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霄万里(168)

作者:白芥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太子坠马落崖、不知所踪,失忆后被他的皇弟恪王在众人眼皮子下捡回去藏了起来。而他这个野心勃勃的好弟弟,正是致他坠马的幕后黑手之一。     朝堂之上风波诡谲、人心惶惶,恪王府中朝云暮雨、夜夜春宵。     糊里糊涂成为恪王爱宠,直至记忆恢复,太子终于想起了所有事情。     ※疯批病娇x闷骚假正经,年下     ※攻受无血缘关系,攻非皇帝亲生子点击展开

看到完好无损的谢朝泠出现在眼前,饶是乾明帝也红了双眼,谢朝泠低声安慰了他几句,在殿中下人都退下后,这才说起自己这段时日的经历。

“儿臣那日坠马落崖,侥幸没死,掉进河中被冲往下游,后头确实是被当地山里的村民救了,但因儿臣掉落山崖时撞到脑子当时连自己是谁都记不得,便一直在山中住了下来,直到月前,有外头的官兵来山里搜人,儿臣直觉是冲着儿臣来的,且来者不善,不得不仓皇出逃,藏身在一处小庙里,前日夜里,有人来包围寺庙,放了把火,儿臣侥幸逃出,那火烧死了庙里的一个僧人,那些人或许将那僧人当做儿臣了,这才撤走,儿臣受此惊吓,终于记起事情,赶紧回了京。”

谢朝泠镇定说着自己编造出来的故事,半分不慌乱,乾明帝听罢当下怒不可遏:“是谁敢这么做,好大的胆子!你可看清楚那些追杀你的官兵是何人?!”

谢朝泠低下声音:“儿臣一开始以为是官兵,后头记起事情后再回想当时情形,那些人,其实像是,王府侍卫。”

皇帝听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无外乎又是那几个畜生做的好事:“王府侍卫?是哪个府上的?!”

谢朝泠摇头:“儿臣不知。”

话说到这里便够了,剩下的他父皇自己会猜,更会有人迫不及待往枪口上撞。

谢朝泠转而说起其他的:“父皇,方才儿臣过来时,淑柔公主跪在外头,为沈氏之事求情……”

乾明帝打断他:“这事便别说了,沈重道辜负朕的信任,做出这等事情,害死我大梁十万将士,朕不从重处置,难以服众。”

谢朝泠眸光动了动,却道:“这事,儿臣早已知晓。”

乾明帝闻言蹙眉:“早已知晓?”

谢朝泠的声音更低:“几年前就已有人想要与儿臣告发这事,被儿臣将事情摁下了。”

乾明帝听罢想发作,又想到谢朝泠刚刚死里逃生回来,忍住了,语气已不比先前:“这等大事,为何不告诉朕,却私自将事情摁下,谁教的你这么做的?”

谢朝泠抬眼,望向面前高高在上、自诩圣明仁君的皇帝,问他:“父皇当真不记得了吗?十年前,被沈重道挪走的那笔军费,究竟用在了哪里?”

乾明帝眉头拧得更紧:“你有话直说。”

“邺山帝陵的选址起初不在邺山,在距邺山三十里外的另一座山头,自父皇登基已修建五年有余,后头那山上发了一场山火,父皇觉得晦气,听人说是那山上风水不好,便叫人将已经修建一半的帝陵推平,在邺山上重建,这样一来一去损失的大几百万两白银工部只能找户部讨,沈重道确实做得不对,错估了西北战事推进的速度,怕惹了您不高兴,先将那笔原本预留给西北的军费挪了大部分去工部。”

“后头西北战事起,他不敢将实情禀报,只能自己填补这笔军费窟窿,变卖沈氏祖产填了个七七八八,但钱到了兵部手里,依旧被那些官员吞了大半,他们死不足惜,根本没有所谓代户部受过一说。”

“沈重道将户部账目做平,为的确实是自保,也是保住父皇您的面子,这便是儿臣当时将这事情摁下不让人告发的原因。”

谢朝泠说的毫不客气,这还是第一次,他敢当着乾明帝的面敢这般出言顶撞。

乾明帝惊得后退两步,不可置信地瞪着眼前出去一趟仿佛叫他不认识了的儿子,谢朝泠说的话更让他心惊肉跳,怎么可能,怎么事情到最后竟又成了他老人家的错?

