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51)

作者:小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林佩啊林佩,我多唤你,便觉开心了。 结局BE 一曲红绡不知数,银鞍白马渡春风。林清惜翻墙去见阮当归,阮当归又惊又喜,却又生怕被别人看到。 “翻墙是小人行为。”阮当归抱得美人,心都柔软起来,他嘴上嘟囔着。 “既如此,便当一回小人。”林清惜轻声道。 阮当归好笑且无奈道:“那小人越墙,意欲何为?” 林清惜把阮当归抱入怀,埋首于他侧颈,声音难得温柔:“欲与君欢好。” 点击展开

李秋书的脸上慢慢浮现出笑容,最后仰起头,圆圆的眼眸笑得弯弯:“好咧,堆雪人堆雪人。”

阮当归同李秋书在院子里堆雪人,一片欢声笑语传来,世上银装素裹,纯白如初,珠花在长廊上瞧见了,遥遥唤阮当归穿厚些,阮当归应声,却在地上滚着雪球,珠花目前正为秋书缝着冬衣,见状露出无奈的笑,缓缓摇了摇头,她见阮当归露出笑颜,亦心中欢喜。

而林清言的宫殿内,蕙兰为临窗而伫的林清言披上貂绒,林清言的面色苍白,淡青色的血管在肌肤下静静蔓延,手亦冰冷,他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待反应过来,轻轻颤了颤眼睫。

“殿下。”蕙兰柔声道,“风大雪寒,当心着凉。”

林清言沉默片刻:“……无妨。”

他的声音嘶哑,完全不复往昔温润,他的声带已被损坏,这是近乎一月纵酒的下场,太医也无法治愈的伤。

林清言变得不爱说话,自从封闭的室内出来后,也鲜少走出宫殿,更别提与他人见面,他寝食难安,身体也日渐消沉,心结难除,久病不愈。

李玟佑再次见到林清言,是在十一月份,天寒地冻的时候,他走在长街上,寒风吹来,像是刀子割在身上,忽然与人擦肩而过,那人戴着硕大的斗篷,将面遮得严严实实,他却忽然一愣,停在了原地,而后仓皇回头,风把细雪卷起,纷纷扬扬。

“……林琅。”待反应过来后,李玟佑已经拉住了那人的手。

林清言苍白沉默的面容露了出来,他与李玟佑静静对视。

果真是林清言,李玟佑此刻激动地不知该说些什么,他几番张口,却吐不出一句话,倒是林清言,收回目光,也挣脱开李玟佑牵他的手。

“等、等等。”李玟佑见林清言就要离去,赶忙拦在他面前。

林清言停下脚步,李玟佑结结巴巴,他有很多话想要说出口,无比痛恨自己此刻是个结巴:“阿言,你、没事吧。”

李玟佑和林清言很投机,大抵是因为两人脾性相近,自第一次相见,便知是一生知己,还记得有一次,长亭中,林清言弹琴,琴声潺潺,他便吹笛,笛声高低相合,一曲罢了,春光明媚,竹林静谧,林清言回头对他笑得温柔:“承吉的笛,和我心弦。”

他那时沉默,片刻后略微苦涩地笑道:“可、我天生、不足。”

寻医问客,这是天生的疾病,或许一生都治愈不好,他之所以孤僻,一方面是幼时遭遇官宦子弟的排挤欺凌,生性自卑,恐与人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害怕那些或同情,或怜悯,或厌恶,或惊诧的目光。

那时,年幼的他,在那些种种目光之下在想,他想……他有什么……好可怜的。

可是林清言不是这样的,他看向他的时候,眼神清澈,没带一丝偏见,他的眼里有山水画墨,纤尘不染,他那时对他道:“你就是李玟佑啊。”

他说这话的时候,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

让他、让他如何不心动。

听了他一番话,林清言是这样回答的。

“那又有什么关系。”林清言伸手,琴弦上曲音流淌,声音温润,压下他心中滋生的悲怯,“很多事情,即使你不用说,我自会懂你心意。”

回忆戛然而止,长街沉默,林清言此番出宫,是独自一人出行,身旁并未有陪同,林清言抬头看向李玟佑,陌生的神情让李玟佑呼吸一滞,风欲将林清言的斗篷吹起,林清言拉了拉斗篷,将面容遮住,继续从他身侧走过。

