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番外(297)
三娘辛苦点照顾着母亲。等她精神好一点了,再缓缓告诉她。能拖多久是多久吧……杜燕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辞了老夫人出来,杜燕绥拉着岑三娘的手走到了归燕居门口,抱歉的说道:我找黑七有事,你今晚别等我,先睡吧。
是为了燕婉的事么?岑三娘问道。
杜燕绥点了点头:多做准备总是好的。会很晚,困了就睡,千万别等。
岑三娘点了点头,叮嘱他:行事小心一些。
望着杜燕绥提着灯笼走远,岑三娘轻轻叹了口气,对阿秋夏初道:二姑娘明天去崔家。咱们晚上也迟点睡吧,把逢春和暖冬叫来,翻翻箱笼,看有什么能备着的。
二婢应了。
杜燕绥快到天明时才回来,懒得敲门,又从后窗翻进了房里。
进了屋他不由一愣,屋里还点着灯。他悄悄从后面绕过去一瞧,禁不住摇了摇头。岑三娘坐在罗汉榻上,抱着个大包袱睡着了。
他上前拿走她手里的包袱。岑三娘惊醒了:回来啦?
杜燕绥伸手抱起她挪到c黄上,给她脱了鞋轻声说道:再睡会儿,时间不早,我还得进宫当差。事都妥了,别担心。
岑三娘嗯了声,脱了外衣,蜷在c黄上又沉沉睡去。
杜燕绥低头亲了亲她的脸,拉过被子给她盖好。匆匆洗漱了,换了衣裳就走了。
岑三娘特意叮嘱了叫她。卯时就起了身,带了丫头拎着给杜燕婉准备的东西去了正气堂。
杜燕婉已经来了。她穿着件浅碧色暗花的绸质大袖衫,束着白色的高腰裙子。头发挽了个道髻,用根碧玉簪子绾住。
岑三娘少有见她打扮这么清雅,像碧波初绽的新荷,婷婷玉立。骤想起那年乐游原上初见杜燕婉时,她正和韦小青斗嘴,穿着娇艳的颜色,执一张牛角长弓,何等意气风发。又想起两人去牡丹会,杜燕婉穿着胡服,戴着胡帽,鬓旁cha一朵鲜艳的黄色玫瑰。鼻子就有些发酸。
祖母。这是我给燕婉收拾的几身衣裳。岑三娘看了看抱着包袱的阿秋,又道,燕婉身边就朵儿一个丫头怕是不行。我想让她把阿秋带上。阿秋机灵,跟着方妈妈还学了些厨艺。吵架做点吃食都难不倒她。
嫂嫂!杜燕婉知道岑三娘带来的人里只有阿秋和夏初两个大丫头,另两个都还小。心里阵阵感动。
朵儿和阿秋都还小哪。阿秋你留着使。朵儿是燕婉自小带着的,就带朵儿去。府里另有安排。杜老夫人年纪大了,最喜欢看着家里和气一团。岑三娘对燕婉的心意让老夫人心头分外熨贴。
既然老夫人说了有安排,岑三娘就不再坚持。
才把早饭吃完,二门就使人来传了讯:族长二老太爷他们都来了。
杜老夫人不由一怔,沉默下吩咐开正门在前院待客。
岑三娘和杜燕婉陪了老夫人过去。
浩气堂居然坐满了人。大房的大伯带着全家,二房老太爷带着四儿子三个儿媳都来了。
族长杜晗松笑吟吟的上前亲自扶过老夫人送到上首坐了。二老太爷自然早就坐在了正中下首位。
一屋人坐定奉了茶,杜老夫人才堪堪开口道:今儿什么风把你们都吹来了?
二房老太爷哼了声道:自然是来送送我的侄孙女。崔家要咱杜家的嫡孙姑娘进开国侯府的家庵吃斋诵经。杜家难不成一辆马车就打发人去了?真是妇人见识!
说着还重重的把拐杖往地下狠狠一顿。
杜老夫人惊诧的都失了神。
族长正色道:三伯娘,杜家九房,今日虽然只来了嫡支两房。但也要让那崔家瞧仔细了,京兆杜氏,可不是什么小门小户人家。
想当初一子被斩一子被贬,大房一直往来着,却有分寸。二房更是避之不及。十来年杜家三房就全靠她一个孤老婆子撑着。如今……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杜老夫人难以置信。
她心情激荡,却也不愿拂了大房二房的好意,唤道:燕婉,来给你二爷爷,叔伯婶子们磕头。
杜燕婉眼里噙着泪,温顺的跪下磕头:燕婉何德何能,能让长辈们如此眷顾。
二老太爷语气缓和了些:……须知你是奉旨清修。杜国公府的嫡姑娘,要记得自己的身份,别给杜家丢脸!
是。燕婉谨记二爷爷训诫。杜燕婉难得的温婉。
岑三娘此时觉得二老太爷分外可爱起来。对二房供屋占便宜的鄙夷淡了不少。
杜家三房难得一见的和气。喝茶闲聊着等崔家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