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臣是攻啊(43)

李承欢无奈摇了摇头,他从未想过他一介文臣,有一天也会靠武力服人,他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以德服人说来好听,想做到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非常清楚,京都朝中有李郸和萧胤,他不会在淮州待太长时间。

至少,在他还在淮州的时候,他不想看到有百姓活活冻死饿死在他面前。

许从文看着李承欢离去的背影,有些惭愧,他曾经也是怀着如此赤诚之心想为天下百姓谋些福祉的,只可惜人力有时穷。

是夜,李承欢以和睦乡里的名义将淮州大大小小的乡绅富户请去了醉月楼。

乡绅们其实心里也是门清,哪个新官上任没有个三把火来着?瞧这时节,冬天了,恐怕又要打他们粮食的主意了。

这样的官他们见的多了,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好似他们的粮是天上掉下的,大风刮来的,想拿就拿?哪有那么容易!

众人打定主意,任他舌灿莲花,也休想从他们手里拿走一粒米。

这场宴席由他主持,李承欢坐在主位上,赵介陪坐一旁,小心翼翼,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李承欢的下属。

同知大人请客吃饭,还是如此身份背景的同知大人,这些人虽然打定了主意绝不捐粮,但是同知大人的面子却是不敢拂逆的,来的都很早,此时已经满满坐了三大桌,其中地位最高,淮州城里最大的几位乡绅与李赵二人同席。

李承欢来到淮州也有个把月了,整天在城里东游西逛,知道他的人着实不少,此时众人瞧见一个唇红齿白笑意盈盈的少年坐在上首,都觉得有些诡异,实在是没见过这样年少的父母官。

只是大多数人听说过他,却还未曾有幸得见,此时见了才觉的百闻不如一见,模样果然风流。便互相交换一个眼神,都露出了一丝讳莫如深的笑意。

李承欢见人都来齐了,便端了酒杯站起身。

众人见了顿时纷纷起身离座,看着李承欢。

李承欢端着酒,唇边带着和煦的笑容,配上他灿若桃花的眼眸,着实叫人心折,他徐徐开口,“本官乃是淮州新任同知李承欢,来这淮州城也有一月有余,淮州物产丰饶,风景秀丽,百姓们也是热情淳朴,实乃桃源之地。本官有幸能在此地为官,心里十分欢喜。今日叫诸位家主前来,便是感谢诸位家主多年来为淮州城所做的一切,这淮州的一砖一瓦莫不是靠诸位扶持才有今日之盛况,本官敬诸位一杯,聊表敬意。”

“哪里哪里,大人过誉了。”

众人也不觉意外,随声附和,举起酒杯,与李承欢一起将杯中酒饮尽。

今日陆迁没有陪在李承欢身边,李承欢不是个喜欢以势压人的性子,如果可以用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他并不想让场面变得过于难看。

陆迁拎了壶酒,坐在醉月楼的屋顶,眼睛时不时四下扫视,注意周围的一切动向,他的几十名亲随也分布在各个角落,将醉月楼拱卫其中,形成一张牢不可破的蛛网。

他觉得李承欢还是太年轻太善良了,这种事情,能用武力解决何必费那个闲功夫?

他不由想到在西境时,他是如何随着殿下将那些土司蛮子整治的俯首帖耳,别说粮食,就是要他们的命,他们还敢说个不字?

不过,小李大人他爱怎么做便怎么做,与他陆迁无关,他的职责只是保护李承欢的安全。

李承欢是个敏锐聪慧的人,他猜到了淮州有问题,可是他猜不到究竟是什么问题,值得让陆迁这样一员大将守卫一侧。

陆迁却是清楚的,所以他一直十分小心,杜绝一切危险产生的可能,他知道藏在暗中的人有多可怕,所以他即便清楚李承欢反感他的暴力手段,也依然这么做了。

他不能有任何失误和大意,留给对手可趁之机,否则就真的危险了。

那位经历或许并不是对方的人,也没有他预测的危险,可是若是让他掀起风浪,制造出混乱局面,到时候,场面就很难控制了。他更喜欢像现在这般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这是他多年来和萧胤处事养成的习惯。

