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涛声(10)
官二代:衙内。
官:唐宋时不称“大人”,因“大人”彼时还是对父母的敬称,所以位高权重的,应称“相公”,普通的,还是称呼其官名,譬如“李少卿”、“张知州”。
宰相:专称为“相公”。
宦官:外称“中官”、“内官”;第二人称,高等宦官可称“大官”或“阁长”;自称,品阶高的宦官向上可自称“臣”,低级宦官自称“小的”、“小人”。
有钱人:员外。员外本是“员外郎”的简称。宋朝中期,因为买官的原因,员外郎逐渐演变成一种对富人的俗称,并不代表真实的官位。
家仆:男的自称“小的”或“小人”;丫鬟侍女自称“婢子”。
妓|女:享有盛名的是“行首”,一般的可称“小姐”。
行菜:酒店中点菜上菜的服务员。
“字”的取用
《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名、字的区别:
《白虎通德论》卷八《姓名》:君前臣名,父前子名。谓大夫名卿、弟名兄也。明不敢讳于尊者之前也。
古人的名一般仅限于君称臣(上对下)、父呼子(长对幼)。(用于第三人称则视情况而定,直呼人名的情况不算少见。)
《白虎通德论》曰: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又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字:平辈之间,相互而称。下对上,卑对尊可以称字(凭关系亲疏而定),但绝对不能称名。
古人名来自父母,至弱冠则自行取字。
取字常见的方法:
一、同义:名、字意义相同。
如:诸葛亮,字孔明。
杜甫,字子美(“甫”为男子美称)。
秦观,字“子游”,陆游,字“务观”,“观”和“游”,文意相通。(话说你俩咋不组团说相声呢?)
二、反义:即表字和名意思相反,一般用作互补。
如:韩愈,字“退之”,“愈”乃逾越,过之则退,是谦逊自知的表现。
朱熹(火亮),字元晦。
晏殊,字同叔。
三、连义推想:即表字是名字意义的诠释或延伸。
如:包拯,字希仁。
富弼,字彦国(“弼”有辅佐君王之意,彦指贤才)。
岳飞,字鹏举。
以上只是常见的取字法。当然,名和字也可能没有关系,凡事都有例外,更不用说这不是定律,所以不必太过刻意去关联两者。
最后提一下“讳”的问题
天子之名须避讳,同音字不能说,本字更不能出现在任何文本中。如果兄弟名字中有和皇帝同字的,须改,但皇帝未登位时并无碍,因此皇子幼时取名多不考虑这些,兄弟的名字中有一样的字很常见,比如宋太|祖赵匡胤,两个弟弟分别名为赵匡义、赵匡美,□□登位后则改名赵光义、赵光美,后二弟光义即位(即宋太宗),三弟又更名赵廷美。当然也有皇帝登位后自己改名的,像李后主,原名李从嘉,兄弟都是“从”字辈,后主登位即更名“李煜”。
另外就是子避父名。说话时不能说与父亲的名读音相同的字,向他人介绍父名时,要在前加“讳”字,避父讳与避讳皇帝的名一样重要。就算在科考中遇到这样的情况,也须换字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一旦发现即被除名。
第8章 礼仪
跪拜:从表达礼敬到自示卑贱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跪礼的涵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嬗变。唐宋之前,中国是没有椅子的,只有一种叫做“胡床”的坐具,是贵族才使用的奢侈品。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我们现在熟悉的高型坐具,如交椅、靠背椅、高凳等,都是在宋代才开始普及开来的。唐代时虽然已出现椅子,但应用不广,只限于贵族与士大夫家庭。
高型坐具的出现,改写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方式。在席地而坐的先秦时代,中国人通行跪拜礼,跪拜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跪礼不过是挺直上身,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这个时候的跪拜礼并没有包含尊卑之意,臣拜君,君也拜臣。跪拜只是相互表达礼敬与尊重。
秦汉以降,君臣之间方有尊卑之别,体现在礼仪上,臣拜君,君不再回拜,但尚要起身答谢。到椅子出现之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改变,跪拜的动作更是带上了强烈的尊卑色彩—从椅子上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
也因此,除了“天地君师亲”,宋人基本上不用跪礼,迎别待客一般都是用揖逊、叉手之礼。宋朝臣对君,当然也有需要隆重行跪拜礼的时候,但那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场合与仪典上,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自然是极尽繁文缛节。至于君臣日常见面礼仪,当是揖拜之礼。
从元朝开始,带屈辱、卑贱性质的跪礼才推行开,清廷更是变本加厉,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至此,跪礼原来所包含的向对方表达礼敬与尊重之意已经淡化,而下跪者自我示卑、示贱之意则日益凸显出来。
从宋至清,跪礼的变迁,不过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而已。如果比较宋代与清代的精神风貌,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宋代士臣敢振言告诫皇帝:“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至于廷争面折之事,更是不胜枚举。而清代的士大夫已经全无宋人风骨,竟以获得在圣上之前自称“奴才”的待遇为荣。
士大夫已是如此,草民更不用说了。宋代的平民见官,尽管也讲尊卑有序,但大体上还可以维持尊严,见多识广的京城之民,更是不畏官长,常抓着官府的短处不放,跟官长争长短,也不给官长好面色看,急了就写检举信,或者到京师的直诉法院—登闻鼓院控告。而清代的平民,不但见官得先跪拜叩头,老百姓向衙门呈交诉状禀词,都以“蚁”或“蚁民”自称,官府称呼其治下小民,也直接叫“蚁”。人民在官府面前表现得如此卑贱,只怕是前所未见的。
古人说,“礼者,时为大”。礼仪的应用,还是以顺应时宜为第一要义。基于此,支持对跪拜礼的恢复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以上,摘自网络。
对于“跪礼”,上文已诠释得很通透,无须多作置评。以下只对小说中可能涉及的作礼问题做些补充说明。
唐宋普遍应用,取代跪礼的应该是以下几种:“揖礼”、“叉手礼”、“唱喏”,与女子专用的“福身”礼。
一、揖礼,就是俗称的作揖,但根据情况也分几种:
1、天揖(上揖:揖礼手位于高者,标准揖礼)
在正式礼仪场合行此礼。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双手缓缓高举齐额(略高过眉心),俯身约60度,起身时,恢复立容。
这应该是一些古书中所谓的“拜”礼,多见用于非正式场合下的下对上,此“拜”非指跪拜,而是这种深揖礼。
2、时揖(中揖:揖礼手位于平者,又叫:拱手,推手,抱拳)
同辈日常见面,辞别礼。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3、土揖(下揖:揖礼手位于下者,又叫:下手)
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然后缓缓起身,恢复立容
二、叉手礼
叉手礼出现于西晋,流行于唐、五代、宋、元、明时期。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用,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
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
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想想也挺高难度的……)
三、唱喏
指男子作揖,并口道颂词。宋代已流行。用于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即给人作揖同时扬声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