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656)

今夜长公主把穆清彦叫来,絮絮叨叨说了那么多,并没什么重点,也不是多么要紧,甚至可以不是穆清彦,只要是颜家的某个人就行。

“那夜宫中的事,大公子可知道了?”穆清彦问。

付景chūn看他一眼:“惠妃做的那些事?”

穆清彦点头:“关于颜家的。原以为元后的死是温妃所为,但皇帝却说有惠妃插手,却不知惠妃做了什么。”

皇帝没jīng力去详说,当时的场合,他肯定也不会继续讲。

惠妃那边,新帝倒是询问过,但惠妃已是绝路,即便说了又如何?没半分好处。最后没能得到什么内情。贤郡王那头也是一样,疯疯癫癫的,据说毒酒是太监qiáng灌下去的。

新帝是最终胜利者,没落井下石,哪怕贤郡王不能修陵寝,也给好好儿下葬,贤郡王生前之物随葬,墓室只寻常。

付景chūn摇头:“先帝去后,母亲病情恶化,我也没多少jīng力关于别的。母亲那边,也不知此事,我没告诉她。”说着略显愧疚:“等过些日子,我再打探打探。”

“不知道就算了,你顾着长公主这边,颜家的事我来办。”穆清彦忽然想起,蔡骏驰做了贤郡王十几年的幕僚,对元后之事,只怕也清楚。

“你别着急。新帝刚登基,难免忙碌,待局势稳定,颜家之事再提起来,必然会解决。”付景chūn有这个自信。

说到底,颜家之事并不难,先前一直没解决,乃是先帝的态度有关。颜家之事,难免涉及元后,先帝当然不愿人提。再者,那时惠妃等人势大,也是颇多阻挠。

从长公主府回来,已近子时。

闻寂雪还没回来。

*

大理寺是司法部门,通常刑部负责案件审理,大理寺负责最终审核。大理寺的监牢,也被外人称之为“天牢”,关押其中的都是重大案件的重刑犯。

此回贤郡王惠妃等人涉及的案子,gān系甚大,因先帝已断了案件结果,新帝登基后,基本是清扫收尾。贤郡王府那边有宗人府料理,而一gān附逆者,则由三司负责,涉案者众多,一部分关押刑部监牢,一部分关押在大理寺。

蔡骏驰作为贤郡王最受倚重的幕僚,众多大计划策划、推动者,自然受到重点关照。

新帝对此人也很关注,不仅仅是其在贤郡王府的作为,还因涉及了雪家。

天牢内关押了不少重犯,五步一哨、十步一岗。

闻寂雪并非独自一人,而是跟着几名官员,打头的便是三司主官,文书从属也都跟着。皇帝万金之躯不能来天牢这等地方,已发话,要看审案卷宗,自然不能粗略大意。

一行人直往里走,在最里面的一间牢室,只关押了一个人:蔡骏驰。

大理寺的监牢并不是修建在地下,而是地上建筑,但用料不寻常,基本是用石头修筑,糯米石灰浆浇灌,十分坚固。牢中只在高处开小小天窗,没有什么窗户,所以采光不好,地面cháo湿,虫蚁多。进来时,也要经过层层把守,且必须有文书印鉴等物,通常还会有人“陪同”。

关押蔡骏驰的监牢在最深处,且相邻的几个牢室都没人,他只能听到一墙之隔的其他监牢中偶尔的声响。

地面铺着稻草,散发着霉味,也有尿骚味。

因知道要问案,狱卒们清理过牢房,收走了恭桶,否则味道更难闻。

蔡骏驰背靠墙,坐在稻草上,但他的双手被铁锁链拷在一起,两根锁链延伸到墙体内,一左一右拉着,并没给出多少活动空余。他口中也被塞了铁球,套着跟铁链子锁在脑后,一切都是为防止他寻死。

闻寂雪走在最末,穿了一身刑部属官服色,很不起眼。

终于看到蔡骏驰,平静的目光陡然锐利。

第333章 心魔

身为阶下囚,蔡骏驰神色淡然,哪怕看到三司来人也没什么波动。但在他心里,快速划过一丝疑惑。

贤郡王的案子基本都了结,哪怕要从他口中问些细节,却也犯不着晚上来。

蔡骏驰一贯擅谋多思,即便到了如今地步亦是如此。

三位主官没进监牢,狱卒搬来座椅放在牢门外的过道,三位主官依次坐了。旁边又摆着三张矮几,分属三司的属官跪坐,铺开纸张,研好笔墨,准备记录。

闻寂雪站在一侧。

他在打量蔡骏驰。

时隔多年,记忆中的“公孙良”早已模糊,回忆起来只能想起对方的气质神态,像隔着一层纱,熟悉又陌生。

眼前的蔡骏驰,发髻略显凌乱,两鬓斑白,穿着一身灰蓝jiāo襟绸缎长袍,脚上浅口缎面鞋,没系腰带,且一身穿着较为家常。被抓时正值半夜,想来蔡骏驰听到动静,仓促穿衣,才这般简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