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453)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以后都现发,别定时了,都乱了顺序……

第402章 京城风起

海太妃这才想起来,内监是不算男人的那种,跟御林军和禁军住在一起是不太合适。

可是跟几个宫女女官住在一起也不合适。

大夏天的,南方又热,人本来就穿的清凉,一出汗真的什么都不太美好了。

再有个不男不女的在身边住着,谁受得了?

平南王府不是没有内监的名额,赵仁河没要。

海太妃就更不可能要了,他们平南王府精简人员,真正贱籍之人根本没几个,临时工不少,转正的更多,但都是良籍。

一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基本上该走的都走光了,回家过节去了,只有一些将家安在王府内的老实人家,才会留守在王府里。

所以平南王府的空置院落有很多,完全可以安排下这些人。

白日里晒点水,太阳要落山的时候,水还是热乎的,可以冲凉,洗澡,甚至是洗衣服。

饭菜其实都差不多,每日三餐,早饭一般都是海鲜包子,菜包子,搭配鱼片粥啊,海鲜粥。

中午就炖海鱼,凉拌海菜,还有一些炒的青菜。

晚上偶尔有炖肉,大骨头汤之类的加菜,其实很普通的饭菜,而且都是大锅菜,不怕有人下毒害他们。

就是关在院子里不让出去,每日有专门的人送饭菜,洗漱用品也不缺,院子里就有非常现代化的“洗手间”,还有淋浴间。

水箱里的水晒了一天都是热的,直接淋浴就行了。

待遇是不错,可他们依然没什么精神,毕竟是被人软禁了起来……后来等想起他们的时候,这帮人在这里日子过得好,都胖了一圈。

海太妃解决了这伙人就直接丢去了脑后头,因为要八月十五了,今年因为有“灭国之战”么,秋收就很重要了。

粮食入库之后,也到了中秋节,看着天上一轮明月,海太妃这次是在王府过的节,没办法,孙子留在了孙家,跟着他太师祖过节了,她自己带着全家人过节。

吃的喝的都不缺,聚在一起吃吃月饼,看看月亮,聊聊家常,这个节,海太妃过得很平静,反正儿子都从海外回来了。

李奶娘带着儿媳妇跟孙子一起过来的,正好,让儿媳妇朱大姑娘,跟亲家母见见面,算是回娘吧。

朱大娘其实已经在平南府里头置办了一个三进的院落作为“朱宅”,还买了三五十亩地,娘四个本来就不是贱籍,是正经的良家女子。

前些年已经还完了家里的欠债,也没了落脚的地方,现在么,家里有豪宅,外头有田地。

还有王府的月例,逢年过节都有额外的赏赐。

就差朱三姑娘找个赘婿进门了。

如今大姐带着孩子回来住娘家,自然是高兴的。

一群女人在家,过了个平淡温馨的中秋节,京城里的中秋节过得可热闹了。

赵仁河到底没有在中秋节前赶到京城,因为他们带的东西太重要了,也太多了,在水路上还行,到了陆地上,几百辆大车,浩浩荡荡的走在路上,穿州过府谈何容易啊!

就算是有“平南王”的招牌在,也没用!

例如绵绵的秋雨。

江北已经丰收了,粮食入仓,晴了半个来月的天,又阴沉沉的了,连阴了三天,秋雨绵绵不绝,他们被隔在了一个叫江宁城的地方。

下完了雨他们再次启程,结果道路泥泞,不太好走,他们整整耽误了十天的时间,连中秋节都没赶上!

赵仁河在王驾的马车里坐着直拍桌子:“以后一定要修建水泥大道,这破路太难走了!”

“那也得等昭亲王登基之后,才能铺路。”何大根跟他一起坐在马车里头:“不然那些水泥肯定会被贪污掉!”

