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34)

作者:肥皂有点滑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欢喜冤家 种田文 美食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周复礼;司马煜 其它:种田;基建 年下;种田;基建 立意:科技种田;富国安邦 “来来来,我给大家讲讲鸭群治蝗的经济效益……”大晋十八年,蝗灾肆虐。恪守礼教,谨守规矩,无丝毫逾越的大晋朝太傅周复礼,提着一筐子鸭子走上了朝堂。点击展开

周复礼不得不打破现在诡异到极致的气氛。

“陛下,春祭在即,臣前来上交退蝗虫文。”

“我大晋自开国以来,就受蝗灾困扰,百姓苦不堪言,大晋百姓之所以饱受贫穷,也多是因为常年蝗灾的原因。”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周复礼所说一点不假。

“鉴于上一次臣所作祭文无火自燃,所以下去之后,臣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说完之后,周复礼直接将装鸭子的筐子打开。

一只只鸭子摇着脑袋甩着屁股,还发出嘎嘎的声音,有几只还那么大摇大摆地走到了几位丞相脚边,还有一只往龙椅上的司马煜扑。

安静,安静。

空气窒息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怕是大晋开国以来见过的最荒唐的事情。

司马煜的心肝都在颤抖,他觉得周复礼一定是疯魔了,哪怕是小圣人,今天恐怕也已经在劫难逃。

这里可是大晋最圣神最严肃的金殿,周复礼居然放了一群鸭子出来,看这些鸭子屁股扭得多滑稽。

鸭子与百官同朝……

司马煜觉得他快从龙椅上滑下去了,他坐不稳。

看向旁边的洪公公。

洪公公也抖啊,但还是给了司马煜一个眼神,陛下,稳住,没看到其他几位丞相都没出声,稳如泰山吗?

其实几位丞相和辅政哪里是稳如泰山啊,他们只是一时之间震惊得都懵逼了。

他们从政多年,都以为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能波澜不惊,但今天脑子怎么就跟被人用大锤砸了一下,懵得一时半会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但实在太荒唐了,有鸭子还开始啄他们的鞋子。

正要颤着声音呵斥,周复礼又将装蝗虫的篓子打开,抓了一把就撒向地面。

看着地上的蝗虫,这玩意对大晋的每一个人来说,简直深恶痛绝。

周复礼居然将蝗虫带上了金殿。

司马煜觉得周复礼这次死定了,老皇帝来了也救不活。

最震惊的其实不是司马煜,而是左相王雍。

他这个学生的为人他最了解不过,但今天为何会如此?

正准备开口说点什么。

突然,随着周复礼将蝗虫撒出去,那些滑稽的在金殿上游荡的鸭子,如同利剑一样拍着翅膀冲了过去。

熟悉地用扁平的嘴壳夹着蝗虫,朝天空一甩,然后张开嘴吞食。

这些鸭子早上没有喂食,现在特别饥饿。

王雍看着这些吞食蝗虫的鸭子,一时间楞住了。

几位丞相和辅政,也若有所思。

整个朝堂,都是周复礼撒蝗虫,那些鸭子疯狂扑食的场景。

这些被训练过的鸭子,如同在享受饕餮盛宴。

周复礼的声音响起,“陛下,治理蝗虫迫在眉睫,这就是臣上呈的退蝗虫文。”

“这些鸭子现在还小,等它们成长起来,必定能成为灭蝗的最佳选择。”

“只要数量足够,它们甚至能形成军队一样,消灭我们大晋所有的蝗虫。”

军……军队,鸭子军队?

听得一群人脑袋发麻,但看着这些凶猛扑食蝗虫的鸭子,他们似乎又能想象出那种画面。

周复礼继续道,“鸭子以蝗虫为食,百姓甚至不用考虑浪费粮食喂养它们。”

“不仅能消灭蝗虫,到时百姓还能白得一群鸭子。”

周复礼抬起了头,“臣称这篇退蝗虫文为群鸭治蝗。”

群鸭治蝗有数千年的历史,周复礼倒不担心它能不能成功。

司马煜嘴巴张得老大,这样也可以?

