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253)
朱家在江南也算是个大家族, 家族争斗厉害, 朱秉良被堂哥陷害追杀断了双腿, 却没想到他捡了条命回去。
朱秉良回去后带着证据揭露了堂哥的罪行,加上他之前和姜子延合作开的奶茶分店十分受人欢迎。
江南姜记茶话坊的生意相当红火,但因为当初只加盟了一家店, 店铺的铺面也不是很大, 如今想多招些人手都没多余的地方。
朱秉良便将这家奶茶店又扩大了地方,但店内依旧不够坐, 每日前来排队的人依旧在外面排起了长龙。
除去加盟费,他靠着奶茶店有了一大笔的进项, 给他们这房挣足了脸面。
每次家族聚会的时候老爷子还总夸他, 说他们家老七有出息了,出去游历学习做生意,还找到一个赚钱的路子回来。
除却这些, 去年姜子延跟他提过的轻烟罗, 他也让人按照姜子延的提议改进了一版出来,让人给姜子延送了一大批过去。
如今在朱秉良心里,姜子延是他十分信任的合作伙伴。
年前他给姜子延去了一封信, 说是如今他在家里很得祖父看重, 祖父已经分给了他一部分的掌家之权, 他现在基本上已经是朱家内定的下一任家族继承人了。
除此之外还说了一些感谢的话,不论是救命之恩,还是生意上的合作,姜子延对他的帮助都是巨大的。
茶话坊在江南的受欢迎程度要比清平县的小县城里好太多了,朱秉良已经有了想要加盟第二家的想法。
姜子延这次给他来信,问他们朱家有没有意引进他们造纸坊的几种纸。
朱家在清平县有一家书铺,里面既卖书又卖纸墨,自然也是需要纸的。
除此一家之外,朱家在西南这块有多家书铺,只不过他们并没有自己的造纸坊专门造纸,都是由固定的造纸商供应的。
如果朱家能够从姜子延的造纸坊处采买纸,那肯定能解决造纸坊扩大规模后造纸量大增的问题。
姜子延在信中邀请他来凛州府城一趟,想让他实地考察一下他们造纸坊再做决定,
朱秉良看完了姜子延的信,花了两天的时候安排好手头的事,就启程走水路又转陆路,在半个月后到达了凛州府城。
到了府城后因为提前通了信,这次姜子延亲自到城门处接的人。
在朱家每天和大房勾心斗角的日子朱秉良过的很是疲惫,借着这个由头出来透透气挺好的。
在客栈休息了一日,第二天姜子延带着朱秉良一道去了城西姜记造纸坊。
目前姜记造纸坊只造三种纸,麻纸,素笺,还有花笺。
这后两样江南地区的人还没多少人用过,毕竟隔的远,素笺纸的兴起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还没流传过去。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这几种纸在江南那边有市场。朱秉良实地考察了一番,亲自上手摸了摸素笺纸,还用笔亲自写了几个字,对这种纸的印象特别好。
后面的合作谈的很顺利,朱秉良给的价格公道,若要是认真算起来,他还让了些薄利在里面。
姜子延自然也不能让他吃亏,那么大一单生意落在他这里,整个家族都看着呢。做的好了他的继承人的地位就会更稳固,做的不好随时有可能从继承人的位子上掉下来。
两人商定的条款修修改改,总算在几天之内给落实了。
这边有了朱秉良销售的路子,姜子延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扩张造纸坊加大造纸量了。
扩大规模的第一步就是要买房买地,现成的房子像如今的造纸坊所占的地儿这么大的,在城西几乎没有。
地方大小合适的,房子又特别破,根本不能住人。城东的房子贵,地界大的就更贵。不过本来姜子延也没打算在城东开。
他还是打算在城西扩张造纸坊的地盘,最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往周边扩展。
姜子延看了看造纸坊周围的地形,往东边除了它买下来的那座小院子,其他都是住户。南边也是住户,再往前就是大街。
倒是西边和北边,住户不多,正儿八经的房子没几家,大部分都很破败荒凉。
姜子延动了动心思,他想把这边的地盘下来,重新建造房子,专门用来造纸的房子和用来居住的是不一样的,没那么复杂,不用做那么多隔间,多做几间大厂房那种就可以。
家属院房子肯定也要盖一些,只是这样整体算下来,造价有些高。
姜子延算了算手上的钱,主要赚钱的就是造纸坊,花笺纸一出,每一批所赚的利润都很高,毕竟他们的成本低。大部分的成本开支就是劳动力成本。
年前清平县宴江南的徐掌柜来了一趟,将年底之前酒楼的利润还有账本都给他带来了。酒楼现在生意很好,又有奶茶的加成,现在已经是清平县里最火的酒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