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已成魔(151)
陶少川掀帘子入内时,肃王正坐在正中马扎上,剩下几位将领争执不休。
宁夏总兵步项明跟着大部队打了前锋,在沙盘上指着徐州道:“徐州处大运河与黄河交汇,各类水系穿城而过,周遭一马平川、阡陌纵横,可以说无险可守。然而徐州自古乃是贯通南北的水系要道,朝廷十分重视,急调了南京的宁宣侯周问雁过来驻守。周问雁号称大端第一武将,此次赵戟十分重视,亲封其为平乱大将军,看来是打算力保徐州。”
自甘州而来的总兵张锡全是个脾气火爆的孔武有力的大汉,听了步项明的话已有些安耐不住:“管他怎么想,是不是要力保徐州。他们这些南方的兵卒不善骑射,咱们五万铁骑,冲过去能把徐州碾平。”
“那可是周问雁。”步项明叹了口气。
“老子等的就是周问雁。宁宣侯从无败仗,宁宣侯天下第一。这话在北边还没听够,我倒要会会这个周问雁。”
步项明翻了个白眼,无奈问肃王:“王爷如何看?”
肃王只安静听着,此时也不答,只问:“少川得了什么消息?”
萧绛正看完了陶少川手里的新情报,便道:“周问雁来徐州的时间比我们预计的要早,一路发出军令,命周遭卫府军于徐州结集,又命驻兵和军户百姓加固城墙。我们来之前,城墙高了两尺不说,如今徐州城有二十万大军。”
二十万大军。
这几个字说出口后,整个中军帐内便安静了片刻。
张锡全冷笑一声:“二十万大军也不过是步兵,又能怎么样。粮食再多,也有消耗的一天。城墙再高,也有挫平的一日。”
“这二十万大军,已经过了大运河,在西岸列阵扎营,等着我们。”萧绛说。
“什么?”
“周问雁没打算固守徐州城,打算带着二十万人背水一战。”有个声音从帐外传来,众人还在琢磨这话的含义,肃王已经起身,快两步走到帐门口,便见谢太初掀开帘子,缓缓走了进来。
“太初,你不在寝帐内歇息,来这里做什么?”肃王问他。
曾经刚好合身的道袍大氅如今松垮垮的挂在他身上,谢太初比起在榆林时显得消瘦了几分,脸颊凹陷了下去,嘴唇苍白,连发髻也少了曾经的一丝不苟,披散在身后,只用束带系了。乍一看道骨仙风,似乎风吹便可登天离去。
唯一不变的是他那双寒潭一般明亮的眼睛和其中的光芒,这样的眸子,看别人时都显出几分压迫,只是看向肃王,便柔和了下来。
“听说周问雁在徐州,早晨便让大黑带我去前面转了一圈。”谢太初缓缓走到沙盘旁,将象征着敌军兵力的石子挨个放在了沙盘内。
“周问雁知道骑兵的厉害,更知道步兵遇见了骑兵几乎是无解的。”谢太初说,“正如张将军所言,守城终有破城日。他有二十万人,何必留守徐州?他野心很大,如今沿着运河布下九宫阵法……想将我军一举歼灭。”
第71章 最后一局棋
“九宫阵法。”张锡全嗤之以鼻,“什么糊弄人的小孩儿玩意儿。”
“众所周知,在平原地区,步兵遇上骑兵,便几乎是无解之局面。”谢太初没有理睬他的讥讽,只道,“走则被骑兵追击,守则骑兵分而攻之,最终再庞大的步兵队伍,也会被骑兵的速度与长弓蚕食掉。这也是为什么一旦边墙攻破,也兴可以数日内直逼灵州的原因。”
步项明叹息一声:“宁夏甘州深受蒙古骑兵之苦,马背上的民族并非浪得虚名。”
“一入中原腹地,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尤其以徐州为甚,若换了别的将领定然蛰伏徐州以待援兵。周问雁不会,他虽然是武侯、却文武双全,早年潜心研究,自河图洛书之中演化出了这九宫阵法。”
说话之间,他手持拐杖已缓缓行至沙盘一侧,在沙盘上徐州城外西侧绘制阵型。
“九宫阵主阵营乃是一九宫格形阵营,以重甲步兵为主,装配以枪、戟、叉、甲武器,分成九个方阵,并以骁勇善战的参将为统帅,九个方阵可独立作战,亦可协同作战。除去九宫军队,在南北翼各安置了两只军队。两翼之军前侧方阵为步兵,后侧方阵则是火器营,装备三眼铳的火铳手一个方阵里大约有五千人。此处周问雁已布下十一万人。在后方压阵的中军还有近三万精兵,伺机而动。”
“我当是什么厉害阵法,不就是十几万步兵吗?又不是没遇到过。”张锡全道,“中军既然压后,我们直冲入阵,夺了周问雁首级,此战立分胜负。”
“张将军要直取中军,请问走哪一路?”谢太初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