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将书抽出来,这书有些年头了,虽然因为多次翻阅起了毛边,但是纸张质量不错,并没有多大的损坏,只是书的封面左下角缺了一角。靖王随意翻了翻那本书,这本志怪话本里还写了不少批注,写批注的人不是景泓,靖王见过景泓的字,不似这样飘逸洒脱。他将书翻到最后一页,看了一眼便将书放回了书架上。
景泓进来时看到靖王站在自己的书架前,他突然心中有些不适。倒不是不喜欢他人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书,只是靖王看到这些书,定然更加觉得自己是一个无趣古板之人吧。这让他稍微有些在意,和不高兴。
“没想到你还喜欢看《山雨夜话》这样的书?”靖王知道他进来了,背对着他开口道。
“嗯,这书挺有趣的。”景泓答道。
“这本书本王记得市面上都极难找到,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听这话靖王竟然知道这书,景泓不禁有些惊讶。想不到靖王还会喜欢这些志怪话本,原本以为他并不是个喜欢看书之人。
“这是下官爹爹的,下官也不知道爹爹从何得来。”景泓不知道这本书原来这么稀有,他也不知道秀才爹是从何处得来。
靖王转过身来,道:“我们便衣在外,你也无需下官下官的自称,更不要称呼我为王爷,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叫萧元燮。”
景泓第一次知道靖王的名字,也不知是真名还是假名。他和靖王相差了十岁有余,哪怕靖王出生之时便已有皇榜昭告天下姓名,自己也无从得知。
恰巧刚刚开门的那位少年送来了热汤,景泓便退下了。
第二日一早景泓口中的那位陆姨刚巧在三人离开之前回来了。
“泓儿,你怎么回来了?”陆姨看到景泓,原本疲惫的神色一亮,整个人也清醒了不少。
“昨夜刚到的,不巧碰上您不在。”景泓简单地将原委说了一遍,又给陆姨介绍了靖王和卯二,好在昨夜靖王嘱咐过他,他便未曾将靖王的真实身份告知。
只是陆姨听到萧元燮这个名字似乎神色有些不自然,但随即又恢复如初,景泓只当她是累了。
“陆姨,我们无法多待,这便要去湖州了。你好好保重,千万注意自己的身体。”临走前,景泓有些舍不得她。
陆姨就像他的娘亲一般,他小时候也曾想过如果陆姨能当他娘亲他是极愿意的,只是陆姨和秀才爹都不愿意。
“傻孩子,该保重的是你。”陆姨心疼地摸了摸他的头。“你从小哪里吃过苦,此番赈济灾民,定然遇上许多你从未遇到过之事,切记遇事不可手忙脚乱,得沉下心来,好好思考一番。”
“我知道了。”景泓点点头。他又想起自己先前做错的事,心虚地看了一眼靖王。
告别了陆姨,三人离开宣州往湖州而去。
“那位是你姨娘?”离开后,靖王问道。
“不是,是管家。”景泓摇头道。
萧元燮点点头,略有所思。
刚刚那位女子他瞧着有些眼熟,一时却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那女子虽然年纪已经不小,大概在三十五岁上下,但长相娇美,举止形态端庄大方,说是哪家的大小姐也不为过,他先前还以为是景泓的姨娘,没想到只是管家。
而另一头的陆姨,在景泓三人走后,找来了看门的少年问他昨晚的事。
“那位客人?少爷并未说他是什么身份,但是我好像隐隐约约有听到少爷称呼他王爷,又自称下官。可是后来,少爷又一直叫他萧公子,我也糊涂了,可能是我听错了?”喜乐挠了挠头,不确定的说。
陆姨听罢皱起了眉头,心事愈重。
第十三章
三人又是一路快马加鞭,仅用了一日半就赶到了湖州。
湖州和青州的情况相差不远,甚至守卫更加严格,进出城门都要被仔细地盘问审查,以免有歹人趁乱生事。
靖王不摆架子,但是也不愿浪费时间,卯二直接拿出了靖王府的信物,好在守城的官员是个识货的,刚想下跪便被拦住了。
“不必了,这个时候不要惊动周围的百姓。”靖王道。
“是,下官糊涂了。”那官员也不知是否因为第一次见到靖王真人,所以有些害怕,额头上竟冒出了汗水,身子也微微地颤抖起来。
卯二察觉到此人有些不对劲,刚想暗中提醒靖王,靖王回看了他一眼,主仆二人皆已同时发现了此人的不寻常。只有景泓还在左顾右盼周围的情况,对眼前的异样毫无察觉。
“湖州州牧现下何在?”卯二问道。
“州……州牧大人,在,在府衙内……吧。”守城的官员结结巴巴。
“嗯?”靖王皱起了眉头,“究竟在不在府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