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和他的冤家殿下(71)
加之楚策方才的那句话,若是不得已呢?
若……是不得已呢?
自心底蔓延出的恐慌,千斤巨石压在胸前一般透不过气,曾经歇斯底里的恨此刻也仿佛转为愧意。
彼时的楚策,是否有不可言说的不得已?
失神间,小孩扯着他的手晃了两下,梅庚敛下眼,又在他眉心落了个吻,轻声呢喃:“小策……”
“不要怕。”梅庚把人搂紧了,目光复杂中又含柔情,叹了句,“即便是有不得已,你同我说,这条命便给你。”
楚策轻轻摇了摇头,“真有那一日的话,我想你活着。”
片刻,他又添了句,“但不强求。”
梅庚便笑了,“什么不强求?”
楚策认真道,“我想你好好活着,若是活不好,不如给我殉葬。”
“……”梅庚哑然片刻,笑着说:“好,我给你殉葬。”
日光映寒雪,金芒细碎,西平王环搂着少年,不着边际地想着二十六年前的初见,又想着半年前的死别,他亲手杀了楚策,用那样残忍的方式。
可笑的是他现在竟隐隐觉着,或许楚策并非因忌惮他而下手。
最后想留下的漪郎还是被送了回去,并且未归还卖身契,县尉大人送了西平王三个美人的消息也不胫而走,结果没一个被留下,县尉大人战战兢兢,又被辛县令教训了一个时辰,此后再无人敢往别院送活物。
过了年仍是霜寒地冻,楚策的脸色愈发好起来,甚至还长了些肉,至少梅庚是瞧不出什么早夭之象来。
运河开挖势必需要人手,西平王在临漳附近广征劳工,不曾强迫,以利诱之,下令各商户集资,初时尚有不满者,但因年前的水患,听闻运河可长久解决水患之灾,加之西平王权势压迫,不得不忍痛出钱。
过了惊蛰便是春分时节,漳河解冻,运河动工。
西平王与五殿下身先士卒,舍了锦袍同工匠劳工混迹在一处,因此不断有劳工前来应招,开挖速度比起预料中还要快上不少。
寸寸光阴逝,四季轮转,又是一载。
期间风承玉传消息来,称永安事了,风溯南不必再躲,故此在外避祸半年的风溯南便启程回了永安,不久后梅庚便收到风月楼的情报——凶手不详,似与洛阴教有关。
此后便如石沉大海,再无消息。
显章十七年秋,寒露,运河动工一年半,已经完成大半,撑过了春汛秋汛,水患似有平定之势,一时间西平王与五殿下的声望水涨船高。
偏偏此时永安一纸诏书传了来——招西平王与五皇子还朝,且册五皇子楚策为淮王,赐字泽渊,回宫后再行册封礼。
梅庚接着圣旨后冷笑不已,只道是运河这块肥肉不知被谁盯上,楚恒之又忌惮他与楚策,这才急着召回。
前世可是册楚策为太子时才赐了字,也不过是礼部随意拟的,子贤二字。
但圣旨已下,接受运河一事的工部尚书不日即到,梅庚不得不收拾行装同楚策准备返程。
西平王与淮王还朝,不再如当年离开那般无人问津,坊间有关于二人的传闻极多,西平王以家产修建运河,为民造福,五殿下年幼聪慧,仁德贤明。
二人去往临漳路上不知拔除多少贪官污吏,百姓的愚昧有时也并不是坏事,至少他们不在乎西平王和五皇子的目的,只在意他们为百姓所做一切。
自此,美名远扬,战败还朝的西平王,受尽欺辱的五殿下,如蒙尘玉石,此刻绽出光辉万丈。
太子与洛王相互制衡的局面似有波澜,受百姓拥戴的淮王此时也被朝堂紧紧盯着,甚至前来迎西平王与淮王仪仗的,竟是四皇子洛王。
仪仗队浩浩荡荡地到了城外,梅庚与楚策分乘轿辇,楚策毕竟是嫡系皇室自当在前,待至城门前,洛王骑在马上,朗声笑道:“五弟,西平王,本王奉父皇之命迎你二人入城。”
片刻,轿辇的帘子被一只如玉的手轻轻撩起,里头走出个沉静儒雅的少年。近乎两年时间,楚策眉眼间的稚嫩退去不少,面若冠玉,萧萧君子,未行册封礼便仍穿着皇子锦袍,远远对着洛王一礼,“有劳四皇兄。”
梅庚也随后而出,身着云水蓝广袖朝服,上绣银蟒,发束玉冠,流苏随乌发垂于胸前,他弃了轿辇翻身上马,披上玄墨色大氅,遥遥拱手:“有劳洛王殿下。”
洛王笑得温文,下令禁军开路。
回城声势浩大,沿路有百姓观望,五殿下畏寒不肯出来骑马,躲在轿辇中手捧暖炉,故此百姓只瞧见了俊美无双的西平王,不知扰了多少少女心。
还朝自当入宫觐见,再见楚恒之时,梅庚稍有惊讶,这老皇帝竟枯瘦许多,眼底泛着乌青似许久不曾安稳入睡,显得极为阴沉。
不到两年而已。
而他自己仿佛全然未觉,在文武百官面前说几句场面话便散了朝,却又单独将梅庚留了下来。
西平王暗自叹息,敛了情绪。
又是一场密谈,如他离开永安前的那次,但显然这次楚恒之颇有怒意。
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
梅庚早已思忖再三,规规矩矩地行礼参拜,楚恒之问运河一事,他便推到早已写好的折子上。
虚与委蛇几句,楚恒之又问楚策是怎么回事,为何因一个运河如此受百姓拥戴,梅庚便装糊涂,说:“臣惶恐,不知陛下圣意。”
直至梅庚离宫,楚恒之也没问出什么,当即下令,将刚回宫的淮王召来!