何大根这些年在平南水军大营里不是待着的,他除了训练之外,还一度遇到了不少事情。

例如有人知道这一支强悍的队伍,就来拉拢他们。

还有人拿着兵部不知道谁的手令,还想收编他们。

更有人千方百计的想要进入他们,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不过这些人毫不例外的直接杀了,架火堆上烧成灰,洒进大海里。

久而久之,再也没有人来试探他们了。

他只是没跟赵仁河提而已,但是小伙伴们都知道的,这就是有人看他们眼红了啊。

这种打打杀杀的事情,就不跟他说了。

但实际上,他们遇到的诱惑非常多,要不是凭借一股忠心,很难不被诱惑到。

从金钱到美女,花样百出。

但是他们提到的要求,更花样百出。

“也是。”赵仁河又垂头丧气:“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他都有些烦了,何大根只是坐在车里头,挑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吃。

他们行程慢了许多,故而错过了京城,或者说,皇宫里的精彩事件。

成康帝比较不高兴的是,他下了圣旨的,结果海太妃没来,还没有任何消息。

平南王说是押送俘虏过来,可人在节前也没有到。

今年他觉得自己事事不顺,可也没有办法,因为北边也在差不多晴了二十天之后,在中秋节的时候,阴云密布。

所以北方的中秋节,赶上了一个阴雨天,没有月亮可以欣赏,只有在宫殿里吃团圆饭,过节了。

今年因为成康帝身体不好,这宫宴也只是象征性的举行了一下,然后就是皇家的人,在后宫里单独一个小宴。

天上乌云密布,宫里的小宴在干清宫举行,因为坤宁宫没有皇后,要不然的话,就是在坤宁宫吃这顿家宴了。

“如果你母后还在,就在坤宁宫举行家宴,吃一顿团圆饭了。”成康帝这一年以来,对大行皇后越发的怀念了,中元节的时候,甚至大祭了一次。

今日过节,却没有月亮。

“父皇,今日有些凉,你多带一件衣服。”李钊不会说这种话,是来之前,田公公教他的,田公公比他会伺候人,自然是知道,这个时候,老年人穿的再多,总会觉得少一件衣服,一件大氅。

“你说,拿哪一件?”成康帝看到一排的大衣服,有些挑不过来了。

李钊就顺手拿了一件厚实的大氅过来,大氅又称氅衣,也称作军大衣,由道教鹤氅演变而来。

不过这个东西啊,只男性穿着,女的叫斗篷。

特点是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系带,只做常服穿着。

李钊是武将出身,大氅这个东西,他熟悉,因为武将穿戴上盔甲后外面只能套上战袍、大氅之类的宽大袍服,因为武官盔甲多是皮革类,经不住日晒雨淋,套件袍服起个保护作用。

再就是这个东西啊,也不是为美观而穿,行军不是走到哪都立营帐的,露宿是常事,这样的大氅啊,斗篷什么的一裹就是被褥。

所以大氅这类的衣服,都很厚实。

而他给成康帝挑选的大氅,是兔子皮的,柔软,保暖,又厚实。

另有兔子皮镶边儿,不过用的是纯黑色的兔子皮,这件大氅的底色是黑色的厚缎子面儿,有点点金星洒在上面,其实是金线的纹理。

整个大氅的内里除了用兔子皮,还用了金丝编制,够沉,也够抗风,更能挡流矢飞箭。

他拿了这个大氅,没有给成康帝披上,而是交给了他身边的魏潇公公:“拿着,冷了就给父皇加上。”

不冷自然就不需要披上了。

成康帝对九儿子的这种冷漠的体贴大概也是习以为常了,就让魏潇公公带上这个大氅,从回廊下去了宴会的干清宫。

这晚上就是宫里人自己聚一聚了,当差的都有赏钱可以拿,还有月饼吃。

皇室中人,也就是皇帝妃嫔们,加上皇子公主们聚到一起。

公主们出嫁了的也在京城里,驸马们随着公主们入宫聚餐。

看起来公主们倒是兴旺发达,孩子一大堆的,可皇子们只有那么四个了,其中两个没成家,成家的那两个带了老婆孩子前来,只是到底不如公主们那里那么多。

只是李钊总觉得,荣郡王与诚郡王彼此之间的气氛不太对。

可惜,他离得远,又是单独一桌,故而无法仔细观察。

另外就是几位驸马,看得出来他们对公主是真的好,因为公主生了好几个孩子,男女都有,亲生的;可有的驸马对公主就有些敷衍的意思,哪怕是在这宫里的宫宴之上,也只是做个样子,公主们是敢怒不敢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