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202)
除非赵希伊“弃”了她,那需要很正经的理由,因为海如花是有册封的滕妾。
平南王大发雷霆,无奈,赵希伊那边连衙门的手续都办完了,才跟平南王禀告此事,且因为他乃赵仁河的父亲,有权利处置自己儿子的亲事,甚至是主持分家,反正他分的是自己那一房的“家”。
不管平南王府什么反应,反正赵仁河是搬家出去另过了。
寒露居里,海夫人正在整理行李,她要搬出去,搬出去!
而一个月之后,赵仁河刚搬完家,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就拿到了他“未婚妻”的嫁妆清单。
因为嫁娶的太匆忙了,女方那边并没有派人来测量新房,加上山水迢迢,这大件的家具也不方便搬运,所以就没有陪嫁家具。
但是嫁妆清单很是丰厚!
赵仁河拿到嫁妆清单的时候,看了半天,才确定:“我这是娶了一个财女啊!”
这位嫁给他的“新娘子”可有一副好嫁妆。
清单上排到第一的就是“首饰”,各种各样的首饰,最昂贵的当然摆在前头:赤金掐丝凤簪一对;金镶宝石头面一套;赤金头面一套赤金镶宝石头面一套;银镶宝石头面一套;银镶白玉头面一套。
其次是各种成对的钗、簪等物:镶玉凤金簪一对;展翅金凤挂珠钗成对、银鎏金凤首发钗成对、紫铜鎏金发钗成对、珊瑚鎏金点翠发钗成对、红珊瑚金丝发钗成对、青白玉福禄寿发钗成对、三多纹银制发簪一对……一口气,三篇纸上都是各种首饰,样样都稀少昂贵。
然后是衣物和布匹。
貂皮端罩成件、元狐端罩成件……上半页全都是各种皮子做成的衣服,赵仁河咧嘴,他们这里是沿海地区啊,别说大毛衣服了,皮衣服你都穿不住好么!
这些东西带来只能留着压箱底。
一堆的皮毛衣服之后,是各种成衣,大概是紧急赶出来的衣服,明显是适合南方这边穿着的湖色春绸衫成件、宝蓝江绸单袍成件、石青江绸单褂成件、湖色春罗衫成件、绛色实地纱袍成件、石青实地纱褂成件、湖色春罗衫成件、宝蓝芝麻地纱袍成件……。
还有各种匪夷所思的东西:漆纱珠翠庆云冠、金嵌宝凤凰挑心、金镶玉嵌宝群仙庆寿钿儿……这都是难得一见的首饰珍品。
然后是各种布料:一开始还是各种皮子,玄狐皮六张,水獭皮六张,银狐皮六张,狼皮六张……。
随后是各种料子,只是这料子,看的赵仁河皱眉,因为上面写着:
上等丝绸二百匹,各色彩缎二百匹,花缎二百匹,折枝锦缎二百匹,云锦两百一十二匹,蜀锦两百一十二匹。各色绢纱两百十二匹,绒呢两百一十二匹,上用的宫绸两百,宫缎两百,宫棉两百、云缎四百匹,另蟒缎、妆缎、金花缎、蝉翼纱、软烟罗、石榴绫等、各色荷包两百件。
别的还好说,各种上用的宫绸、宫缎什么意思?
没有家具,但是有摆件,这东西小,好搬运,只是上头的东西也很有特色:青玉佛手、青玉浮雕福寿如意、玛瑙狮钮兽耳活环炉、翠狮钮活环四足长方盖炉、白玉雕松鹤人物插屏……。
然后是古董字画,更是占据了大篇幅。
什么北宋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磁州窑白釉褐彩刻龙纹瓶、青铜错银兽耳扁壶,这种东西是谁家都能陪送给女孩子的吗?
字画里更是包括了江贯道《江居图》,赵大年《夏山图》这样的瑰宝。
看的赵仁河摸不着头脑,更有随后附上的各色日用品,什么朱漆高甩小提桶、紫金雕花子孙桶、掐丝珐琅连蝠长方手炉、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的都不说了,更有大到被子、小到成双的毛巾都有,甚至连红、绿两色的鸡毛掸子都包括在内。
还有药材,一打头就是两对千年老山参;一对百年紫灵芝;冬虫夏草一盒(一斤);阿胶十斤;白胶十斤……都是大补之物。
什么雪蛤都来了四斤;还有一副熊胆;一对羚羊角。
越往下看,赵仁河越是觉得口干舌燥,不禁咽了咽唾沫。
另外因为是“远嫁”的关系,就不陪送田产铺子了,让他们“小两口”在自己家跟前儿置办吧,故而没有田产和铺子。
但是这位新娘子提前在这边买了一个有着万顷水田的大粮庄,光是这庄子的产出,就够他们一家三口的开销了!
