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登基(290)
啊不,是保持沈介的洁白。
沈介成婚之后,信阳长公主的婚事,就成了京城最大的八卦。
这原本看好的驸马没了,公主这朵名花,又会花落谁家呢?
有人觉得信阳长公主牝鸡司晨,一看就不是安分度日的,对信阳公主退避三舍;
有人则是在心里盘算,信阳公主有天子宠信,马上又要大权在握,如果娶了她,后半辈子可以说是不用愁了;
当然也有对这位不让须眉的巾帼公主心生钦佩的,但真的只是少数。
不管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他们也只能想想。天家的婚事,不是他们能插手的。
当然,这些八卦党,大多是后宅的女人。
前朝男人们关注的东西,和她们截然不同。
他们更关心的,是信阳公主入朝之后,天子会把她安排到哪里去。
对于这个问题,齐晟觉得,还是得问问本人的意见。
“三姐觉得,哪个部门更适合你?”
“鸿胪寺。”
对于这个问题,信阳长公主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六部是可以排除了。
虽然专业知识她可以学,但六部可是除了翰林院之外,最大的老学究聚集地。
她一个女子进了六部,纵然有公主之尊,他们不敢明面上怠慢她,但捧着她让她坐冷板凳,她也只能吃哑巴亏。
剩下的就是五寺了。
五寺之中,最硬气的肯定是大理寺了。
但也正是因为大理寺太硬气,完全可以像六部一样,空捧着她。
再者说,她又不会断案,去大理寺干嘛?
剩下的太仆寺、光禄寺都是清闲衙门,只适合养老。
太常寺是主祭祀的,而许多祭祀本来就忌讳有女子出现,让她一个女子去太常寺管祭祀的事,只怕当场就有许多老顽固要玩死谏了。
算来算去,也就鸿胪寺比较合适。
一则她有出使摩根之功;二则外番之人对女子反而不那么轻视,最适合她一展拳脚。
“既然如此,朕这就下旨,给鸿胪寺增设一位少卿,按从三品例。”
见她自己有主意,齐晟自然不会给她泼冷水。
毕竟,事在人为嘛。
鸿胪寺原有正卿一位,正三品,少卿三位,正四品。
齐晟特意给她设了个从三品的少卿位,也是给她一个超然的地位,不让那些老油条用边边框框把她给锁死了。
至于更多的,就只能靠她自己去争取了,齐晟身为天子,也帮不了她。
信阳公主入朝,并将自己的随身女官洪翎安排做了副手。
这件事是一个开始,也是一种信号的释放。
纵然世道于女子来说,十分艰难。
但却并不是所有的女子都甘愿被这世道束缚,相夫教子,看似美满地过一生的。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陆陆续续的,就有许多官宦贵族家的女孩子,三三两两地到信阳公主府拜见。
性子婉约一点的,也就是拿出自己写的策论和抒怀明志的诗词请信阳公主斧正;
性子爽利的,则直接就表示:愿意跟在公主身边,做一个端茶倒水的随从。
这样钟灵毓秀的姑娘们,也不是每一个都很幸运,有一对开明的父母的。
但她们既然敢踏出这惊世骇俗的一步,必然是性情坚韧之辈。
长辈的阻拦并不能磨灭她们的决心。
也是,原本一眼就可以看见头的人生,出现了不一样的风景,有了其它的路口可以选择,但凡不甘心的,又有几个能忍得住诱惑呢?
一时之间,京城贵族之家,多了许多的不孝女。
这其中,最惨烈的几个,直接就被逐出了家门。
也幸好信阳公主这边,齐晟时刻都在关注。
清楚的知道后世西方女权运动有多惨烈的齐晟,虽然不会在明面上帮助她们,但却早就准备好了在暗地里扶持。
那些和家里闹翻了,或者是单方面闹翻了的姑娘们,都得到了好心人的指引,通过慈幼院,接了抄写话本的工作,用所得的酬劳,来养活自己。
这样清苦的日子,比起在家时的锦衣玉食,何止是天渊之别?
但她们都很振奋。
因为她们发现:离开了家族,她们是能够活下去的。
——过不了多久,你就会自己回来的!
