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冰+番外(157)
——
接连数日,元荆都未有早朝。
如此,国家政务也便都成了奏章,源源不断的朝宫里递送。
何晏许久未有进宫,只在外头将一切都打点妥当。
元荆也准了调兵的折子,眼瞅着那十万人就要到京城,出征在即,何晏却也是不得不进一次宫。
且说这一日,何晏拿了请饷的奏章,进了宫朝御书房而去。
等到了御书房,何晏抬手,正欲推门而入,却正巧里头有人出来。
喜连看何晏一眼,弓腰垂首,不假思索道:
“大人,皇上已经睡下了,有事改日再议。”
何晏收了手,面无表情,“这样早,睡在这里?”
喜连表情极不自然,“大人有何吩咐,奴才定尽心传告。”
何晏道:“我要见他。”
喜连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望大人体谅。”
四月夕照,落入狭长的眸子里,竟造出一股冷冰冰的温情。
目光越过喜连,何晏朝着那敞开的门板里瞧去。
殿里黑漆漆的,还未点灯火。
谁知道那里面的人,是不是一张脸又白的不像样子。
何晏轻叹口气,心底隐隐酸麻。
“罢了,将这个交予皇上。”
喜连闻言仰头,竟早就紧张的眼眶泛红,“多谢大人体谅。”
何晏将请饷的奏章递给喜连,“此番前去平寇,却也需些响银,皇上不必太过为难,能有便好,若是不够,我自己想办法。”
喜连接过奏章,“奴才定一字不漏的转告。”
见何晏迟迟不走,便大着胆子道:“大人请回罢。”
何晏见喜连如此,心头一凉。
垂了头,褪去悍霸之气,竟是颓态。
“皇上这些日子吃东西了么?”
喜连起身欲走,听的何晏这一句,便又转了身,
“回大人,皇上这几日好多了。”
何晏道:“身体可好?”
喜连道:“回大人,皇上龙体还算康健。”
何晏深吸口气,“既然如此,出征之日,望皇上能来送行。”
喜连低声一应,“奴才知道了。”
——
元荆六年夏,当朝一品督师斐清南下平寇。
元荆帝亲自于城外为斐清践行。
京城外陈师鞠军,金戈铁马,气势如虹。
朝廷文武衣冠济济,垂首立于城门西侧,拱手抱拳,声声道珍重。
何晏黑甲肃杀,领十万精骑,端坐高头马。
石道鸣沙,隐隐风雷之声。
远处那龙辇姗姗来迟,可终究还是来了。
何晏背对晨阳,五官都浸在阴影里,却掩不住的傲气分明。
待龙辇落定,华服的太监躬身上前,喜连轻一挑帘儿,自里头探身而出的天子,绛纱玉面,端的是无双风华。
百官叩拜,可在何晏耳朵里,却依旧是寂静无声。
只眼望着对面儿的元荆越靠越近,一双黑瞳寒灯似的,戾气横生。
何晏眼底近乎冷酷,却是暗藏炽热,见元荆走的近了,利落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元荆立定身子,垂眼去看跪在脚边而的人。
凉风乍起,吹乱了人额前细碎的发丝,和那蟠龙腾云的锦缎,欲飞虚空;眼前是无尽闪着寒光的刀尖儿,硬声嗡鸣,绵延不休。
一边儿是衣炔翩翩,一边儿是红缨猎猎。
元荆冷声道:“望你凯旋而归。”
何晏漠然道:“臣,遵旨。”
第71章 对战
而后,何晏翻身上马。
旌旗飘扬,上面如血纹绣,却是大大的一个‘斐’字。
何晏走了许久,忍不住回头,却见那龙辇依旧未有折回。
元荆立定一处,也正望向这边。
马蹄声声,那人刀锋不见。
落花簌簌,那人眉眼渐远。
——
连夜行军三日,总算抵达。
流贼闻大平援军将近,恐背腹受击,安营三十里外,伺机而动。
宁月关两鬓霜白,盯着何晏愣了好半晌,
“斐…斐大人?”
田崇光见了何晏,却是长舒口气,“何大人,你终于来了。”
何晏摘了盔,递给身后副将,“怎么不见赵立?”
田崇光道:“赵大人,前两日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