嫤语书年(221)
我闻得这消息,心中不惊惶是不可能的。二十万大军,对于新败的魏氏而言无疑气势汹汹,并且,这消息里面没有裴潜。
他是都督,吴琨如果用他,我会为他性命担心,而没有用他,又是何意?
我坐立不安,想打听清楚,却无从相问。
再过两日,我去探望魏傕,忽然见到王据正出来,心中一亮。
“王公。”我将阿谧交给rǔ母,微笑上前。
王据看到我,讶然,随即行礼:“少夫人。”
我还礼,毕了,道:“王公何往?”
“某方探视丞相,正要告辞。”王据道。
我莞尔,说罢,望望庭院,“王公何必急走?今日风和日暖,府中亦有新茶,王公不若且坐一坐。”
王据看着我,似有了然,行礼:“夫人款待,某却之不恭。”
我让rǔ母将阿谧带回去,让阿元烹茶,与王据在堂上对坐。
茶汤在釜中“咕咕”滚动,白气配着堂外的初春的光景,甚是惬意。
“妾记得上回与王公对坐,还是在骐陵。”我看着王据,道。
王据微笑:“正是。”
我将一盏茶亲手斟好,让阿元呈到王据案上:“妾记得彼时,王公一席话,如清水濯虑。”
“少夫人过奖。”王据谦道,说罢,又道,“某闻夫人得了女君,还不曾贺喜。”
“多谢王公。”我苦笑,轻叹:“王公不知,小女出世,又逢战祸,正是妾心中所忧。”
“哦?”王据抚须,道,“少夫人可是忧虑江东之事?”
我颔首:“妾自从生产,日日只在府中,眼见夫君忙碌而无以分忧,实在惭愧。”
王据微笑:“少夫人实不必忧心,以某看来,江东之事,大公子胜券在握。”
我心中一动,看着他:“此话怎讲?”
“少夫人可知大公子新安三郡之事?”王据问。
我颔首:“知晓。”
王据道:“某冒昧,以少夫人之见,彼时吴琨手握少夫人及四公子,梁仁若要价河南,丞相应允否?”
我想了想,我并不见得重要,若是魏安,要魏傕拿整个河南来换,恐怕他再心痛也会答应。
“当会应允。”我道。
王据道:“新安三郡,方圆不足千里。夫人可曾想过,梁仁为何只要了此地?”
我摇头。
王据缓缓道:“河南虽大,平原无际;梁仁虽新胜,而兵卒不足,车马步战,亦非南方军士擅长。新安三郡虽小,山泽险要,水路交错,乃是易守难攻之地,此乃其一。”说罢,他将案上盛果脯小食的三只小盘移到面前。
“夫人请看,”王据将小盘一只一只摆作“品”形,“魏、吴、梁。”说罢,将一只茶杯放到中间,“新安。南方要到北方,荆州要到江东,自古走新安最是便捷,此为其二。”
我看着那些盘盘杯杯,瞬间了然。
新安为通衢之地,易守难攻,梁仁不费一兵一卒得到,的确是个合算的买卖。更重要的是,梁仁占了此处,不仅能出击北方,还能威胁江东,对于吴琨,则是大大的不妙。
“离间之计?”我茅塞顿开,望向王据。
“算不得离间。”王据莞尔,“梁仁、吴琨,虽合力击退王师,却毕竟共处南方,彼此边界亦各有争执。貌合神离,岂能长久。若梁、吴共取新安,吴琨便可从淮北、新安夹击,河南危矣;而如今,吴琨攻河南,只能走淮北,只须集以重兵守淮北,河南可保。”
我对弯弯道道的兵家策略一向懵懂,此番却听得明了。
可若是梁仁也出兵呢?
我正想问,还未出口,就觉得那不太可能。两虎相争,梁仁只须等着看谁败落,然后从新安出兵横cha一脚,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大笔好处。
“吴琨嫁妹荆州,便是要与梁仁修好?”我问。
王据笑笑,道:“只怕吴夫人最多可换得梁仁不偷袭江东,让梁仁出兵相帮,却是不可。”
我沉吟。
“吴琨如此迫不及待,是看准了舅氏病重?”
王据颔首:“吴琨此人,高傲气盛。丞相病重,在他眼中正是良机。”
恐怕还有想着报那劫持之仇。
我看着王据:“王公之见,吴琨可得逞么?”
王据看着我,没有回答,却淡笑道:“某愚见,朝中有大公子支撑,乃是万幸之事。”
魏郯在京中,驻军、百官皆无所动静。河南的战事,仿佛就像发生得很遥远,每天都有人议论,但集市照开,歌舞照演,雍都至少在表面上并没有出现从前大战时那样的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