“你去哪?”李玟佑快步跟了上去。

林清言脚步愈快,李玟佑只能一路小跑,眼看林清言拐进一个巷口,他跑了过去,还未待看清眼前,身子便被猛烈撞击到墙上,墙头上的积雪落下,落在他的发上,融化在他脖颈处。

却不及林清言目光里的冷。

林清言一手攥紧李玟佑的手,他与李玟佑身量相近,便平视他的眼眸。

李玟佑嗅到,林清言身上,寒风与雪的味道。

这不是他所熟悉的,林清言的那双眼,这双眼毫无温度,所有曾经历过的痛苦,悲伤与愤怒,已经将他蚕食殆尽,李玟佑愣愣地看着他,他不知这漫长的近乎三月,林清言是怎样从那场噩梦中爬出来,不,或许他没有爬出来,而是被仇恨拖进了深渊。

“别跟着我。”林清言的嗓子沙哑,早已不复往昔熟悉。

李玟佑惊诧:“你的声、声音。”

林清言攥李玟佑的手愈发用力,他的目光犀利,李玟佑有些吃痛,林清言放开他的手,转身离去,李玟佑握紧右手,一大片肌肤发红滚烫,他还对于林清言的转变而感到不敢相信,一抬头,天地茫茫,他已看不到林清言的身影了。

偌大的张府,已经门前冷落,大街上空空荡荡,这一带街道早已被封锁,不过短短几月,已然荒废,曾经的大理寺卿张府的门匾掉落,摔在地上四分五裂,门上被朝廷贴了封条,上了大锁,那把锁已经生锈,如今却被人打开,林清言推开门,门上似乎还残留着污秽的血迹。

里面亦是一片慌乱,假山倾倒,满地狼藉,长廊上破损的灯笼在寒风中发出阵阵碰撞。

林清言继续往里走,直到看到花园里的一个亭子,那里有一个人。

林清言朝他走了过去。

“你来了。”那人着白衣,衣冠胜雪,神色淡然,面前的桌上还泡了一壶茶。

林清言朝他走了过去,坐到他的对面,四周都是积了一半的雪,与雪下狼藉的地,那人倒了一盏茶,茶水已经渐渐冷却,那人将茶递了过去。

林清言垂眸,看盏中因风吹皱的水,以及碧绿的茶水倒映下自己的面容:“……我没想到会是你。”

“是吗?”那人淡笑着饮下冷却的茶水。

“你不怕死吗?”林清言也饮下面前茶水。

“没有人不怕。”那人道。

“那你为何要帮我?”林清言皱下眉头,面容胜雪苍白。

对面的白衣者,伸手在桌子上点了点,而后开口:“不过是一个报恩的故事。”

这年头,报恩的故事已不稀奇,稀奇的是有人把这份恩情记在心中多年,在他还很小很小的时候,食不果腹,流浪街头,他摇摇晃晃,看着天上刺目的太阳。

街道忽然喧闹起来,官兵驱赶人群,他被人群夹杂着,只觉得头晕耳鸣。

街道上出现了一辆漂亮的马车,当真是漂亮的马车,车的四个顶檐处,皆挂着精致的流苏,马儿的颈上,也戴着清脆的铃铛,那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出行,特有的排场。

路人皆投去艳羡的目光。

但他好饿啊,又好累啊,他嗅到空中几不可闻的淡淡的香料,接着身后不知被人推搡着,便滚到了街上。

没有力气再爬起来了。

“哪来的臭乞丐,还不滚开。”

马车仓促停下来,耳畔传来的辱骂声不断,就在长鞭要挥下来的那一刹那。

“等等。”马车中的女声道。

“小姐。”车夫赶忙弯下腰,态度尊敬地回头。

车帘被轻轻掀开,珠帘晃眼,马车里的女子,隐约可见秩丽的面容。

“你会报恩吗?”女子声音悦耳,却藏着一股锋气,“倘若我帮了你。”

少年勉强从地上爬起来,抬起头,睁大双眼:“……会。”

于是那个女子便笑了,她随手扔给他一块银两,玉佩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她道:“那好啊,我等你。”

马车一骑绝尘之后,他握住那块银两,踉跄地从人群中消失,耳畔隐约听到耳畔有人道,那是大理寺卿家的女儿,听闻今年就要入宫。

她名唤张乐芸。

第66章 世味年来薄似纱

林清惜昨夜回东宫的路上遇刺了,夜行衣的刺客,锋利的箭,黑夜吞噬一切的沉默,远方明灭的灯火,危险无处不在,所幸古三在旁,林清惜并未受伤,顾锦带着御林军巡逻,同古三将那刺客逼得走投无路,最后自刎于未央池旁。

顾锦会继续追查刺客的身份,林清惜看着刺客的尸首,面上并无太多惊诧。

阮当归是翌日清晨听闻林清惜遇刺的消息,他吓得连早饭都没吃,便匆匆忙忙地跑向东宫,朱七守在殿外,抱着剑,看到阮当归来,想要拦住他,最后却也没动,任由他闯了进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