来还要去京城送藕粉,先让她高兴两天再说。
杨沐给元儿做了一只漂亮的鲤鱼灯笼,给那孩子高兴坏了,他是头一次在杨村过中秋节,听杨大伯的孙子杨旭说了,杨村有游灯的习俗,正愁没有人帮他做灯笼呢。灯笼一完工,他就提着去隔壁找杨旭去了。杨沐看着他欢天喜地的样子,也感觉到格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