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奸臣(18)

作者:君复竹山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近水楼台 关键字:主角:祝临,薛斐 ┃ 上京有对混公子。楚国上京的公子哥儿们不比别处的纨绔,不管是花天酒地还是郊游踏青,都总是一片和乐。而在他们面对某两位时,态度更是出奇的一致。祝成皋黑乌鸦,薛子卓白无常,这两个本不应存在一个世界里的煞星硬是违背天理王法凑在了一起,给上京公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人称“黑白双煞”。点击展开

沈瑜将手里的账本掂了掂,握的更紧了些,这才笑道:“不麻烦,举手之劳罢了。对了,你南疆军职还未卸下,在上京能待多久?”

“离家五年,方回京呢,自然是待的久些。不过究竟能待多久……我也说不好。”祝临不着痕迹地轻轻叹了一声,转向沈瑜时却仍是满目笑意。

沈瑜“哦”了声,直见着伙计探头探脑看了第三次才抬了抬手:“那我就先失陪了,店里还有些事务要处理。”

“嗯,表哥忙吧。到底是我来的不凑巧,反倒麻烦瑜表哥。”祝临自觉向沈瑜作别,直目送着对方进了帘门,方才垂首向外走。

沈瑜进了里屋,便凝神对起账目。他的模样同祝沈氏仍有三分相似的雍容,但一双眸子略显狭长,狐狸似的,一旦认真看着什么东西便颇有些波光潋滟的意味——毫不夸张地说,这人一身的风华皆敛在那双眼里了。

伙计在他认真做事时是决计不敢打扰的,只好立在旁边静静地等着对方对完帐。但未及处理完账目,沈老板便破天荒地自行半途掐断那沉心的状态,抬首思索片刻,招呼伙计道:“去堂里把文公子的画收进来,回头文公子来了,直接将银子给他。”

伙计是个本分人,也不多问,利索应了一声便撩开帘子出去了。

沈氏铺面对角的茶楼上,苏白端着茶盏往窗外望,恰恰瞄到祝大公子出了沈氏店铺的大门,一时间微微皱了眉,对面前的人道:“今日一早,小祝将军和祝丞相闹了不快这件事便有不少人谈论了。祝徽倒是有手段,把儿子赶到别人府上住着,自己却在暗暗添油加醋地传播自家父子不睦的言论。”

他对面的薛斐不怎么意外地端起茶盏:“能料到,毕竟祝丞相那么精明的人,怎么会白白浪费这么好的机会。”

“不过子卓,祝成皋就这么找去你府上,我总有些担心。你说,他会不会对我们有什么怀疑?”苏白眉头一时皱得更深。

“能有什么怀疑,我又不会对他做什么。我说过,祝成皋我是要护着的。况且朝中的事是朝中的事,私底下的事是私底下的事。”薛斐微微挑起一边的眉梢,轻轻抿了口茶水,这才抬眸正视着苏白。

苏白微微一怔:“你不会不打算对付祝丞相了吧?”

薛斐有些疑惑地挑眉望着他:“自然是要对付的,为什么不对付?”

“那你为何还要和祝成皋走那般近?你该知道,他毕竟是祝徽的儿子,哪怕你们有那些幼时情谊,也终归比不过他一个家族。他是不是和祝丞相一道合谋了来蒙骗你,谁都说不清。”苏白狠狠地皱眉,几乎逼视着薛斐一般。

“不会的,我比你了解他,”薛斐混不在意,扭头望向窗外,不知看到什么,原本淡淡的神色竟染上了些柔和,“况且,幼时情谊是我与他二人之间的情谊,这与祝丞相的事并不相关,我分的清。”

苏白许是惊讶于他面对这种问题的坦然,半晌才缓缓追问:“可是祝丞相是祝临的爹,你要对付祝丞相,祝成皋怎么可能对你毫无芥蒂?”

薛斐默然片刻,却并无忧色:“我又不会要祝徽的性命。不过是希望祝相早些退位让贤罢了,祝临若知晓,也不会如何。毕竟……”

毕竟,真要肃清朝野,祝相,又怎能幸免。

他清楚得很,祝临虽说心思单纯,不愿意总以恶意揣度他人,却不是傻。相反,他心里明镜儿似的。

如果不是早就考量过这一点,他又怎会说出“要这朝野清明”的话呢。

☆、筹谋

苏白微微一怔,沉默许久,也许是见他的确坚持,也许是念着祝临确实不像是城府很深的模样,终于还是稍显犹豫地妥协了:“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也没什么好反驳的。”

薛斐不置可否地挑挑眉,心知苏白对祝临仍存着戒心,但也并不强迫他同自己一样去信那个人,只是十分通情达理地将话题岔开:“你前些时候说,赵墉的事要去刘大人那边再试探一番,结果如何?”

