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录(402)
洪鑫垚问:“这杂志什么级别?”
“最权威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之一,由普瑞斯与另外三所著名大学合办。”
洪鑫垚眼珠一转:“这么说,那什么豁子教授,不会就是杂志社自己人吧?”
方思慎莞尔:“你说对了,霍兹教授就是常任编委之一。”
洪大少听得直乐:“嘿!洋鬼子还跟我说没有后门,这不有了嘛!”
方思慎道:“近水楼台先得月,东方西方都一样。”
洪鑫垚摇头:“凭你们的水平,肯定用不着后门。这哪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分明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方思慎笑,却不反驳。
“等真伪问题说清楚了,大概下半年开始,发铭文解读方面的论文,也是一个系列。虽然有学生帮忙,霍兹教授和Daniel也会提建议、帮着审稿,但主要还是我写,估计得写到明年回国。也不见得一定有什么最终结论,就是个抛砖引玉的意思,大家都来讨论讨论。说不定,将来国内能有更多相关发现,不断完善和补充。”
洪大少忽然不平起来:“这事儿咱们太亏了!这个系列那个系列,发这么多论文,除了你一个,全是他们的人。早知道不如弄回去,咱爱叫谁掺和就叫谁掺和,多好。”
方思慎抬眼看他:“那你不是没弄回去?何必现在说这个。”
洪鑫垚摸后脑勺:“那不是……你知道的,不方便嘛。”
方思慎接着道:“也不是只有我一个。Daniel那边,爸爸介绍的那位近代史专家,算相关文章的第二作者。我这边,分了一个题目给人文学院古夏语研究所,他们单独出一篇。其余我执笔的,虽然不少人署名,但第一作者都是我。这样看起来,还算公平合理。”
分给人文学院一个题目,是方笃之给儿子的提醒。自己有肉吃的时候,不忘了给别人留点肉汤肉骨头,才是与人为善之道。
洪鑫垚听他这么说,点了点头,仍旧有些不甘:“他们普瑞斯想拿这个课题去争这个基金评那个奖项,明天我跟他们谈后续合约,得再好好敲打敲打。”
他要赶在初八前回国开工,计划明天初六待一天,后天走。
方思慎想起卫德礼的抱怨,摇着头笑。
“听Daniel说,这边想趁热打铁,着急跟你商量公开展览的时间和具体操作程序,不知道你下一步还肯不肯把东西继续寄存在此。最大的问题,恐怕是他们想做巡回展,怕你不答应……”
洪鑫垚嚷起来:“当然不答应!万一路上出点纰漏,他们赔得起吗他们?!再说了,咱大夏父老乡亲都还没过眼呢,洋鬼子先一圈儿得瑟上了,可不是要怄死我么!”
方思慎忍不住揶揄他:“你不是不打算入境?上哪儿给大夏父老乡亲看去?”
洪鑫垚顿了顿,忽道:“老师以前给我说过,让弄到明珠岛。”
方思慎没想到还有这一招。心头一酸,老师泽被深远,算无遗策。
洪大少记起当年老头儿在青丘白水跟自己说的话,也有些难过。慢慢道:“我再琢磨琢磨,看怎么办好。反正这什么狗屁巡回展,洋鬼子想都不要想。”
共和六十三年三月底,《文化遗产》杂志,最权威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之一,开始发表普瑞斯东方研究院最新课题的系列专题论文,古夏国战国后期九溪青铜六器横空出世,在海外夏学界和大夏本土国学界引起轰动。
七月,洪鑫垚从京师大学国学院顺利毕业,成为河津洪家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儿八经拿文凭的高级知识分子,光宗耀祖,彰显门楣。(洪三小姐洪玉莲念的花旗国野鸡大学,不算)与他同一届的梁若谷、汪浵、史同、周忻诚、江彩云等人,或谋毕业出路,或继续求学深造,步入人生又一个分水岭。
八月,以方思慎为第一作者的九溪六器铭文考证系列论文开始发表,引发了学界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关注和热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参与其中。方思慎完成第一篇论文后,回国待了短暂一段时间,与亲人团聚。
第116章
方思慎八月下旬回国,九月初开学,一共在家待了不到两周。
洪鑫垚特地到花旗国接他,理由如下:
第一、他要来巡视真心堂海外分部,同时带一批当代艺术精品过来交易。真心堂海外分部正式开业一周年,不少活动需要老板亲自到场。洪三小姐洪玉莲因为有了这个正经生意,扩大投资,依法纳税,促进就业,为花旗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顺利获得长期居留许可。卫德礼的名字也挂在了真心堂海外顾问介绍栏里。为表诚意,洪鑫垚给了他一点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