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34)
这个度,不好把握。
“以前啊,平南王府……。”渣爹告诉了赵仁河一些平南王府的历史,不过都是爷爷辈儿的事情,近三代也没有什么太突出的战绩。
车子小跑了一上午,中午他们在一处驿站休息。
这里的驿站建设的跟大型客栈似的,赵仁河当这里是公办的酒店。
平南王府在这里竟然有单独的两个院落!
都是给主子们准备的,其他王府里来往的下人们,只在前头打尖吃饭,从不住店。
只有主子们来往,才会在这里休息一下,睡个午觉什么的。
当然,用餐也只在院子里,这里的饭菜比不上王府,但也算是精致了。
一道乱炖海杂鱼,颇得赵仁河的喜欢,他就着米饭,吃了好几筷子:“这个入味的很,父亲吃一些。”
“你喜欢就吃吧,我不吃。”赵希伊乐了:“在军中,这种菜经常有,都吃腻了。”
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海鱼,收拾干净之后,直接丢入大锅里头,放入大把的调料,加上盐,放上豆瓣酱,一炖一大锅,好了之后,就给士兵们一勺一勺的分了吃,算是一顿饭。
兵营里头的饭,按照规定都是大米饭。
但是采购那里有抽头,又有损耗等等,这大米饭里头,就不是纯的大米了,也会夹杂一些玉米,或者豆子,总之,能省下来三分之一的大米,或者采购费用。
这都是军中默许的潜规则。
海鱼也是最便宜的杂拌鱼。
都是渔民们手里头卖不出的海产品,军中去买,一串铜钱能买到一大筐,海货市场下午就有军中的买办去收底。
赵希伊这种东西吃的多了,且也不爱吃。
难得小儿子爱吃。
“就是吃个有趣,父亲,儿子还没见过这么小的鱼呢!”赵仁河从一个大肚子的鱼里头,扒拉出来一个只有豆芽菜那么点大的鱼,小的可以。
把赵希伊都给逗笑了。
张三他们吃这样的伙食,反倒是有了点怀念的意思。
何大根倒是吃什么都虎头虎脑的,他这人嘴壮,干掉两大碗饭,一盘子的乱炖海杂鱼,半盘子凉拌菜。
众人在这里休息了一中午,吃了一顿饭,又午睡了一个时辰,便启程继续往府城走。
前头有王府的下人出来办事,也跟着三老爷的车队一起,这是外院外围的办事奴才,平南王府的奴才也分远近亲疏,这是最底层的那一批,跑个腿儿,赶个车什么的,平日里难得见到主子,这次一起出来,没想到到会跟两个大小主子遇到一起去,赵仁河又好奇,隔着车窗跟人聊天,问这问那,那些人见父子俩算是平易近人的那种,中午的时候,赵仁河又偷偷的让何大根给他们前头的人,每个都添了一只鸡腿作为赏菜,一个个铆足了劲儿的跟他说笑,争取再有点子什么别的赏赐,也好捞点油水,回去也能跟人吹嘘一番。
其实是赵仁河怕他们走的太快,万一跟府城那里的人认识,有通风报信之嫌。
现在跟他们一起走,那就甭想提前到。
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到了府城,彼时天色尚早,赵仁河看向大门上头刻着“平南府”字样的城池。
古城的样子,跟他旅游的时候,见过的那些沿海古城都差不多,只是很大,看东西城墙的长度,粗略一算,这是一个比平南王府大四倍左右的城池,他们走的是侧门旁边的专门通道,这是给贵人们准备的,免得贵人们跟一群贩夫走卒一起排队。
大门那里走车,旁边的侧门走的是人。
城墙上有一些岁月的斑驳,守城门的士兵倒是个个精神,本以为会有城门吏收钱什么的,结果没有!
这里是有士兵站岗,但是没人设摊收钱,来往的人也不检查,只需得保持距离,出出入入的不少人呢,看着应该是很繁华的一座城池,甚至他还看到了不少红头发绿眼睛的外商,一个个的打扮也跟这里的人差不多,只是他们身上背着褡裢,牵着搭载货物的牛马,进进出出的跟普通人一样。
众人进了城之后,走的是中轴线,一马平川,周围两边都是商家,各个店面很大,有酒楼,食肆,往里走就是各种店铺,越往里头走越是繁华。
这“府城”相当于是一省的省会城池了。
“我们先去集市上看看?”赵希伊道:“每一座府城东西都有两个集市,东市乃是常驻商家,西市则是流动商贩,你想去哪儿看?”
