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不抱白不抱[娱乐圈](44)
虽然剧中忽略了对他妻儿的描述,但张声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他很佩服剧中主角的坚强和执着,毕竟妥协比坚持要容易的多。但这样让家人喝西北风的梦想,究竟有什么意义?
心中升起的不喜让他的表情在一瞬间有些失控。
张声鲜少会去评判他人,但唯独这一点,他是最看不上的。
也幸亏是刘导那头和陆庄周正说得兴起,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变化。
要不然非把他赶出片场不可。
张声立刻调整好心态和表情,端着前半部分的剧本继续听他们讨论。他有自己的担心和忧虑——与出演配角不同,如果自己不喜欢这个角色,还是个代表全剧主题和三观的主角,那就连带着着整部戏都不可能喜欢上了。但如果真的要让他来演呢?
对于自己本就不喜欢的角色,还是一部戏中的主角,应该怎么投注感情去演?
张声习惯做什么事儿都力图干什么像什么了,既然决定当演员,那就得好好干。
他不觉得短期内自己能混到挑剧本的那一列,所以就算心里看不上,可如果有人要让他来演这部戏,他也一样会认认真真地投入进去。
说白了他就是个商人,满身的铜臭味儿,赚钱就是他的艺术。
全身心投入进去了以后,张声一边听他们说话一边对照剧本深思的样子实在是太过忘我和认真,刘青松说多了口渴找水杯的时候,偶尔抬头间就看见了这一幕。
异常专注的青年整个人都陷入到了一种宁静的气场当中,与周围的嘈杂比起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么不经意间的一暼以后,刘青松才像是刚刚发现了青年的存在一样,仔仔细细地把他打量了一遍。
本来投资方肯投资,条件是安排个小明星进来学习的时候他还有些不乐意。刘青松虽然在影视圈里德高望重,但对于投资商来说不赚钱的戏谁拍出来都一样,很少有人会出钱。
前期的费用还是他豁出去面皮靠业界口碑和人格魅力吸引来的。
刘青松自己也明白这一点。虽然对于国内快餐文化兴起的现状感到无力,但拍这部戏是他筹划多年的。正值退休的年纪,就算再难他也要完成自己的这个心愿。
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妥协。
但因为心里不爽利,他对于这个走后门过来的新人总有些看不上。美其名曰是来观摩学习、其实每天就想着怎么攀附别人拉拢人际关系的小青年他见得多了。他活了这把年纪,伪装的再好的人也逃不过他的眼睛。像今天这位如此能沉下心来不心浮气躁的,他倒是头一回见到。
那感觉俨然就跟遇上了娱乐圈中的一股清流似的,刘导的心情立马变得更加透亮了。
这时候已经杀下心来研究剧本的张声不知道自己已经一不小心就把老头给取悦了。
刘青松相当雷厉风行,开机仪式过后就开始拍第一幕。这剧组里除了陆庄周张声就没有认识的人了,他本想接着去找邢美丽口中的小季,哪想到刘导冲着他一招手,直接把人招到了近前的空位置。
那意思是就是让他坐那儿。
虽然心中觉得意外,在剧组人员的纷纷侧目中张声还是适时地表现出了一些激动与局促,他明晃晃地冲刘青松鞠了一躬,才在那个小凳子上坐了下来。
把他招呼过去,刘青松就没再管他了。
陆庄周早就收拾停当并换好了衣服,张声刚刚坐下就见他走上了场间,刘导“开始”的声音还没响起,他整个人就已经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由于开机仪式办在了外面,所以这第一场戏也就顺其自然的设在了外面。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他们拍戏的场次自然也不会按着影片的时间线来回换地方,现在的这一场就是陆庄周饰演的男主角少年时期第一次接触画板作画、从此就不能自拔地爱上了画画的场景。
据刘导讲戏时的说法,影片想要表现的是一个过尽千帆、饱经沧桑但仍旧痴心无悔的艺术家的形象,所以在写剧本刻画人物的时候没有写一个天生就会作画、执著于此的天才,而是特意安排了主角的这样一场少年时期与画笔结缘的情境。
陆庄周虽然已经是二十多、快三十的年纪了,平时温文儒雅的颇为稳重,给人的感觉就更加成熟一些,按理来说完全无法与一个少年介于青年之间的形象挂钩。
但他脸皮生的极好,保养的也好,如果不是平时的气质使然,看起来倒也可以被说成生嫩。造型师把他头发弄乱了一些,穿着看起来就很破旧的类似于短打的粗布衣裳站在摄像机前,还真有那么几分少年人的单纯和朝气蓬勃。
“不错。”这个时候刘导欣慰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