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军嫂是神医/八零娇妻是神医+番外(76)
这话可以分成两个意思听,一个是字面意思,贝德旺真的不会,因为他不是符医。
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便是他还没学会。
话是从他女儿口中说出来的,不管是杨五郎还是罗安国等人,都认为是第二种。
中医不似西医,一个药方子每个人开都有差别,自然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贝大夫虽然很有威望,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会,自然也有还没学会的。
贝思甜之前也说过,有些药方子是她家传的。
这句话便可以理解成,贝思甜青出于蓝胜于蓝,学会了贝德旺没有学会的!
贝思甜想要传达的也是这个意思,玄符是有传承的,这里的人不知道,她也不打算随意解释,更不打算随意传授,干脆就给众人一个让人猜想的回答。
自己猜想出来的答案,自己才更容易相信。
杨五郎的恍然大悟,让贝思甜十分满意。
因为是人家家传的,杨五郎自然也不好再细问,贝思甜自然也没打算细说。
“小甜儿,村里最近流感严重,这药要是拿出来卖,应该能赚不少钱。”杨五郎这么说着,一旁的马氏就拼命用手怼他后腰。
她的小动作贝思甜看在眼里,只换来一笑,“小病小灾的,我嫌麻烦。”
她的回答让杨五郎瞠目结舌,这个意思是,小病小灾她不治,有啥大病她才出手?
因为贝思甜没有明着说,杨五郎也只是自己猜测,马氏却是放下心来,他们挣得就是这小病小灾的钱,大病他们看不了,也不敢耽误人家。
临走的时候,贝思甜送给杨五郎三小灌的符水,说兑三分之一的清水,给人喝了很快就可以好。
很快就可以好,杨五郎已经见识过了,对此他没有一点疑问,不过能够白得三罐子的药,他也是十分高兴的。
“这药杨叔自己看着定价就好,都是我自己配的,花不了几个钱。”贝思甜说道。
杨五郎知道她这是感谢自己当初对罗安平援手,这么见效的药,吃了不但没副作用,还神采奕奕的,要是买,不定花多少钱,远超他当时付出的那些!
马氏满怀欣喜,没有本钱,就是纯挣钱啊!
贝思甜特意提醒他让他自己定价,便是怕他白给村里人看病。
师父说过,人心是贪婪的,第一次或许会万分感激,第二次或许会万分感激,第三次或许还是会感激,可是第四次,第五次,人们渐渐就会习惯,认为这才是正常的,当你开始收费的时候,他们便吃惊地认为,你怎么可以收费!
那时候,他们会滋生各种不满情绪,而对你曾经的善意摒弃的一干二净。
医者仁心,师父说,医者的仁心要慎重,可以用在那些真正看不起病的人身上,可以用在阿猫阿狗身上,但不能去助长人们的贪欲和私欲。
所以上辈子师父同一道符水的价格,有时候高达万金,也有时候分文不取。
下午的时候,杨五郎诊所的大门便重新打开了,那些还没去镇子上的人顿时高兴了,家里有病的赶紧扶着去诊所看病。
杨五郎仔细思考了一番,将这药的价格定的稍微高了一些,但也高的有限,而且是遇到比较病重的人才会拿出来。
他不知道为何,在贝思甜说出那些话的时候,他似乎是明白她的意思。
这药他特意标注上是从贝思甜那里高价买来的,虽然贝思甜怕麻烦,可他也没打算将这份功劳完全归到自己身上。
因为有杨五郎的推荐,家里有些病重却没钱去镇上卫生所的人开始买了这药。
这药虽然比一般的退烧药要贵一些,可是并不是在不能接受的范围。
因为这些药又兑了一次水,效果自然是没有杨五郎喝过的好,不过基本上也在第二天都好了,这一下,不少人都知道那药管用!
这些药贝思甜特意告诉他没有副作用,就连孕妇和孩子用也没问题。
所以杨五郎一般都是紧着这些人用,也因此惹来一些人的非议,毕竟有好用的药,谁家都愿意用,那孕妇孩子又不是自己家的!
对这些话,杨五郎都听在耳朵里,对这些人,一律打针伺候着,吊瓶都不给上。
有力气叨叨,就说明没事!
这期间,也有人跑到罗二家去买药的,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于是便开始有人骂贝思甜,说她心坏,有好药都不给大家用,就是为了看大家伙的热闹,让大家伙生病难受着。
对这些话,贝思甜充耳不闻,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只有那些因为疑惑而正当问出来的人,她才会正面回答。
同样是对杨五郎说的那句话,小病小灾的,她不治。
这样做,倒不是她故意拿着,而是因为她现在精气神有限,主要都用在了自己和家里人身上,正是恢复阶段,实在没心力去管这些小毛病。
外边骂贝思甜的人很多,贝思甜全然不做解释,以前说她会治病是骗人,现在知道管用了又骂她良心坏,嘴长在旁人身上,她管不了,也不在意,也就任由他们去说了。
第94章 发自内心的笑(二更)
贝思甜无所谓,杨五郎却是又气又恼,乡里乡亲的,说话各个都那么刻薄,人家贝思甜现在还不是大夫呢,就算是,又不是什么要命的病,人家不愿意卖,你们就骂街?!
为了这事儿,杨五郎还专程跑了一趟罗二家向贝思甜道歉。
贝思甜让他不要太在意,别人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吧。
杨五郎见她是真的不在意,赞叹她会治病的同时,又佩服她的心胸宽阔,他活了这么大,还没见过哪个女的像贝思甜似的既有本事又豁达!
这一次虽然流感多发,可到底不是什么要命的病,就算不去治,日子长了自己也能好,就是让人难受一阵子,所以那药卖空了之后,杨五郎也没打算再去同贝思甜买。
这一日放羊的时候,刘春雨兴奋地跑到贝思甜跟前来,说她可以去镇上了,问她要不要一起去?
贝思甜闻言便问:“谁带你去?”
“我哥带我去,他要去看看镇上有什么机会没有。”刘春雨一说,就讪笑起来。
她哥刘春树和她嫂子马桂兰向来不允许她和贝思甜来往,后来因为她娘的缘故,对她和贝思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过要是看见了贝思甜,估计也会闹不痛快。
人人都知道木匠刘家的大儿子不屑于木匠手艺,一心一意的想要外出打工或是下海经商,可偏偏又没那个天赋,几次出门不但挣不回来钱,还得倒贴一些进去。
因为赔的不多,一直也没多大的影响。
这一次去镇子上,是因为木匠刘不肯再给他钱让他瞎折腾,去不了市里,只能去镇子上寻摸寻摸。
就看这个态度,贝思甜就知道他成不了事。
“要不,还是别一起走了……那个,咱们到镇子上约个地方,然后一起逛逛?”刘春雨小心地说着。
她很想和贝思甜一起逛逛的,两个小姑娘在一起才有的说,她那个大哥整天想些不切实际的,刘春雨听不懂,也不想听。
贝思甜点点头,答应下来,虽然没把刘春树当成一回事,可也不想听一些闲言碎语,也不想让刘春雨太为难,不见面自然是最好的。
第二天,贝思甜依然起的早早的,将写好的字放入挎包当中,徒步向着镇子上走去。
因为不断的进补,再加上有意识地锻炼,贝思甜如今的身子骨非常不错,身体虽然还不能说十分健康,可也不会遇见一些感冒就轻易被传染。
一个好的身体底子,是润养精气神的摇篮,也是基础。
如今贝思甜连续走个来回,呼吸也能很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