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宫+番外(152)
“为您制衡目前的局面啊!”
晨露略带调侃,同样悄声说道。
“稍后,请千万配合我说的。”
两人这一阵低语,仿佛耳鬓厮磨,亲昵而不避讳,众嫔妃吃味之余,却着实吓了一跳——皇帝在女色上很是淡漠,哪曾有过这等神qíng?
宾主落座后,宫中的乐伎们慢捻细挑,jīng心调弄之下,雅音悦耳肃穆,珍馐便源源不断呈了上来。
“这也罢了,不过是宫中制式宏音……”
晨露似乎颇有感叹,淡淡说道。
她目视一旁,花团锦簇一般的嫔妃们,笑着对皇帝道:“此乃家宴,不若我等击鼓传花为戏,轮到哪位,便表演才艺,如何?”
她慧黠一笑,接过侍女手中的花球,正在手中拨弄,鼓声已阵阵低擂。
她将球轻轻上抛,完美无缺的落于元祈手中,此时鼓声一停,皇帝方才愕然,就已经转醒,无奈瞪了她一眼,却站起身来。
“今日大家尽兴,朕却是半点才艺也无,怎么办呢?”
他做出一副苦相,惹得众人掩面莞尔,对天子的战栗畏惧,也不由的少了很多。
“所以只好勉为其难了,好在朕是个五音不全的。”
他笑着命秦喜,取出的随身小匣中的翠玉笛,凑到唇边,微一沉吟,便有乐声传出。
晨露眸光一闪——竟是最初的“玉玲珑”事件中,他于郁郁之中,弹奏的那曲。
曲调依稀,以笛代琴,多了几分清脆婉转,却不似上次那般悲郁沉痛,而是如清风拂面一般,轻柔明慡。
为何会有这等变化呢?
晨露被自己的疑问吓了一跳,她禁不住,对上了他的眼——
那含笑凝视的,深qíng隽永的眼。
答案在瞬间浮上心头。
她的脸色白了一白,在虚无的最深处,询问自己——
若是他知道,自己眷爱之人,不过是个聊斋画皮一般,满心怨毒的复仇鬼魅……
尖锐的疼痛在瞬间刺中了她的心,她一时茫然,连乐声渺然收尾,也未曾察觉。
“娘娘……?”
涧青在旁扶了她一把。
“实在是天籁之音,我听得入神了呢?”
她恢复了常态,笑着说道。
皇帝拣起那花球,再传下去,鼓声再停时,却是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湘贵人手中。
湘贵人素来胆小口拙,见到众人都齐齐看着自己,顿时汗湿重衣服,嗫嚅道:“妾……妾身不会什么才艺。”
她又急又羞,竟忘了对上的仪礼,僵坐着不动,全场一片寂静。
晨露笑着解围道:“你实在过谦了,谁也不是天生的诗琴歌赋,样样jīng通,随便挑一两样拿手的,也就是了。”
她见湘贵人仍是懵懂,于是提醒道:“贵人是由江南而来的吧,有些风雅的民间小曲,我也一直想听呢!”
湘贵人这才缓过气来,她羞得面飞红霞,一边起身,一边声若蚊讷道:“不如我唱首采莲歌?”
底下众嫔妃忍俊不禁,有刻薄的,已是低声嗤笑。
晨露也笑,一个眼风扫去,但见那些掩嘴讽笑的,都如见了神鬼一般,低下头去。
《采莲歌》清婉悠扬,柔丽中带着旖旎,虽然词句俚俗,软糯的苏白,却更有江南风qíng。
殿中众人这才微微动容,聚jīng会神听了下去。
第101章敌友
一曲完毕,湘贵人满面羞怯,正要退回下首的座位上,却闻上首有人叹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曲之间,便可见旖旎风光!”
却正是皇帝,坐于中央,温言赞叹道。
底下有细细的诧异声,众嫔妃大都出自世族名门,即使是寒庶的小家碧玉,也都久浸宫中——先帝和太后,皆是名门簪缨之后,素来只赏识那些雅趣古乐,哪曾见到,在宫中唱起民间小调?
却见皇帝侧过身去,跟晨露轻声笑道:“却是比教司坊中的新乐要qiáng了许多……”
晨露微微一笑,道:“湘贵人的父亲,好似刚调入京中吧?”
湘贵人从席末而出,在阶下诚惶道:“家父才入京中,忝为翰林院检讨……”
席中嫔妃不敢再窃窃私语,却各自jiāo换了个讽笑的神qíng。
翰林院检讨不过是从七品,在这冠盖如云的京城之中,实在是微末小员,蝼蚁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