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臣是攻啊(52)

萧胤抬手按住李承欢的后颈,将他紧紧按在怀里,许久才低声道:“你没事,真是太好了。”声音轻飘飘的仿佛不能承载更多的重量。

“我答应过殿下,会与殿下同在,又怎会独自离开?”李承欢也紧紧抱住萧胤的腰,思念如海潮,一下子就席卷了他整个身心。

“嗯。”萧胤轻轻应了一声。

“大人,是相熟的人嘛?”黑暗中有人问道,然后有火把在黑暗中亮了起来。

李承欢便放开萧胤,朝那边看去,笑道:“是相熟的人,这位是当朝睿亲王殿下,是陛下派来江南救受灾百姓的。”

“哇!是王爷诶!”众人叽叽喳喳的炸开了锅,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要磕头行礼,被萧胤制止了,又开始叽叽喳喳的吵闹起来。

李承欢便带着萧胤去了金坛寺内,找了个房间进去,将门关上,避开了拥挤的人群。

李承欢拉起萧胤的手,走到床边坐下,问道:“殿下,怎么来的这么快?”

“骑快马连夜奔袭而来。”萧胤道。

李承欢在昏暗的烛光里看到了萧胤略显憔悴的脸,心疼的摸了摸,“殿下是因为担心我吗?”

“是。”萧胤抓住李承欢的手,盯着他的眼睛,有些悲哀的说道:“如果你死了,我不知道我会做什么。”

“我没事,我会保护好自己的。殿下也要照顾好自己啊,把自己弄的这样狼狈,我很心疼的啊。”李承欢的手指轻轻拂过萧胤的面颊,柔声道。

“我怕我来晚了,就见不到你了。”萧胤忍不住将人搂进怀里,声音缥缈而虚幻,带着些疲惫的沙哑与困倦。

“不会的,殿下累了,先休息吧,有什么事,等天亮了再说,殿下若是病倒了,江南路的百姓该如何是好?”李承欢拍了拍萧胤的背,柔声安慰,他能感觉到萧胤的急切与恐惧,知道若是不能确定自己的生死,他必定不能安心的闭眼休息。

“你陪我睡,不然我睡不着。”萧胤拉着李承欢倒在床上,将人圈在怀里,闭上了眼睛。

李承欢便乖乖的回抱住他,一下一下的拍着他的背,让他知道,自己一直在他身边。很快,萧胤的呼吸便变得绵长起来,应该是睡着了。李承欢看着面前的俊脸,有些恍惚,他没有想到萧胤会如此在意他,他原本以为,萧胤只是喜欢他而已,毕竟李承欢觉得自己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但是他从未想过,萧胤会对他用情如此之深,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毕竟,他可是睿亲王啊……

第43章

第一缕阳光透光纸窗照进屋里时,萧胤睁开了眼睛,然后就看到了枕边少年白皙俊俏的脸,他的心顿时安定下来,此时才觉得一切回归了真实。

他没死,真是太好了。

他伸手轻轻撩了一下李承欢鬓角的发丝,然后就见怀中的少年眼皮动了动,缓缓睁开了眼睛,在看清楚他后,眯眼笑了起来,灿若桃李。

“殿下醒了。”

“嗯。”萧胤将手贴上李承欢的脸,轻轻摩挲着,说道:“再躺一会儿,我有点累。”

“好,听殿下的。”李承欢顺从的环住了萧胤的腰,将脸埋进了他的颈窝间,闷闷的说道:“我每天都写信给殿下,殿下好几天才给我回一封。”

萧胤闷闷的笑了起来,“你每天都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写,可见你平日很闲,我却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常常睡不到觉,还要深夜给你回书信。”

“殿下这么忙?”李承欢抬头对上萧胤的眼睛,那双微微上挑的凤眸里含着光,十分勾人,李承欢抬手去摸了摸,萧胤的眼睛闭了闭,轻轻侧了侧头,嗔道:“做什么”

“殿下的眼睛真好看,我从未见过比殿下更好看的人,我第一次见到殿下,便惊为天人,从那一刻就告诉自己,就是殿下了。”说到这里,李承欢突然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脸上泛起红晕,“我回府后,画了一夜的殿下,才画出最满意的那张,我藏在书匣里了。”

“我知道,长风还从你的屋子里偷了一张给我,他很生气,说你是登徒子,觊觎我的美色,是吗?”萧胤捏了捏李承欢红红的耳朵,笑道。

“啊!怪不得柳侍卫一直看我不顺眼,好似我欠了他几百两银子似的。原来他看到了呀,那他若是看到殿下抱着我睡觉,岂不是要气疯了?”李承欢狡黠的笑道,仿佛可以预见柳长风那要吃人的表情。

“是啊,那该怎么办,长风是我最得力的属下,你们以后总要一起相处的,他若是看你不惯,动手打你怎么办?”萧胤笑。

李承欢得意的扬唇笑道,“天下能打得过我的人,还真没几个。”

“长风的武艺是我教的。”

“……可是殿下肯定舍不得我挨打,是不是?”