其他百官也差不多。

用鸭子组成军队消灭蝗虫,鸭子以蝗虫为食,不仅不消耗粮食,到时还白得一群鸭子?还不得大大改善百姓生活。

怎么听上去还挺有道理。

而且他们亲眼看到这些鸭子是如何凶残扑食蝗虫的,这些鸭子应该还小吧,这么小就这么凶。

但毕竟群鸭治蝗是第一次出现,一时间半会也拿不定注意。

左扑射曹之章沉吟了一会儿,抱拳出列,“小圣人所言之法史书上从未有之,仅凭我们所见的几只鸭子,还不足以证明此法行得通。”

洛阳知事也站了出来,“小圣人所言群鸭治蝗,所需数量众多,如果没有证明确实可行之前大量孵化幼鸭,反而有可能成为百姓负担。”

他们所言也不无道理。

如果真被采纳,不可能只是让百姓自己买几只养养,而是得朝廷牵头,形成规模,才能见到成效。

这其中牵扯的恐怕会是影响整个大晋的基本国策,甚至能引得整个大晋动荡。

当然这其中的可行性也有目可睹。

只要能治理他们大晋的蝗灾,哪怕是一点可能,他们也不会视若无睹。

周复礼心中一笑,这个结果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单凭几只鸭子就想让朝廷颁布影响整个大晋的政令,的确不可能。

那么……就让他们去见见他的鸭子军团吧。

他们不是要群鸭治蝗的可行性的证明吗?就让他们亲眼看看。

他早准备好了。

周复礼突然开口道,“臣那里勉强组成了一个上千只鸭子的队伍,各位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前去一观。”

司马煜:“……”

鸭……鸭子灭蝗队?特么的听着怎么这么带感。

几个丞相不由得看向王雍,心道,你这学生今天还真是出人意料啊。

小圣人虽然饱读诗书,但从没有涉及朝政,今日倒是让人有些意外。

王雍心道,或许也是时候让克己开始接触政事了,在他心中周复礼就是他的接班人。

王雍说道,“陛下,事关大晋民生,臣恳请陛下躬亲力行,带领百官一起,前去确认这群鸭治蝗是否可行。”

就让这群鸭治蝗,成为克己正式踏入朝廷的敲门砖吧,理政可不是能写漂亮的诗文就行的。

而且事关蝗灾,没有人敢不上心。

司马煜:“……”

让他带领百官前去?还有这好事?他这算不算走狗屎运了,捡到老大一便宜。

今天除了开始被周复礼吓了一跳,又是美滋滋的一天嘞,他觉得他最近路儿特别的顺畅。

几位丞相和辅政也笑眯眯的道,“臣等也想去看看,小圣人口中的鸭子军团到底有何独到之处。”

居然将一群鸭子称为军团,实在有趣,也实在难以想象。

心中又道,难怪小圣人将鸭子和蝗虫带上殿,原来是为了向他们展示群鸭治蝗,为了解决大晋的大灾难。

如果不是刚才看到那些鸭子疯抢蝗虫,光是靠言语,的确很难说服他们。

小圣人果然不是无的放矢的人,虽然这行为看上去有些荒唐,但却是最能说服他们的办法。

不知为何,心里居然松了一口气。

这一天,洛阳出现了十分神奇的一幕。

穿着官服的百官,形成长长的队伍,跟在陛下的御驾之后,出了洛阳。

光是随行的禁卫,都站了满满好几排。

如此大的仗势,引得百姓纷纷猜测,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今天,也是周复礼那些鸭子下水的日子。

小板凳他们等天气暖和了,就一起将鸭子往河里赶。

周复礼他们到的时候,长长的队伍,老远就看到道路上,一些孩子腰挎竹篓,肩抗网子,头上还带着草环……

这些孩子一天特别会玩,高兴得不行。

舌头卷成卷儿,大声的发出“哩哩哩”的声音。

走在最前面的人都不自禁的停了下来,然后瞳孔不断放大。

因为眼前黄色的军团正在向他们袭来。

鸭子,全是鸭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鸭子。

如同军团过境,毫不夸张。

那场景简直和行军没有什么差别。

“难……难怪小圣人称这些鸭子为灭蝗的军团。”

“这么看来居然还颇有气势。”

小板凳也发现了拦在他们前面的人,叮叮咚咚的跑了过来。

“你们别拦着我们家鸭鸭,我们家鸭鸭今天第一天下水。”

这小孩还挺好玩。

有人好笑的问道,“小孩,你哪家的孩子?”

小板凳抓了抓脑袋,“我是帮小圣人养鸭子的小板凳。”

说得特别的骄傲。

这时候,周复礼带着司马煜和几个丞相和辅政也走了上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