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缺无憾(55)
幸好老天将温晏送到他身边。
可惜温晏还小,他只认是非,不辨利弊。
就像上一次霍时修对他剖白,告诉他蕙娘的身世,温晏却不能理解,他无法对霍时修的身不由己感同身受,他说:“你要我怎么去相信我听到的,反而去怀疑自己亲眼所见的呢?霍时修,你不要总为自己的懦弱和逃避找借口!”
这一次也照旧。
霍时修鼓起勇气,说:“晏晏,我可能要上战场了。”
温晏慌乱地抱住霍时修的腰,哀求道:“不要,不要。”
“我费尽心思去办万寿节,就是为了进兵部,就是为了能带兵打仗,留在朝廷里,我就永远逃不出我爹的掌控。”
温晏兀然想到霍时修很久之前跟他说的那句诗。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霍时修的三哥是中了埋伏,被人一剑射穿头颅。
温晏害怕到大哭,几乎是泣不成声,他紧紧抱着霍时修,道歉地说:“我之前说错了话,是我怂恿哥哥的,我错了,我不该说那些难听的话去刺激你,哥哥,求求你了,不要去打仗,哥哥,我们就好好地待在一起,就算霍家被抄家了,我父王也一定会保住我们的,我们不会死的……”
霍时修沉默良久,没有回答他,只是将他抱住,轻轻地拍他的后背。
温晏抬起头来,问道:“哥哥,你已经做好决定了,是吗?”
“我不是做决定的人,”霍时修拨开温晏脸颊上被泪水黏住的发丝,他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但没有落下来,他说:“我从来都不是做决定的人,晏晏,我不想把这些事告诉你,一是因为我无法保证我的计划能够成功,二是我不想让你看见一个无能为力的霍时修,我很虚荣的,我只想把结果捧给你看,让你夸我厉害。”
他自嘲地笑了笑,“如果没有做到,成为众人的笑柄无所谓,但如果被晏晏嫌弃了,我就撑不下去了。”
温晏用袖子擦眼泪,抽抽搭搭地把脸埋进霍时修的颈窝,“我怎么会嫌弃你呢?我喜欢都还来不及。”
“可是我会嫌弃我自己,我当了很多年的懦夫和逃兵。”
温晏很矛盾,他知道霍时修不是凡夫俗子,不愿陷于泥泞,但是让他看着霍时修去战场,去以身犯险,他又做不到。
他看着霍时修的眼睛,久久未语。
他喜欢的哥哥,可以摇着扇陪他赏遍长安花,也可以身披盔甲沙场征战。
生于高台的人不会泯于尘埃。
温晏忽然就想通了,他没有再反对,他说:“我知道了。”
“抱歉。”
“不用道歉,哥哥,我知道你做这一切也是为了我。”
嘴上说得懂事乖巧,可心里还是苦的,他松开霍时修,费力地翻了个身,背朝着霍时修。
霍时修在心里叹气,别无他法,再解释也是徒惹温晏难过。
他将被子拉到温晏肩头,将他盖住。
一夜无眠。
翌日清晨,当儿进来给温晏洗漱,看见温晏眼圈的青黑,惊讶地“嘶”了一声,很快又抿嘴偷笑。
若放在平时,温晏早就和当儿大战一场了,可今天他一点兴致都没有,抬眸看了看当儿,蓦地开口道:“我想去一趟故庄。”
“啊?现在吗?”
“嗯。”温晏点头,他不想待在家里。
往后霍时修去了战场,他在家独守空房的日子多了,不想现在就开始。
当儿伺候温晏用完早膳,就喊了几个下人来,将温晏搬到后院门口,鹅卵石路还没有平整,可他看见有花匠正在小路左右沿边的地方移种温晏之前看见的三瓣小花。
他只说了一句喜欢,霍时修便记在心里了。
去故庄的路很远,出京也不方便,但温晏执意要去,当儿也只好随他。好不容易在一阵颠簸中马车缓缓停下,温晏以为已经到了,他掀开帘子,却不见故庄的木栅栏。
马车停在山脚下,路边全是衣衫褴褛的人。
当儿跑下去问了一番,知道原由后立马回来告诉了温晏,“他们都是平南谭宁乡来的流民,那儿闹了饥荒。”
“平南不是富庶之地吗?”温晏不解。
“是,但去年谭宁乡因为风水好,被朝廷选中建造了南方祭坛,房屋田地全毁了,几百户人家就这么被赶出来,知县又私吞了朝廷的补偿金,乡民们叫冤无门,有的去了他乡,有的在平南城里安顿下来,剩下的老弱贫病饿死了一大半,没有办法了,还活着的人商量商量,就吊着一口气来了京城。”
温晏不忍心看,尤其是离他很近的地方,蹲着一个骨瘦嶙峋的孩子。
四五岁模样,手腕细得像条木棍,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应该是饿了很多天,他看见温晏,可能是以为温晏有吃的,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虚浮着脚步往马车的方向跑,可还没跑出几步,就直直倒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