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冷宫里种地(66)
付古矜这话一出,一旁的玉京也疑惑地看过来。之前他还没觉着有什么,如今他家公子一说,玉京也反应了过来。
——怎么这刘神医过着普普通通小老百姓的生活,却还揣着一颗皇帝的心呐!
刘楚贤表情一僵,他不自在地避开玉京的视线,摸摸鼻子道:“这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吗?你不愿意吗?”
付古矜摇摇头道:“倒不是我愿不愿意的问题,我自然是愿意将我所知道的东西教给百姓们,给阿璟分忧。可是,我总觉得按照你的性格,不太像是会忧国忧民的圣人才对。”
刘楚贤一生浪荡不羁,可以说他活到了这个年纪了,应该是什么都看得开的——比如生死。之前在前岭县,那个想要害付古矜的老人,刘楚贤可是眼睛都不眨便把人拖出去交给暗卫们处理。
若他真是什么良善大好人,怎么可能会不过问一下那老人的生死。
刘楚贤眼神复杂,想要糊弄过去:“哎呀你这什么话,我怎么就不能忧国忧民了?我也是很在乎百姓们的。”
“那可不一定。你如果真在乎百姓们,便不会自己一个人住在山上了。连彼境里的村民们都不太愿意管的人,还会管天下百姓?”付古矜否认道。
刘楚贤叹了口气:“你这小孩儿挺会胡搅蛮缠的。算了算了,我不和你解释,我山上晒着药呢,走了!”
语罢,刘楚贤转身便迅速离开竹楼,几个起落便不见了踪影。
付古矜还来不及叫住他,看着竹林里刷啦啦落下的竹叶,沉思片刻决定去问付偃。
付偃正在二楼书房内给阜州府知府写信,见付古矜上来了,只是抬眼看了一下,随即又继续写信。
付古矜在一旁看着付偃写完,才说出了自己想要问的事情。
付偃放下笔,神情严肃,道:“他们刘家,得到了长生,相应的便要做出回报。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早几年我和刘楚贤打交道的时候,一次他醉酒失言,说这都是什么报应之类的,先辈留下的组训便是忧民。是以,他家才会世代行医,刘楚贤才会四处游历免费给人看病。”
付古矜不解:“若是不为百姓着想,会有什么后果?”
“刘楚贤倒是未曾说过有什么后果,不过这也很正常嘛,有因必有果,他们的祖先得到了长生,内心惶惶之下,无以回报天地恩惠,便只能报以百姓了。”
付古矜叹了口气,如今没有了小精灵,他有什么问题都无处问了。
想到小精灵,付古矜眉眼间温柔下来,右手不由自主地摸上了自己的肚皮。
如今他怀孕近四个月了,那原本平坦的小腹也微微鼓起了弧度。
付偃见付古矜这一番动作,神情亦变得温柔起来。他盯着付古矜的肚子,道:“这小家伙也快要有四个月了吧,她父皇还在打仗,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在她出生前结束。”
付古矜心里也记挂着这件事,私心里他也是希望东方璟早日回来的,但也不好传达出这份思念之情——他希望东方璟在战场上能够平安,万万不敢打扰。
……
翌日,付古矜便同刘楚贤下山教村民们榨油。然而这榨油费时费力,如今彼境又走了大半的青壮年,也即是说,只有少部分的人家户能榨油,那些家里男人不在的,只能干看着。
付古矜便同刘楚贤商量了一下,决定让这些村民们将自家花生送到山上竹楼去,同时,付古矜又贴钱聘了几个年轻小伙,让他们到竹楼里帮忙榨油。
村民们纷纷同意,便回了家里去准备花生。付古矜挑了五个年轻男人,将他们带到竹楼。
他这算是倒贴钱教村民们榨油,刘楚贤过意不去,抿着唇看着付古矜,但一时竟也不知该说些什么话好。
付古矜交代玉京,让他带着这五个男人学习榨油,转头看见刘楚贤脸上的愧疚时,顿时便明白过来。
付古矜哥俩好似的拍了拍刘楚贤的肩,大大方方地道:“你不用觉得愧疚,这几个钱不多,权当你为我解毒的报酬。如此说来,你可别嫌少。”
刘楚贤顿时笑出来,道:“我怎么可能会嫌少,不过,你教他们技术,还花钱……有些亏了。”
付古矜狡黠一笑,道:“你怎么就知道我亏了?”
