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番外(278)
杜老夫人笑道:侯爷何必拘着大郎。都去吧。三娘留下来侍候我便是。
老夫人开了口,崔家兄弟就行礼出了帐。
看到崔孟冬在眼前晃动,岑三娘就紧张。预知杜燕绥的计划真不是件好事,只要一想到眼前清美出尘的崔孟冬转眼就要死,岑三娘有点扛不住了。
见兄弟三人离开,她暗暗松了口气。
崔家三兄弟出了营帐,边上韦氏姐妹早骑了马,带着伴当侯着了。两队人纵马进了林间空地,分了队就比试起来。
不多会儿,旁边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正比试着,不知怎的,有两人便吵了起来,继而推搡起来,渐渐的就走近了场地。
韦小青正巧一脚球朝着彩门踢去,就踢到了一人头上。
那人骂了起来,也不找韦小青的麻烦,顺手就逮住身边一名崔家的随从揍了起来。
等到崔氏兄弟上前相劝,那人就消了气,走了。
晦气!韦小青不满的说道,心情就没了。
崔仲冬突然指着崔孟冬的衣裳说道:哎呀,那人将鼻血染到你身上了。
崔孟冬衣襟下摆有几滴血迹。看起来像是甩上去的。他就说道:我去换件衣裳。带了随从去马车上更衣。
他换了衣裳,正打算去找自家兄弟,只见一名婢女匆匆行来,行了礼道:崔公子,我家姑娘请你移步一叙。
崔孟冬诧异道:你家姑娘是谁?
那婢女看了他的随从,轻声说道:您去了就知道了。您认识的。她背对着随从,轻轻张嘴,无声的说道,二姑娘。
杜燕婉?她今天没有来吧?崔孟冬只惊异了一下,就笑了。杜燕婉的脾气,怎么忍得住不找自己说个明白。定是老夫人不让她来,自己偷偷溜了出来。
前头带路吧!
那婢女带着他,也没让他散了随从,径直往曲江边上行去。一排柳树下停着艘小巧的轻舟,纱帐飘荡,隐约看到里面坐着个身段苗条的女子。
婢女站在了岸边,离了数丈距离。画舫小巧,随从们都看到里面只坐着个姑娘,后面有个cao舟的老叟。也同婢女一样守在了岸边。
崔孟冬微笑着走了过去。
隔了一会儿,小舟朝江中划了过去。此时,纱帐随河风飘动,崔家随从们都看到自家公子举起杯和舫中姑娘对饮,都微微笑着,心道公子好雅兴。
离岸大概有十来丈远,小舟突然摇晃起来。然后船顷刻间就翻了。
那婢女发出一声尖叫:不好了,船怎么沉了!快救人哪!
崔家随从吓了一跳,纷纷跳进了水里。
婢女掩口一笑,转眼就离开了。
崔孟冬一上船就知中了圈套。
那女子并不是杜燕婉。她手里持了张弩,这种弩弓只有军队才会配给,爆发力强,别说相隔不到一丈,十丈之内也能让他送命。
丹华一手持弩,一手举起了酒杯:别紧张,崔公子。妾身只是有话想要和你说。坐吧。别喊叫也别乱动,否则……你知道。
崔孟冬心里犹存着希望,风度翩翩的坐了。举起了酒杯饮了:在下与姑娘并不认识,也无仇怨,不知诱我来此有何目的?
小舟离了岸,丹华微笑道:免得有人来打拢,崔公子别着急。
酒下了肚,身体渐渐的软了,崔孟冬大惊:我是开国侯的大公子,我姑姑是当今皇后!
丹华伸手拔出了塞船底的木塞。江水汹涌浸了进来。
崔孟冬,你实在不该出主意强娶我妹妹。
纱帐飘起,cao舟的老叟冷冷的望着他。
杜燕绥……我,我向皇后娘娘说,不娶你妹妹了!你,你放过我!崔孟冬浑身无力,半截身体都浸在了水中,吓得簌簌发抖。他想高声呼救,弩箭冰冷的箭头闪着雪亮的光,对准了他的咽候。
船在此时蓦的沉入了水中。
崔孟冬奋力的挥着手臂挣扎着,脚踝被人捉住拖了下去。
水浸泡着洗去了杜燕绥脸上抹的烟灰等物,粘着的胡须飘落。脸上带着一丝不忍。他闭了闭眼,没有松手,直到崔孟冬停止了挣扎。
丹华像鱼一样在水里游着,手里提着两个皮囊,递了一个给他。
松开手,任由崔孟冬飘浮沉下,杜燕绥把嘴凑在皮囊上吸了一口气,游向了江对岸。
半个时辰后,他和丹华从水里出来,翻上了岸边停放的一条小船。
船顺江而下,渐渐拐出了曲江,顺着水渠汇入了南来北往的行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