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男后(3)
陈将军眉头轻轻一皱。
晚些时候,公孙沐浴更衣已毕,没有参加迎婚使为他准备的接风宴。陈将军几次欲言又止,霍清流只一个淡淡的眼神,就把话硬生生又咽了回去。虽是如此,在秦国使节带人退出后,陈将军并没有跟着离开。
“你不信我?”
“公孙,末将不敢。末将只是觉得……”
“也罢。”霍清流打断了他,哂道:“这一路也赖你照料,不妨多听你一言。你且坐下吧,陪我说会话也好。”
陈将军仔细斟酌了一下用词,勉qiáng道:“公孙大义,即以应下入秦一事,何苦刚到秦境不给迎婚使留几分薄面。”
霍清流释然一笑,陈将军一时竟看呆。
“我原以为陈将军奉命名义送亲,实则监视,不曾想确是用心良苦为我着想。”
只见陈将军面上一阵红一阵白,满面愧色。
“公孙,秦使即代表秦王,如今折了面子,秦王得知了只怕、只怕……唉,末将也是担心将来于公孙不利。”
霍清流:“……”
房内一时落针可闻。
陈将军跪伏在地,却没有再多说一个字。霍清流就坐在他面前,久久盯着案边那顶铜guī熏炉。熏炉里香料很快见了底,袅袅青烟渐渐淡去,最终一丝一缕全部融入空气。陈将军依然不敢起身,倒是霍清流仿佛找回了刚刚远去的思绪。
“想来也没有比这再糟的事了。至于将来么,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公孙,请一定看开些。”
“看得开看不开又有何妨。你去吧,秦境非你久留之地,早早离去为好。明日一早便回霍国。”
到达函谷关已是九月,秋风送慡,倒是没有霍国那般炎热。如今秦境枫林如火,想来霍国入眼仍然大片浓绿。只是不知那竹林里的竹屋人去屋空,曾经的人还有没有机会再回去看一眼那满山翠竹。
入夜霍清流睡不着,索性披衣下地。忽觉窗外有人,跟着熟悉的两重一轻扣窗声传来。
是他来了!
“既是来了,进来吧。”紧跟着黑袍客闪身跳进房里,霍清流微微一笑,只是那笑容多少有些发苦,“你到底是来了,我就知道那封信骗不了你。”
“我来带你走。”二人久久凝视,那人突然上前拉住霍清流,霍清流只觉眼睛一阵酸热。
“晚了。”
同一时刻,王宣步履匆匆王宫觐见,双手呈上迎婚使的传信。
赢季看罢笑意在眼底一点点晕染开,笑道:“果然如此!也对,若是到了我大秦就变得唯唯诺诺,他就不是霍清流了!”
作者有话要说:
沉寂太久,开个坑娱乐一下。
关于公孙这个称呼我说明一下,chūn秋时期,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公孙的尊称目前差不多,所以按照chūn秋战国时人物常规叫法,暂时先这么称呼。等有机会找个考古所的老师问清楚了,我再改。
第2章 不速之客
霍国的送婚使在霍国使团进入函谷关第二天告辞回国,只留下副送婚使护送公孙跟随秦国迎婚使团前往咸阳。这其实是不符合礼节的,然而仿佛霍国公孙一看见那位陈将军就心里不慡快,赶也似得把人轰了回去。消息传回咸阳,难得的是秦王并未传诏怪罪。
有了陈将军的教训,副送婚使如无传叫轻易不敢出现在霍清流面前更别提多说一个字。直到远远望见咸阳城了,忽听车里轻声道:“停。”副送婚使赶紧上前,“不知公孙有何吩咐?”
“我要看看东面。”
东面有什么好看的?副送婚使心里想着,但马上就明白了,东面那不是霍国的方向嘛。
队伍突然停下来,秦国使团已经领教过霍国这位长得漂亮人却非常冷的公孙那种生人勿近的性子,自然不敢多问。于是霍清流就在前面那方高台上远眺东南。
副送婚使暗暗叹了口气。
然而霍清流一站就是一个时辰,秦国使团不敢多言,副送婚使到底谨慎,担心误了行程被怪罪,只得硬着头皮上前。
“公孙,天色不早,该启程了。”
“不急,再看看。”
“公孙看什么?”副送婚使心想我这是明知故问啊!
“看看故国,也看看一位故人……”
“故人?”副送婚使疑惑道,有些担忧地顺着霍清流的目光看过去,官道上并没有特别的人。这时就听霍清流淡淡一笑,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
“他离去的方向。”
“……”副送婚使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默默站在霍清流身后陪着chuī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