“那宅子离哪儿近就去哪儿看吧!”赵仁河看了看天色:“看完了,卖东西之后好去宅子里过夜。”
“也好。”渣爹心情好,儿子说什么都听,一行人本去西市看看,那跟来办事的仆人要去办差,被赵仁河拦住了:“既然天色已晚,什么差事要黑天办的啊?跟我们一起去吧,一会儿也去宅子里安歇,明日一早再办也不迟,我听说你们是来买一些杂货的?那正好,反正都要去嘛!”
那些仆人里有几个焦急的,本不想去,无奈赵希伊发了话,都去!
不给他们离开队伍的机会……不由得更着急上火了。
他们不仅是来采购杂货的,还有其他事情要办!
第155章 接二连三一锅端
赵仁河可不管他们急不急,反正他不着急。
倒是赵仁河的两位武师父,说是回家看看,早在进入城门之后就离开了队伍。
其他人一路跟着来,周围又都是护卫,自然是离不得。
一行人去了西市,因为晚上了,西市上的流动商贩基本上都走了,人家下午就要归家,太晚收摊的话,回到家里天都黑了。
但是店铺还开着呢。
西市是平民款的集市,贵重东西没有,生活用品一大堆。
赵仁河看到光是卖咸鱼的就有好几家,还有杂货铺子,干调的也不少,纵有那么一二家大店面的,也是卖的便宜货。
古色古香的街道,旌旗招展的酒家,让赵仁河看的目不暇接。
他都没见过这样的铺子。
第一次出门,什么都好奇啊!
看到一个卖风车的也好奇,那编的非常小巧精致,买了一个自己玩。
看到卖竹蜻蜓的也好奇,来一只!
看到……看到什么都好奇的结果,就是买了一些小玩意儿,还拉着赵希伊看了一会儿街头卖艺的杂耍,他们人多,基本上将那地儿给围住了,加上护卫们要保护两个大小主子不被人挤到,更是防护的水泄不通,他们看完了,后头的人光看了个后脑勺。
还是跟来的何大根,拿了一个小银锞子,一两的那种,丢给了卖艺的把式:“我们老爷少爷赏你们的。”
这才让一群耍把式的弯腰道谢,不然他们就该气势汹汹的上来找揍了,没见过这样看戏法的,围起来看,旁人还看不看了?
逛完了街,买了一堆东西,华灯初上,他们也饿了,赵仁河就拉着赵希伊的袖子:“父亲,我们回去吧,该吃晚饭了。”
“好,回去!”赵希伊一挥手,众人皆从。
这会子正好是挂灯笼的时候,他们要去的地方啊,就在西市北边出口不远处,那里也是整个府城的中心点,有平南县的县衙,以及平南府的府衙坐落其间,中间是贡院,考试用的地方。
县衙旁边是平南县书院,是给秀才以下,没有功名的人求学的地方。
府衙的旁边则是平南城书院,是给有功名的秀才们读书的地方,从这里出去的人就是举人了。
赵仁河要读书的地方,首先就是平南县书院。
他得过了童生试,才能当秀才,中举人,成为进士。
一环一环的考上去,其实并不比现代的学业轻多少。
众人走到平安巷,就有侍卫觉得不对了:“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多了些吧?”
“是吗?”赵希伊看了看周围:“是多了些。”
“且都是些闲汉,酒鬼,赌徒,虽然是路过,但是并非一定要走这里,何况里头是住家,又不是旁的地方。”两个侍卫头子都是小旗,是在军中历练过的斥候,一看事情不太对,立刻让人都散开,车子停在了一处隐蔽之地,其他的下人丫鬟婆子的守着车子跟两位主子,他们进去一探究竟。
“我跟你们一起进去!”赵希伊却道:“我倒要看看,这地方能闹出来什么幺蛾子。”
“三老爷,不合适吧?”侍卫头子怕有个万一,他们回去不好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