这是在离家之前,父兄带着得意甚至是鄙夷说出来的话。
此时此刻,拿着自己挣来的钱财,有两个和家里闹得特别厉害的,忍不住疯狂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活到了今日,我方才知晓,为何古人宁死不食嗟来之食!”
原本不被人尊重的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尊严,那么就很难再放下了。
因着有齐晟的暗中庇护,并没有街头混混敢打她们的主意。
就在这个时候,天子对先帝妃嫔的安置终于下来了。
愿意遵循旧例,到皇觉寺中修行的,每个月会发给米粮布匹;
年纪轻轻愿意改嫁的,每人发一千两的嫁妆;
有意自谋出路的,也发一千两的启动资金。
玫贵妃徐羽然和湘妃顾飞琼也终于有机会走出这深宫大院,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她们两个在宫中打打闹闹,相扶相持多年,早就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亲姐妹了。
所以,纵然出了宫,两人还是同进同出。
湘妃顾飞琼平日里在宫中玩角色扮演,服装和配饰花销甚大,临出宫的时候,手里就只有两千两银子。
一千两是齐晟统一发的,另外一千两梁太后私底下给的。
梁太后怕她们在外边受欺负,还给了两人宫牌,让她们有空就进宫陪她说话。
相比于顾飞琼的寒酸,每个月都有分成进账的徐羽然,可是个大大的富婆。
这么多年了,徐羽然终于在顾飞琼面前扬眉吐气了。
“哈哈,现在,我才是大老板,咱们具体干什么,你都得听我的。”
顾飞琼纵容一笑,端得是百媚千娇,“好,都听你的。”
但徐羽然也就是嘴上痛快了那么一下,真正下决定的时候,还是两人一起商量的。
徐羽然想要给齐晟的计划添砖加瓦,顾飞琼支持她。
于是,两人就决定开一个书局,写一些宣扬女子自立自强的,并利用后世的包装宣传模式,为齐晟略尽绵薄之力。
一开始的时候,她们可不知道,自己办的这个书局,竟然会帮上那么大的忙。
那些和家里闹翻了姑娘们,有的人成功通过信阳公主谋到了一份差事。
但每个部门的职位都是有限的,哪怕是刀笔吏,竞争的压力也很大。
这些姑娘们毕竟没有受过正统的为官做吏的教育,在竞争上往往处境不利。
但日子总是要过的。
她们只是尝过了自由,就不想再回到牢笼;找回了尊严,就不愿再被人轻贱了而已,又不是非得当官。
有的姑娘在看了徐顾二人开办的“晋江书局”出的书之后,就干脆化身诛伐之笔,开始自己写话本,用一个个充满讽刺和隐喻的故事,企图唤醒更多浑浑噩噩的女子。
她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对这个世道感触更深,写出来的话本也更加能引起共鸣。
所以,徐、顾二人干脆就退居幕后,专心给这些姑娘们做包装,做宣传推广。
作者有话要说:徐羽然:玩玩没有想到,我一只工科狗,竟然抢了营销系的活儿。
顾飞琼:玩玩没有想到,我一个教导主任,居然成了卖课外书的。
第248章
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上, 关于大晋昭德年间兴起的男女平权运动的记载, 是呈断层式的分化现象。
离昭德元年越近,史官笔锋中泄露的讥讽与愤懑之情就越浓。
后宫干政、牝鸡司晨等字眼比比皆是。
但昭德帝齐晟实在是太能忍, 也太稳得住,无论外界怎样评价, 有心人怎样挑拨士子群情激愤,他的所有动作都是不紧不慢, 有条不紊地进行。
最让那些老古董无奈的是, 齐晟从来不按常理出牌, 而且他的每一个看似合理的决策, 都会阴差阳错地造成他自己想要的结果。
对此,徐羽然私底下和顾飞琼吐槽:“这主角光环, 也太亮了吧?”
“主角光环?”
顾飞琼秀眉微挑, 眼波流转, 扯出一抹讥讽的笑声来。
徐羽然挑眉,“你笑什么?”
“笑你呀。”顾飞琼慢悠悠地摇着团扇,笑着朝徐羽然抛了个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