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重锦官城(485)
“四师兄那心眼子多的跟筛子似的,他既要查韩荣,看来这韩荣必定是个有问题的。”袁叙白吐了骨头,嘟囔了一句。
吃过饭,袁叙白照例去街上闲逛消食,打远瞧见前头聚了些人,他抬脚便冲过去看热闹。六子一脸无语的跟上。
才走到近前,便听被围在中间的说书人说到兴处:“……德王家国不容,身世坎坷,被逼入绝境,无奈之下方才决意复仇……”
袁叙白听了几耳朵,扭头跟六子说:“我怎么听着这故事这么耳熟呢?”
六子道:“李少爷写了一本《德王的复仇》,故事和这差不多呢。”
袁叙白就不开心了:“这是有人剽窃三师兄的书咯?”
六子努努嘴:“也不算剽窃吧,这人不是说了嘛,欲知后事如何,且看茅山居士《德王的复仇》”
袁叙白迷瞪了一下:“不会是三师兄找的托吧。”
六子挠头:“不像啊,李少爷不像这样的人。”
袁叙白点头:“我也觉得不像,三师兄虽然平时臭屁了些,但也就在我们跟前吧。对外他还是蛮谦虚低调的。而且三师兄对这本书似乎不太满意,他已经放弃茅山居士的化名另起炉灶了。”
“不过最近确实有不少人打听茅山居士来着。“六子说。
袁叙白转了转脑袋,直觉这件事有些不大对劲儿。他啪的合上扇子,道:“先跟三师兄通个气儿,德王的身世敏感,我只怕是有人针对我们师兄弟几个。”
六子说:“可大家并不知道李少爷就是茅山居士呀。”
袁叙白冷哼一声:“总有人手眼通天,我们防不胜防。”
第245章
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结果让袁叙白大吃一惊。《德王的复仇》话本几乎风靡整个陈国重镇。
原本这话本只是李云璟闲时所作,他这人做事向来不定性。当初豪言壮语要成为一方大家,要写出流传千古的名作来。结果话本写了一半就坑了,要不是陆舟敦促,他肯定不往后写了。当时陆舟还在平县当知县,话本也只在李云璟自家茶楼里说,覆盖范围也就是登州府一带。
后来陆舟调任梁州府,李云璟又把这话本投到陆家茶楼去说,便在川蜀一带流行了一阵子。但现在这出话本在北地云州、沧州、代州一带,还有江浙,甚至是京城都流行开来。随之被散播出来的还有前周一桩极为隐秘之事,就是事关书中德王的传说。
袁叙白听着打听回来的消息,险些惊掉了下巴。
从袁叙白的信中,李云璟也知道了德王话本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关于德王的事是青叔讲给他的。这世上的确有德王这个人,只是他现在是否还在人世,又在何处生活,无人知晓。
李云璟起初并未将此事告诉袁叙白,所以袁叙白一开始看话本的时候也只以为这都是师兄杜撰的。然而李云璟给他的回信中却告诉他德王确有其人。
袁叙白都惊呆了。
他跟六子说:“会不会是真正的德王看到了师兄的话本,然后借机让自己出现在大众面前?那也不对呀,如果他是德王,他不应该有多远藏多远么。现在早就不是前周了,我陈国强盛,他便是想复仇也没机会呀。若是真给人发现他的踪迹,指不定就给当成前朝余孽抓起来砍头了。”
六子道:“小的哪里会知道。不过这事儿总不会空穴来风,既然不是李少爷自己的手笔,那推动这件事的人必定抱着某种目的。李少爷化名茅山居士,茅山又正好在江宁府下辖,所以来江宁府打听茅山居士的人越来越多了,最近街上又出现不少说书的在说这事儿。”
“大人不是让小的盯着韩荣么,我瞧见他府上的人和那些说书的有来往,我怀疑话本被推到这个高度,他肯定有参与。”
袁叙白一听忍不住坐直了身子:“他图什么呢?这样,六子,你继续盯着韩荣,还有他在苏州城的家人也要派人盯着,看看他们最近和谁来往密切,务必给我盯死了!”
京城。
赵崇裕正在宫里看《德王的复仇》,看的津津有味。扭头对荀湛说:“先生你还真别说,阿璟这小子写话本倒有几分天赋,故事起承转合,恰到好处,每一话末尾都有勾子让你欲罢不能。”
这话本在京城流行起来也有段日子了,起初荀湛也并未在意。毕竟德王这个封号的确鲜有人知。再加上陆家茶楼总有话本风靡起来,他看多了便觉着不过尔尔,都是套路。所以他对突然兴起的话本并不会有多少关注。
还是李云璟自己交代了之后,他才后知后觉这事儿似乎有些严重。
是的,荀湛并不知道他的好弟子背着他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儿。毕竟写话本在文人们看来是不入流的,李云璟好歹是当世名儒荀子湛的入室弟子,若是先生知道他写这种东西,必定要给先生骂的狗血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