而在蜜罐里长大的李承欢,显然没有这样的觉悟。萧胤的意思是,不必强求。

殿下,大概是真的很喜欢这位小李大人吧。

陆迁灌了口酒,笑了起来,有些莫名的欣慰。

醉月楼里,已有三杯酒下肚。

李承欢的话也终于进入主题,他的右手尾指勾了下眉毛,依然在笑,只是笑容里开始多了一分强势,他说道:“想必诸位多少也知道本官的来意,我希望诸位家主不要与本官推诿,本官的意思是,本官不想在这个冬天,看到一具尸体。”

他扫视了一圈众人的神情,见有人不以为然,有人眉头紧蹙,他心中苦笑,继续说道:“你们要明白,如无必要,本官是不想强迫任何人做任何事的。”

“那大人此番说辞又是何意啊?”人群里突然传来一道沉冷的声音,隐含挑衅,李承欢转眸看去,见是一位中年士绅,与旁边的人一样,看着十分富贵,却没有一般乡绅的富态,他体型即便坐着也显得十分高大健壮,在人群里就显得格外突出。

刚开始时,李承欢便留意了此人。

只是齐国国风好武,士绅里也不乏武道强者,他也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此人与旁人有些不同而已。

此时这人突然发难,却让他的目光不由沉凝下来。

第35章

屋内的气氛顿时凝滞了起来。众人纷纷看向那位出头的士绅,有些惊诧于他的胆色。

李承欢看着他,突然笑道:“本官这么说是为了给大家都留个体面,你们也知道本官是不会在淮州待太长时间的,但是本官希望,至少本官在淮州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听话些。”

“大人,这不就是在威逼么?”那人又道。

“威逼?”李承欢反问,随即笑道,“只要大家愿意慷慨解囊,救助城中贫困百姓,本官何须多此一举?本是善举,怎么就成了本官的过失?尔等家宅之富,几家便占了淮州□□成的财富。何以不愿意帮扶一下同乡百姓呢?”

“我等家族虽大,可也要养活几百上千的族人,所耗甚大,哪有余钱分给别人?望大人明察。”

李承欢看着他,突然恍然大悟道,“哦,你是城北王氏的庶子王塘竟,也好,那本官便如你所愿,好好查一查。看看王家究竟有没有余粮可捐,若是没有,本官自当不会再让王家出粮,若是还有余粮,本官便替淮州百姓多谢王氏的善举了。”他面色一冷,突然喊道:“陆迁。”

屋顶的陆迁闻言,飞快的翻身下去,几个起落就到了门口,他将门一推,一股寒风便一下卷进了屋里,似裹挟着冰霜,屋里的人都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

“都听到了吗?”李承欢看向陆迁。

“听到了大人,卑下这就去办。”陆迁冷冷的扫视了一眼屋中众人,嘴角勾起一丝冷酷无比的笑容。随后一撩袍襟便退了出去。

众人顿时脸色就白了,这位大人这是要去抄家了!

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位同知大人可不是位普通的地方官,他的背后是户部尚书,是睿亲王,甚至是皇帝。根本没必要跟他们讲什么道理。

仿佛兜头浇下一盆凉水,一下子众人便从头凉到脚。

终于有一位乡绅颤巍巍站了出来,“张,张氏张天义愿筹粮500旦,救助淮州百姓。”

他一开口,余下诸人纷纷站了出来,开始争先恐后的表示自己愿意捐粮几许。这个时候,不捐粮就要抄家,谁敢承担这个损失,抄家可就不是几百旦甚至几千旦粮食的问题了。

唯有王塘竟冷冷注视着李承欢,没有说话。

正混乱间,王塘竟随着人流开始绕到李承欢的后方。李承欢突然感受到了背后一丝杀意,心下一惊,顿时抽出腰间软剑,扭身刺出,正与王塘竟的刺来的匕首撞在了一起,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李承欢已经翻身撞破了窗户,跃出窗外。随即一道高大的身影便疾如迅雷般跟了出去。

直至两人都跃出了窗户,屋里的众人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刚刚他们中间居然混入了一名刺客,顿时惊得肝胆欲裂,纷纷缩在屋里一角,不敢乱动。

只听屋外呛呛两声金属撞击之声,屋外两人已经打了起来,有胆子稍大的士绅挪着步子走到被撞坏的窗户边探头去看,便见屋外漆黑的夜色里,屋顶上,两个身影正飞速的腾挪闪避,两道寒光凛凛的银光在夜色里偶尔碰撞便撞击出一道道刺目的火花。

上一篇:老妖物报恩记+番外 下一篇:错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