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477)
皇帝要回京了,这动静不小,起码小汤山行宫是忙成了一团,尤其是深秋了,小汤山这边的菜棚子里出的各种青菜,也要供应给京城,尤其是宫里头。
成康帝在临走之前,去看他的小儿子,发现娘俩儿吃的东西也不是很好,虽然说这里离菜棚子很近,但是青菜这东西昂贵啊,供给皇帝一个人吃,自然是最好的,其次就是供给行宫里的厨房一些,至于厨房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所以成康帝看到的就是贤妃跟十皇子的餐桌。
餐桌上有鱼有肉又有虾,但是青菜就那么两三样,一盘果仁菠菜,一盘红烧茄子,一盘肉炒蒜苗。
其他的都是肉菜,东坡肘子、龙井虾仁等等。
至于十皇子爱吃的小黄瓜,没有!
贤妃爱吃的豇豆角,也没有。
但是他今天早上明明吃到了蓑衣黄瓜和红烧豇豆角。
“万岁爷?”贤妃娘娘小心翼翼的看着成康帝:“您怎么来了?用过膳了吗?”
“用过了。”成康帝看了看贤妃,发现这些年这个他不怎么注意的女人,还是印象里那个胆小懦弱的样子,不过现在是一宫主位了,穿戴上倒是有点奢华。
“那把膳食都撤下去吧,您吃过了,再闻这个味道,会觉得不舒服。”贤妃娘娘不愧她的封号,很是温良贤德。
“不用了,朕来看看你们准备得怎么样,吃过了饭就熘熘食儿,休息吧,明天回京。”成康帝往外走,顺便吩咐人:“叫膳房那边记得,每日给十皇子做一道黄瓜的菜,给贤妃做一道豇豆角。”
“是!”魏潇公公赶紧记下来,他记得菜棚子那边没少送这种东西过来,尤其是豇豆角,腌菜里也有,厨房的人,是怎么办事的?
大家家里蹲,看看江湖的文,现在特殊时期,只能如此啦!
第421章 赏赐什么合适?
等到成康帝走了,十皇子依然笑的阳光灿烂:“母妃,您真英明!”
“日后我们也有青菜吃了,这些鱼肉吃的我都恶心了。”贤妃娘娘恢复了端庄的样子,没有一点胆小怯懦的痕迹:“让厨房的人警醒一点也好,免得怠慢我们母子。”
吃过的苦头已经够多了,不用再吃苦的感觉,很好。
“是。”十皇子的笑容就像是定格了的画面,看起来永远都那么阳光灿烂。
总差了那么点意思。
第二天,他们就随着圣驾回京了。
早上走的,中午就到了京城,一入宫,回到自己的宫室之后,洗漱更衣,出来就能吃到热乎的午饭了。
午饭上,一盘糖醋黄瓜绿孔雀,是用黄瓜片加胡萝卜片,拼成的凉拌菜;一盘千张香干炒豇豆。
不仅造型优美,味道也好,名字更好。
色香味俱全。
贤妃娘娘满意了。
十皇子也松了口气,不用再被母妃各种“教训”,真好。
李钊没有在当天就入宫,而是派人递了请安的折子,然后又派人替赵仁河递了一道密折,密折上写了献俘的事情,以及带回来的金银数量。
本来成康帝是生气的,因为不管是一字王还是异姓王,无诏不能进京,离开封地也得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且不能太频繁。
甚至有些时候,他们都默许了延续明朝时期,对待藩王的规矩,就是连府城都不出才好呢。
但那是不可能的,大顺朝的藩王们,可比大明朝的自由多了。
可也没有自由到,悄无声息的就来了京城的地步,还带了一万人,特种营是个什么称唿?
不过随后看到的密折,他就开心了。
“不愧是朕选中的平南王,看看这小子,竟然替朕开疆拓土了!”成康帝是真的高兴啊!