不过,这位新娘子的娘家陪嫁不止这些,还有陪嫁大丫鬟四个人;小丫鬟四个人;八房陪嫁的下人,每一房都是四口人。
据说是那些丫鬟的家里人。
另外还有奶妈一家子,六口人,奶妈一个,奶妈的丈夫,以及奶妈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
更有十个大力健仆,这是壮劳力,不知道随着大小姐嫁过来,还不是抬轿子的轿夫。
这么健壮的仆人,是打算帮大小姐打姑爷的吗?
除此之外,光是送嫁的家丁护院就有上百人,当然,送嫁之后他们要回京城的,不会留下来,可是,送嫁的竟然没有一个娘家人!
就来了一个什么远房的堂兄,是个翰林院的翰林。
虽然看似清贵了,但是官职也太低了些,跟承恩公府的嫡出小姐的身份不匹配啊。
赵仁河摸了一下额头,随后往下看,人口交代清楚了,剩下的就是陪嫁的银子。
他知道自己这边给出去的聘礼,实在是寒酸的可以。
一个庶子的亲事,按照王府的规矩来的话,也就五千两银子的开销,其中,聘礼大概三千两,一千两办置酒宴,一千两算是给庶子的“红包”了。
当初分家的时候,这笔钱没有分给他,当时还是嫡母说了,他还没成家,可不能乱花钱,所以这笔钱就被扣下了。
现在拿出来给他下聘娶媳妇儿,可想而知,能有多少聘礼啊?
但是这位新娘子却带了一万两白银嫁过来了!
还有三千两黄金,十万枚崭新的铜钱,这还是在明面上的钱,压箱底的银子到底有多少?
只有那新娘子能知道。
哪怕是要来这边打造家居,也没必要给那么多钱吧?
赵仁河看的直皱眉,有这样的一副嫁妆,哪怕是在京中,也能找个很好的亲事了,或许是在京中有不妥,那外出找个合适的人家,也很容易啊!
何必,非要从遥远的京中,远嫁到这里?
而且家中不是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他上头是有两个哥哥不假,成亲了也是真的,但是自己只是一个庶子而已。
四房跟五房同样有适婚的嫡出公子哥儿。
为何会匆忙定亲,然后定亲了就迫不及待的分家?
然后眼看着,他就要成亲了!
而且他这里更是只有一句话,这亲事就定了,然后他就在家等着迎接新娘子,一切进行的太快了,快的让他心里都没底。
要知道,这种嫁妆,一般人家可置办不起。
比如里头的一个叫“三多”纹银制发簪。
一般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好么!
要不是赵仁河出身平南王府,他也不知道。
这玩意儿啊,可有讲究了。
“三多”是指石榴、佛手与桃三种果实的组合。
石榴多子,佛手的“佛”谐音“福”,而桃比喻长寿。
所以“三多”象征多子、多福、多寿。
这些精心设计的花卉、植物纹样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多是对生命繁衍、前程似锦的期盼。
有这手艺的银匠本来就不好找,何况是打造首饰的银匠。
就算是在京中,那也是很难得的手艺人,加上这样的东西,打造起来可是很讲究的,吉时啊,纹路啊,这都需要时间,起码半个月能完成,可是他们这么着急成亲,那边肯定不会等半个月那么久,就为了一件首饰。
只有一种可能:这些个嫁妆,是很早就准备好了的,不仅多,还很讲究。
今天一号,开门红,加更一章!
第208章 仓促的婚礼
而且看这规模,别说是嫁给他了,就是嫁给“平南王”当正妃,这嫁妆都够了。
有这么多嫁妆的少女,难道在京里头嫁不出去吗?
跟三夫人一样?
不能吧?
他那渣爹别的可以容忍,要是跟三夫人一样,他肯定忍不了。
何况,这是嫁妆啊!
古代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亦称“陪妆”、“妆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