刘楚贤一愣,过了一日便明白了。
这榨油实在是力气活儿,而且过程精细,五个来帮忙的小伙子做了一天后,都觉得这门技术不适合传授给别的村子。
付古矜便提议道:“那我便办个榨油厂,从村民们手中收购能榨油的原材料,低价卖给你们。或者以物易物也行,你们给我一些原材料,我给你们相应量的油,多的油我也想放到镇上去卖,你们觉得如何?”
付偃和刘楚贤虽说不知道什么是“厂”,但也觉得这是个好法子,当下便告诉了村民们。
这下,村民们大多选择了卖出自家的花生,再来买油。
也有的村民,会选择以物易物——毕竟一斤花生能榨三两油,十斤便能有三斤油,在这个油极其难得的时代,已经很划算了。
付古矜拿出自己所有的家当给付偃,让付偃去州府里置办一间铺子,同时,他带着刘楚贤、玉京,在彼境收了很多的核桃、花生。
这里还没有菜籽、胡麻籽,付古矜想了想,趁着几户人家种地的时候,从空间里拿出一些种子给他们,让他们种下。
这彼境虽说气候一年四季都在正常变换,可是它的土地却很奇怪,作物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如今秋收过去,村民们便开始种新的庄稼了。
作者有话要说:按现在的技术一斤花生榨大概3.8~4.-两的油吧(上网查的),以前榨多少我不知道,就随意了……不要深究哇=(:з」∠)
第53章 过年
一个多月前,阜州府西街新开了一家铺子。这家铺子平日里没卖东西,就那样开着,只有一个俊朗的中年男人带着一个少年收村民们家里的花生。
这花生也没甚用,家里种了的便试着拿来卖。店家给的价还挺高,五文钱一斤。还收核桃,核桃的价格更高,足足二十文一斤!
今日,那家铺子终于上架了要卖的东西。
这个月来卖了不少花生的王二霖抱着一只母鸡,好奇地进店里看看。
只见货架上摆着一些坛子,坛子散发着一股油的香味。
玉京正百无聊赖地擦着货架的灰尘,看见王二霖时心里一乐,连忙上前招待:“王小哥,你要买油吗?”
王二霖惊了一会儿,他方才没闻错,这真是油的味道。可是,这油又和他们平时吃的猪肉不一样,猪肉凝固后味道不大,也不像这个油一样这么香。
他抿了抿唇,局促地问道:“这个是什么油?我还从未见过。”
王二霖爹娘没去世之前,他也是经常在阜州府城出入的。他那时在府城的一家学堂上课,跟着一些家境好的伙伴也见过不少稀奇玩意。好的东西自然也见过,但这么香的油,他还是头一次闻到。
他爹娘去世后,家中的钱财被几个亲戚瓜分了去,愣是半点不给他留。王二霖便咬咬牙退了学在村中养点家禽来卖,这两年多来,也没怎么沾过荤腥了,整个大小伙硬是瘦得像根竹竿。
玉京从货架上抱下一个坛子,揭开封口,从边上拿了个打油的长柄勺,舀出一勺油给王二霖看。
“王小哥您看,这个油是用花生榨的,特别香,二十文一斤。”
那油不止香,颜色也特别好看,明明是黄色的,却又有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王二霖眼前一亮,有些心动,却又有点为难。他今日抱来的这只母鸡还没卖出去,身上没带多少银钱,不够二十文。
刚从后头院子出来的付偃一见王二霖略微窘迫的脸色,便明白了,他沉思了一会儿,道:“小哥,咱们这油铺第一天开张,您要是感兴趣,可以带几两回去。吃几日,若是觉着好,可要多帮我家宣传一二。”
王二霖这才放心了些,几文钱他还是有的,当下便打了三两油,玉京用了一个竹筒给他装着。
这三两油,省着些用的话,也能吃个四五日。要是觉得不错的话,过两日他再来买个一两斤。
王二霖提着油高兴地走了,门口几个观望的村民也渐渐试探着进店里来买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