“倒也无甚新进展,”说起这个人,苏白终于不再是微微拧眉的神色,反倒显得有些无奈,“他总是一律打太极,不肯给个准话。我原以为刘大人在大理寺混日子最多是懦弱无能,心思到底不会太过腐朽。未曾想这还真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米虫,他可怕稍微多管一两件闲事叫自己失了清闲日子,整天满心都只想着混吃等死。”

薛斐微微点了个头,也并未对那位米虫刘大人表露出明显的不满,只是将视线渐渐放远,一面又用指尖轻轻点了两下桌面:“苏老大人和刘大人都不肯松口,确是难办。可赵墉的确还不能死。我以为赵熹淳在赵墉这事上没说谎,赵墉任西漠军军师不是一年两年,真跟匈奴人勾结,西漠早该失守了。不过若按赵熹淳所说,他是被赵家人推出来给其他什么人顶罪的,就说明犯事儿的是个在家族内身份不低的。”

“够格让赵家这般相护,如今甚至为他另找本家的人顶罪,这真正犯事儿的……就只能是赵氏嫡系子弟了。而赵氏的嫡系子弟中,真有那个胆子还有这个机会的,我疑心是赵坤。”薛斐微微拧眉,似乎觉得赵家这一手实在叫人为难。然而他终究没有吐露半句多余的评价,只是垂眸思索片刻,便将更多的话就着茶水咽下了。

苏白闻言,顺着他的思路点了个头,但沉默思索片刻后,仍是觉得存疑:“你这般猜的确是合情合理,不过赵明乾毕竟是赵家的大公子,什么事都有亲爹在上头压着,他不可能背着赵午与匈奴人勾结——一来没必要,二来还担了风险。除非……这本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主意,存心勾结外邦的是赵午。”

薛斐并不意外地轻声笑了笑,眼睛却仍旧盯在桌面上自己指尖所略过之处,神色暗含深意:“有这种可能,但也不排除是赵坤自己心思活络过了头。我倒是比较倾向于赵午并不知情。毕竟他那般老奸巨猾,不可能让赵坤露出那么明显的马脚。”

苏白了然,虽说依旧有些节点想不明白,但也识趣地不再多问,只是兀自理了理思绪:“所以,你要从这件事情开始对赵氏动手?”

然而薛斐却敛了笑,微一摇头:“虽说勾结外邦人算是投敌叛国了,但只要赵墉不反口,也最多牵扯几个小人物,算不到赵午的身上。这么早跳出来动不到赵氏的根基,还平白暴露了自己的势力,实为下下之策。不过我以为赵熹淳不是个简单的秦楼女,若是能利用好她们姐弟俩的关系,许是真能从中挖出点赵氏的问题来。”

苏白低低“嗯”了声,垂眸许久,才若有所思地抬眸望着薛斐,又道:“那赵墉的案子,可要我再去从中斡旋一番?”

“倒不必了,”薛斐却显然已经对大理寺的形势有了十分明晰的认知,只是神色淡淡地抿了一口茶,“苏老前辈那边我不能总让你夹在中间为难,刘大人想是也不会松口的。只要不叫赵墉死在牢里,便暂且能拖一日是一日吧。赵墉既愿意为人顶罪,想来是抱了必死的心去的,不过我倒是觉得有些蹊跷……赵熹淳看着不像是会同意亲弟弟拿自己的命换银子为她赎身的。即便赵家人有权有势愿意捞赵墉,真心为他的至亲之人总归会害怕有个什么万一的。”

苏白应了声,直到两人酌尽壶中茶水,才缓缓起身道别回府。薛斐却不急着走,仍是坐在原地思索了片刻,不觉皱了眉。

只是薛斐未曾想过自己竟是如此料事如神,才说过赵墉必然抱了必死的决心,这边便传出了赵墉的死讯,既仓促又突兀,像是突然在楚国惯常粉饰的朝堂中丢下了一挂刚刚点燃的鞭炮,即便有人想要装作无事发生,也不得不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放弃遮掩。

朝中的大臣们私底下议论得开,一来朝中政务太过无趣,叫他们逮到点不寻常的乐子就抓住不放,二来赵墉到底是赵氏族人,赵氏一族权倾朝野,眼红者有,想要巴结攀附的更是数不胜数。如今赵墉这案子越闹越大,朝中多的是想看笑话的。

然而第二日上了早朝后,众人就开始摸不透事情的发展了。皇帝始终未就这桩案子表态,不仅不表态,反而在苏大人多次提起话头时打断,一副兴致缺缺不愿多谈的模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