第八十五章 我见不得他娶妻
梅庚先带着秦皈回王府见了苏婧,王太妃双眸含泪,连连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在外凶戾狠辣的西平王跪在地上,结结实实地磕了个头,他虽非养在苏婧身侧,可毕竟血浓于水,儿行千里,母日夜忧心。
陪苏婧说了半天的话,待她去歇着,梅庚才苦笑着问秦皈,“你说我可是不孝?”
秦皈犹豫片刻,摇了摇头,“平民百姓也需赚钱养家,那些个商户走货一走便是数月,都是一样的人,王爷是为百姓谋福,怎会不孝。”
他说完,便见梅庚面色古怪地瞧着他,说了句:“没想到……你还挺会说话。”
秦皈微顿,“多谢?”
“不必客气。”梅庚敛下神色,旋即道:“去歇着吧,叫刘管家来见我。”
秦皈点了点头,出去后不久,刘管家便到,同梅庚说起永安这两年的事。
三月初时,殿试楚恒之钦点了位状元,正是林书俞,状元及第后林氏将他收入族谱,而后入了督察院,任了个五品官职,屡破大案,秋日便提了四品。
后宫也不安稳,皇后为了制衡婉贵妃,替楚恒之大选一次,择了不少年轻漂亮的官宦女子入宫。
梅庚闻言嗤笑,难怪那副纵欲过度的模样。
年纪渐长,年初时皇后又寻了个叫应尚子的道士,入宫为皇帝炼丹,甚至还为妃嫔炼制丹药,只说能永葆青春,甚至还有些生子秘法。
之后皇帝龙精虎猛,后宫又多添如花美眷,以至于如今宫里又添了三位有孕的娘娘。
梅庚眉心微蹙,思索片刻便沉声道:“派人盯着皇后太子和英国公府,他们恐怕要有动作。”
刘管家抬起眼,若有所思道:“王爷的意思是,英国公府要…?”
梅庚勾了唇,意味深长,“什么延年益寿的仙药,我瞧皇上那模样可不像是吃了仙药,宫中那三位有孕的娘娘,恐怕没一个能顺利产子的。”
又是美人又是道士,看着倒像是讨好皇帝压制贵妃,可她又怎会容皇子成功降生?做出这些个样子来,只怕暗藏杀机。
“王爷说的是。”刘管家缓缓颔首。
窗外阴云密布,又是一场秋雨将至,不多时,疏草零落,雨打枫叶,肖似这万里河山,风雨欲来。
秋雨微凉,万家灯火时。
风月楼内丝竹之声悦耳,尽是茶香袅袅,西平王邀旧友品茶,自己却是最后一个到的。
两年未见,陆执北和虞易皆已入朝为官。
陆大公子眉目硬朗,身穿藏蓝窄袖劲装,腕上扣着银质护腕,时不时地往窗外瞄,嘀咕两句:“这梅庚怎么还不来?”
“你急什么?”风溯南歪在椅子上没个正形,手中一支白玉簪,叮叮当当地敲茶盏。
坐在另侧身着云烟紫的男子眉目妖而不艳,难辨男女,冷硬神情中也有几分笑意,“远道归来,自有诸事须他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