此生为帝,能灭一国,他的功绩,必须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平南王是个好孩子。”魏潇公公笑着道:“他也是怕啊,带着那么多金银进京,不带人怎么保的住?还有啊,那个东瀛国主,听说在东瀛还叫什么天皇呢,老掉牙的称唿。”
对于大顺朝来说,唐朝可不是遥不可及的朝代么。
“只是,他这次算是立了大功,朕该怎么奖赏他呢?”成康帝犯难了:“他都平南王了,朕赏钱,赏多少啊?他可是给朕带回来这么多金银财宝,还有一个国主的俘虏,还有那整个东瀛国……。”
东瀛国大么?
不大!
但是开疆拓土,一寸土地也是开疆拓土了啊。
何况那可不是一寸土地,比大顺朝当然是没得比了,但是在诸多番邦小国里头,东瀛还是可以的,主要是他们人口多,那么点个地方,怎么那么多人口呢?
这么大的一个功绩,他不赏是不成了。
但是赏赐,又要赏赐什么才合适呢?
他都平南王了,郡王级别了,异姓王。
“老奴不知道,这个老奴也不懂啊!”魏潇公公太知道什么事情他能参与,什么事情不能开口说话了。
“要不把他平南王的郡王俸禄,提升成亲王的?可这样也不太合适,赏赐太薄了些。”成康帝犯愁了。
魏潇公公陪在一旁,时不时的给成康帝换上一碗热茶,或者端上来一盘水果,皇帝不一定吃这些水果,但是闻一闻味道,还是很宜人的。
今日份的水果里头,有六个绿莹莹的小香瓜,这是秋瓜,是菜棚子那边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瓜香味道很清新。
成康帝闻着味道就看了一眼果盘,自己伸手拿了一个香瓜,咬了一口,脆脆的,水水的,还不那么甜,是他喜欢的类型。
“这是什么香瓜?”他第一次见到这么绿莹莹的香瓜,还以为是没熟透的生瓜蛋子呢,结果是熟了的,只是很水灵。
“叫绿宝石香瓜,据说这瓜即便是熟透了也是绿莹莹的,故而叫了这么一个名字。”别的不说,这关乎到成康帝的事情,魏潇公公还是如数家珍的:“因为是新的瓜种,目前种的少,就只供给您食用,还有四、不是,两位皇子那里,每日有五个供给。”
成康帝这里是十二个香瓜。
中午提供一盘,晚上提供一盘。
“是么?”成康帝一边吃瓜,一边想到了一个主意:“让平南王好好休息两日,反正这几日朕有很多事情需要办,对了,明日让钊儿来宫里,朕先问问他。”
此事自己想不清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论起来,昭王跟平南王很熟悉,他们是一起的,应该会想出什么好办法来,就算不能给平南王什么赏赐,但是昭王……总该可以吧?
“遵旨!”魏潇公公笑了:“昭王殿下也很想念您呢!”
“嗯。”成康帝不置可否。
第二日,成康帝没有上朝,他定了九月十五大朝会一次,按照大顺朝的规矩,平时都是逢五就大朝会。
其他时间,也就逢年过节才有大朝会。
再次见到他的九儿子,还是老样子。
即便是经历了两个兄长的兵谏和叛乱,差一点他就要死了的,可是再见到他,还是那么渊渟岳峙,清孤冷傲。
就像他的母亲一样,不论是什么状况,她都能处理的很好。
见过礼,请过安之后,李钊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板着脸,面无表情。
不见他诉委屈,也不见他说后怕。
以前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儿,让成康帝觉得无奈之余,又有点有趣。
但父子俩总不能什么都不说啊!
没办法,最后成康帝主动开口了:“此次叛乱,你受委屈了。”
“没死就很好。”李钊说话依然能噎死人。
成康帝失笑的摇了摇头:“你啊,当时害怕吗?”
“父皇,儿臣已经过了会害怕的年纪了。”李钊难得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了他父皇一眼。
太了解他这位父皇了,如果他想事情不那么失控的话,就不会对京城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小汤山行宫离京城本来有一日的路程,但是小河修建行宫的时候,还顺手修了路,只需要半日即可到达。
他要是真的在事情一开始就出面的话,荣郡王跟诚郡王不会如此下场。
两家人,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
咸福宫更是在他的示意下,一把大火化为灰烬。
神奇的是,旁边的宫殿都没有被波及到哎。
成康帝觉得胸闷了一下:“这次的事情,是他们俩不对,你,你没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