“……”

两人躺在床上有的没的说着闲话,直到外头的天彻底亮了,才恋恋不舍的起身,收拾好头发和衣装才开门出去。

外头已经忙得热火朝天,萧胤乍一看这情形,还以为到了闹市,不由惊诧的看向李承欢,“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样多的人?”

李承欢便将他从听到秦州水患之后发生的事情都跟萧胤简单说了一遍,萧胤的表情渐渐从惊讶变得震惊,他盯着面前这个漂亮的少年,有些无言,也有些赞叹:“你,很了不起。”

李承欢不好意思的抿嘴谦虚道:“殿下过誉了。”

这时,陆迁端来了两碗清粥和几块烤饼:“殿下,大人,将就吃些吧。”

“嗯。”萧胤接过碗,说道:“既然淮州百姓无碍,陆迁,你去告诉船上的人去别处看看还有没有活着的人,若是有,能救便救吧。”

“是,殿下。”陆迁领命去了。

李承欢寻了个空地与萧胤一起吃早点,他将烤饼上沾了糖粉的那块撕下来递给萧胤,笑道:“殿下尝尝。”

萧胤接过去咬了一小口,咀嚼了几下,点点头,“好吃。”

众人在山上无所事事,开辟了许多空地,搭了简易帐篷和木屋,大部分人夜晚都可以呆在里头避风,相对刚开始的几天,要好很多。

有了船,就好四处游弋寻找幸存的百姓。

李承欢与萧胤陆迁几人也上了一艘船,开始四处查看被水患波及的州县。

淮州这片因为人和大多牲畜家禽都被转移到了景云山附近的山峰上,水上大多只是浮木和一些不易沉的事物,看着到不怎么觉得惨淡。只是时日一久总有些其他州县的浮尸会顺流而下,飘来此处。

到了淮州地界之外,便能看见数不尽的浮尸残骸,有黑鸦在空中盘旋,偶尔停在浮尸上啄食腐肉。这情景仿佛人间炼狱一般,李承欢看着看着脸就白了,胃里忍不住泛起酸水,直想呕吐。

萧胤顺了顺他的背,说道:“都说让你不要来了,待在山上不是挺好。”

李承欢摇了摇头:“不亲眼看看这惨况,如何能记得这天灾人祸的教训。这秦州水患报出的也不算晚,怎么这些州县还会死这样多的人?官府的人都在做什么?”

“能逃便逃了,谁会像你这般傻,这样危险的时候,还要留在淮州组织百姓逃难?生死关头,谁还顾得上别人?很多地方的官府收到条子,为了不引起民众的恐慌造成民变,是极力将灾情压下,不让百姓知晓的。如此,他们才能有逃出去的希望。”萧胤道。

“可见天灾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人祸啊。若是水患过去,这些逃走的大小官吏又能有什么好下场?”李承欢胸腔里埋了一把火,随时都要腾烧起来。他觉得既然他可以组织民众避难,为何他们就不肯呢?明明那么多人是不必死的,这是多少人命啊?

“这或许就是你和旁人的不同,有些人做官是为了名利双收,有些人是为了百姓社稷,虽然平时各个仁义道德,可真到了危难时刻,本性便显露无疑了。”

小船渐渐驶到了一处山峰旁,这是芦州的天脊山,山里头也是有寺庙的,不过香火不甚旺,里头只有师徒几个和尚打理寺庙。天灾一到,寺里的和尚便开始念经,祈求佛祖保佑苍生。可是佛祖没有保佑苍生,只保护了他们几个苦哈哈的穷和尚。

这天,他们看到了那犹如黄泉之水的水面上,遥遥驶来一艘乌篷船,远处的霞光为船身镀上了一层金边,仿若天外来客。

上一篇:老妖物报恩记+番外 下一篇:错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