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场唱戏[京剧](12)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四郎探母》:剧情特简单,佘太君上前线带兵,杨四郎想回营探母,于是旁敲侧击的试探铁镜公主。公主脑洞巨大,半天猜不中杨四郎心中所愁,还以为他要出轨,急得杨四郎哭唧唧。坦白之后,公主被他孝心感动,去自己老妈萧太后那儿骗来令箭。

杨四郎拿着令箭出关进宋营,却被杨宗保这熊孩子当奸细抓住。压送到杨六郎面前,兄弟相认抱头痛哭。去见佘太君,母子相认抱头痛哭。再去见原配媳妇,夫妻相认抱头痛哭。

稀里哗啦哭完,杨四郎回到辽邦,事情败露,萧太后要杀他。多亏公主求情,萧太后心软赦免死罪。

大团圆over

念大字:唱戏之前先把这一段词读出来,分清楚尖团字等等。

☆、戏比天大

李老先生冷着脸问他:“你唱的杨延辉到底是个什么人?”

柳砚书朗声答:“杨门虎将,辽邦驸马。”

“亏你还知道!”老先生吹胡子瞪眼,直拿扇子拍手心。

“当年杨家将沙滩会血战一场,八个弟兄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他杨四郎在辽国忍辱负重当了敌国驸马才捡回一条命来。整整一十五年!终于得到母亲的消息,可自己却不能得见,满腹辛酸无处诉说。如果是你,你会如何?!”

“……学生不知。”柳砚书慌了,不敢妄言,乖乖低下头虚心求教。

“悲愤,惆怅,哀愁,这些我统统没从你口里听到!所见的,不过是全然效仿乃父的神态动作甚至咬字唱腔,简直东施效颦!”老先生满脸通红,胡子随着训斥一抖一抖,“程式再标准也不过空洞的躯壳,唱腔再花哨也不过徒然的炫技,皮相再好也不过绣花枕头!不体会人物不注入情感,你永远也无法以戏动人!”

柳砚书如醍醐灌顶。原来是神童之类的称号光芒过盛,蒙蔽了求索的双眼,禁锢了前进的脚步。是柳家的起点太高,让他站在巨人的肩上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吃到苹果。他只记得苹果如何甜,却忘了自己并不会爬树。

老先生继续补充道:“舞台上从来都不需要两个柳文书,甚至不需要两个柳玉竹!你和你父亲的嗓音条件截然不同,势必不能将他的唱腔唱法直接照搬,柳派本就难唱,又传人寥寥。你若是无所继承,无所发展,仅仅是效仿前人原地踏步。我敢断言,不出五代,柳派亡矣!”老师这话已说得足够重,一席话毕,他将折扇唰的一展,扇面上肃杀的四个字扑入眼帘——“戏比天大”。

柳砚书心中巨震,郑重朝老先生深鞠一躬:“感谢老师教导,学生铭记在心。”

老先生轻轻摇了摇扇子,随着凉风习习,语气缓和许多:“回去好好琢磨琢磨,下节课再唱一次。”

“是,老师。”

下了课,傅晨到老生组来找人,拖着师哥去食堂吃饭。柳砚书却兴致缺缺,神游天外。

“师哥诶,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柳砚书没理他,嘴里仍哼着“我好比笼中鸟我好比潜水龙”之类的词儿。一遍一遍,换着不同的语气和情感,不厌其烦。

傅晨猛的一扯他手腕子,把柳砚书拉得一个踉跄。

“哎呦我的好哥哥,我好啊比饿死鬼,忍饥受寒!”傅晨学着柳砚书的调子,瞎编瞎唱。实在是饿了一上午,肚子受不了,语气里还带着点哀怨和无奈。

柳砚书一愣,把傅晨这句反复咀嚼,倏然茅塞顿开,脑袋上的灯泡猛的亮起来,兴奋得大喊:“对了对了!”缺的那点感情就是无奈!杨延辉身处金丝牢笼里,无法挣扎无法反抗,心中万般无奈无法抒发!

把这一份感情揉进词里,柳砚书又唱了几遍,越唱越觉得满意,没想到傅晨竟然歪打正着!

“走,去吃饭!”柳砚书拉着傅晨快步往前走。

真是个戏痴。也只有戏能让平时不声不响的师哥突然鲜活起来。

“我刚听穆凌霄说今天中午有鸡腿。她早上看见卸货了。”柳砚书回头又补一句。

学校清汤寡水难得改善一回伙食,傅晨又是个肉食动物,对鸡腿自然欲罢不能:“那你不早说!”随即扯着柳砚书更快迈起了步子。

等到两人气喘吁吁赶到食堂,窗口前已排起了长队。傅晨一眼看见了沈幽明,他们小生组今天下课早,早就排到了队伍前头。

傅晨压着嗓子喊了一声,沈幽明应声回头,傅晨急忙朝他挥了挥手。沈幽明看见他俩在队伍最后,便一边招手一边示意他俩把饭卡扔过来。两道抛物线越过人群,沈幽明跳起身,稳稳当当的接住。

不枉一番折腾,他们终于如愿以偿,打到了两个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红烧小鸡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315