谢朝泠跪下:“儿臣所言句句属实,儿臣知道事情到了今日这地步,沈家人想要被无事放回已无可能,只请父皇看在他们是代人受过的份上,放他们一条生路。”

这句“代人受过”更是让乾明帝一口血哽在喉口上不去、下不来。

半晌,他尴尬又疲惫地挥了挥手:“你先起来吧,你今日刚回来,先回去东宫,记得叫太医看看身子有无大碍。”

谢朝泠没再坚持说,起身退下。

走出去时,他听到有人进去禀报宫外传来的消息,说是恪王和幸王大半夜在幸王府门前起了冲突,拔剑相持还见了血,这等大事,巡夜的京卫军不敢耽搁,连夜报进了宫里来。

乾明帝听罢又生了气,当下命人天亮之后去将那俩人叫进宫来问话。

谢朝泠眸色微黯,在门外等了片刻,待禀报事情的人出来,将人叫住,问:“见血的是恪王还是幸王?”

那人恭顺回他:“宫外来的消息是恪王殿下去夜击幸王府门,待幸王殿下出来后说了几句话便拔了剑,刺伤了幸王殿下肩膀。”

谢朝渊会做这样的事,半点不出谢朝泠意料。他没来夜击宫门,已是克制忍耐。

还能生龙活虎、活蹦乱跳就好。

沉默一阵,谢朝泠提步离开。

第46章 这位小殿下,怕也要疯了。

卯时三刻,宫门开。

谢朝渊的车一进去,就碰上乾明帝那头派来传话的内侍,被叫去了皇帝处。

谢朝浍也在,乾明帝面色难看,直接让他二人交代,说清楚昨夜到底是怎么回事。

谢朝渊阴着脸一声不吭,谢朝浍低声解释:“儿臣与六弟之间因昨日陵殿起火之事闹了些误会,六弟性子冲,儿臣也有不对的地方,现在误会已经解除,还请父皇勿怪。”

乾明帝没放过他们,昨日他帝陵陵殿起火之事本就够晦气的,还烧死了人,他想起来这事就有气:“误会?大半夜的在府门口拔剑相向叫全京城的人看笑话,这是误会?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给朕将事情说清楚!”

不待谢朝浍再说,不经通传一大早火急火燎赶进宫来的谢朝溶人未至声先到:“我知道,我知道幸王和恪王因何而起争执!”

谢朝溶进门,洋洋得意、趾高气扬地看那俩一样,先与乾明帝请安。

乾明帝眼风一扫:“你知道什么?说!”

谢朝溶起身,恶狠狠道:“因为昨日那在火场中烧死的人,是太子!恪王当日在东山围场将人劫持,一直囚禁在身边,事情被幸王知晓,昨日特地在陵殿祭祀皇后时放了把火,烧死了太子,恪王怒急攻心,听说还呕血晕倒了,后头便赶回京去了幸王府上找幸王算账!”

乾明帝一脸看疯子的表情看谢朝溶,昨夜谢朝泠回来之事尚未传出去,所以这蠢货并不知道谢朝泠非但没死,还回了宫,他说的话可想而知听在乾明帝耳朵里有多荒谬。

乾明帝心思一转,没有当下说出谢朝泠就在宫里,而是问他:“你说恪王劫持了太子?”

“是!”谢朝溶得意道,“这事儿臣还有人证!”

谢朝溶将他带来的人证拎上来,竟是从前帮谢朝泠往外传过消息的、恪王府厨房上的送菜伙计,这人分明先前已经出了京,不知为何会被谢朝溶找到。

来人跪在地上战战兢兢说曾替被谢朝渊关起的人往外递过消息,谢朝渊冷道:“那人不过是本王身边一个侍卫,与东宫太子有何干系?你本是本王府上人,莫名其妙偷跑了,如今还投了恂王来诬陷本王,你是何居心?”

谢朝溶咬牙辩道:“太子不离身的那枚玉佩,就在昨日火场中被烧死的那人身上,这事昨日已有在场之人亲眼看到!”

他说的“在场之人”便是他放在谢朝浍那里的眼线,也被传进来问话,那人一口咬定是谢朝浍知道了太子在恪王府,料定太子会跟着恪王一起去拜祭皇后,于是设计了在陵殿中放火将人烧死。

“奴婢所言句句属实,决计不敢欺瞒陛下。”跪在地上的人汗如雨下。

谢朝渊的回答是一声冷笑。

谢朝浍没吭声,乾明帝深蹙起眉,先前他是觉着谢朝溶约莫是疯了,如今听到这些,再看谢朝浍与谢朝渊神情,竟生出了疑虑来。

直到外头人进来禀报,说太子殿下来请安。

谢朝溶正撺掇皇帝将谢朝浍与谢朝渊问罪,听到这句,叫嚣声戛然而止,猛地转头望向进门方向。谢朝浍神色如常,而谢朝渊,原本微敛的黑眸抬起,撞进谢朝泠正走进来的身影。

那人一身正红绣金龙纹的皇太子常服,发髻束起别以玉簪,鬓边无一丝乱发,这才是他本该有的模样。

四目对上,谢朝泠的目光只停留一瞬,很快滑开,上前与乾明帝问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