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262)
姜子延回了清平镇一趟,他本意是想跟赵员外商谈一下问他愿不愿意接手境东超市的。
可没想到青山先一步开了口,他想把这个铺子盘下来,但是现在钱不太够,问他能不能赊账?
姜子延没想到青山竟有这个想法,既然他想要继续经营这个铺子,姜子延一时半会也不差他这点钱,便同意了。
还有镇上的造纸坊,这个小小的造纸坊所造的纸一向都是在这个超市铺子里售卖的,算是产业一体。所以青山想要把造纸坊也争取下来。
造纸坊虽然成本不小,他想要盘下来,得花不少钱。但这个造纸坊主要都是老兵们在经营,当初姜子延让他们每个人都入了股,所以如果青山想要接下来,只需要付姜子延那部分就可以了。
至于那几亩地姜子延倒是想把它们全都卖了,然而等他去了庄子上一趟之后,就改变了主意。
刘富田作为庄子上的管事,这两年一直都兢兢业业,很是尽职尽责。
他太喜欢这个东家了,为人大方又好说话,别的庄子上的佃户们都非常羡慕他们。
可如今东家说要把田卖了,那就相当于他们要换一个新东家了。到时候说不定又要回到以前的日子。
庄子上的佃户们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纷纷出来挽留姜子延,希望他不要把田卖出去,能一直当他们的东家,然后田里的活他们会更加仔细的去做。
姜子延心软,而且想到如果把田卖出去了,那以后县城奶茶店用来做奶茶的炒茶原料就得去购买了。不如这种直接自供的便宜,而且方便。
经过考虑之后,最后超市铺子转给了青山,算是半卖半送,青山拿出了毕生的积蓄,还借了亲戚朋友不少银子,勉强凑了一部分出来。
不过姜子延没着急要,只是跟他说,让他年底的时候把钱算在账上,到时候一并交给县城宴江南的徐掌柜就行。
交接完这些事情之后他便开始安排家里的事情。
然后他们肯定就要启程去京城了,如今,葫芦巷的房子肯定是要卖掉的。家里的仆人,除了孙妈妈他们几个签了活契的,都是要跟他一起走的。
姜子延考虑了一下,韩愚和韩孝兄弟两个,一个是造纸坊的管事,一个跟在他身边做事,人家毕竟是亲兄弟,带走一个留一个不太好。
而造纸坊那边又不能缺人,姜子延干脆把韩愚也安排了过去。毕竟造纸坊规模扩大了不少,一个管事肯定忙不过来。
至于魏南,姜子延特地征求了他的意见,如果他不愿意跟着他去京城,他就将他的卖身契还给他,从此便是一个自由身。
出乎意料的,魏南选择跟他一起去京城。他言说自己年纪大了又无儿无女,除了姜府没有别的去路,干脆就留在他这里养老了。
至于岑夫子那边,这可是一位当是大儒,姜子延特地去问了一下他的意见。
岑夫子的希望都寄托在林昭身上,如果林昭去了京城,他自然也是要去的。
而且在他看来,这次的科举考试林昭肯定是没问题的。借此机会,他也想让曾经的旧人知道一声,他岑言回来了。
于是年后过完七,初八姜子延他们一行人就启程去了京城。
这次他租了两辆马车,两辆骡车。
马车是用来坐人的,家里本来就有一辆马车,加起来一共三辆。
他和林昭以及林星一个马车,岑夫子还有韩毓秀母子俩一个马车,张虬,冯轲还有长临长画一个马车。
冯轲早就想去京城了,待在姜子延身边两年多,如今终于熬到了去京城的时候。
张虬一得到他要去京城的消息就说也要跟着一块去,姜子延觉得他应该是有什么事情要做,只是现在不方便告诉他而已。
三辆马车坐的都是人,另外两个裸车上面则是被褥还有一些衣物。
原本在姜宅做工的孙妈妈,刘妈妈还有王大桥都被姜子延辞退了。
不过说起来王大桥,他这次倒是跟着姜子延一块走了,正好给姜子延他们驾马车。
本来他被辞退了后姜子延是给了他们每人一个红包的,不过很不巧,他刚给完红包不久,王大桥那个好赌的弟弟王小桥又来了。
王大桥吵也吵不过他,又很生气,一点都不想见他。经过上次姜子延的安慰之后,他现在腰杆比以前硬多了,对这个弟弟再也不心存仁慈,他讨厌这样每天被追着要钱的生活,像是被追债似的。
于是他干脆一狠心,求了姜子延,跟着他一块儿走了。反正他的卖身契在他自己手里,父母也不在了,他想去哪都随自己做主。
一家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从凛州出发,一路朝着京城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